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秦风·无衣》,把“与子同袍”注译为“我和你穿同样的战袍”,“与子同注泽”译为“我和你穿同样的衬衣”,“与子同裳”注释为“我和你穿同样的下衣”,这样的翻译符合诗意吗? 先看诗题,“无衣”就是没有衣服。(《唐风·无衣》中的“无衣”也是没有衣服的意思)可能是当时的真实情况,一种可能是劳动人民在统治者残酷的剥削、  相似文献   

2.
假如你第一个登上世界之巅,你会作何感想?或许,你会为你自己感到骄傲,因为没有谁能和你争夺这“世界第一”的宝座。  相似文献   

3.
我的故事     
你有若非凡的美貌,用舍友的话来说,就是“耐看”,也就是猛地一看很普通.再看看,哇.怎么和那个“克利斯汀”这么像啊!而我没有你那么好的身材,除了长得比你高一毫米外,没有什么别的特长了吧!  相似文献   

4.
通过了企业的简历筛选,你不过刚刚迈出求职的第一步,竞争激烈的面试将是你马上要面临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见刀光剑影,却同样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没有一点独家绝招难求成功。在本期“关注”栏目中。记者将为你揭开名企神秘面纱,让你见招拆招。  相似文献   

5.
在未来的3年里,你和宝宝将要共同面对N多新鲜热辣的“第一次”。恐怕没有什么能比提前知道这些挑战的“底细”更能让你放松的了!  相似文献   

6.
没有什么能伴你一生,除了心情。不是吗?父母与你同甘共苦,是你心灵的寄托,但他们也有永远离你而去的时候;老师是你精神的支柱,最值得信任的人,但他们也终会与你分别;美丽容颜能够给你带来一时的满足与骄傲,但它终究是场短暂的梦,梦醒了,它也就再难续成,再难追寻。而心情,它像呼吸一样,不论是喜,是怒,是悲,还是惧,都将伴你走过一生。可不要小看心情,它能使天地动容,自然变色。同样一首抒情曲,有人听了心情舒畅,有人却潸然泪下;同样一个玩笑,有人说肤浅,有人说幽默;同样一个秋天,有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人却感觉秋高气爽。同样的事物,不同…  相似文献   

7.
抬起头,张开你的眼睛,视线不免会落到“竞”这个字上。“、”这一笔是你的小学阶段,是你人生的开端,同样也是你生活的基础。因此,这一笔要点得自然、流利。最自然、最坦白的时段莫过于你的童年了。你的天真、烂漫、幼嫩的心灵都融汇于这一点, 这一点浓缩了你没有任何一点污垢的心灵,是你无意中绘出的第一幅毫无猜忌的画卷。  相似文献   

8.
日本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把刚煮熟的米饭分别盛装在同样大小、同样材质的4个瓷碗里,并用同样的保鲜膜覆盖好。片刻后,保鲜膜里便结满了澄明的水珠。然后在其中3个瓷碗上分别贴上写有“你很丑陋”“我讨厌你”“不受欢迎的东西”等打击性言语的纸条,而在另外一个瓷碗上贴上写有“你很漂亮”“我喜欢你”“你最棒”等赞美言语的纸条。  相似文献   

9.
一个同学,写了一手好字。铅笔弟弟说:“不是我的话.他还能写字吗?更别说写什么好字了!”橡皮妹妹傲慢地说道:“要不是我。你写错了字,谁帮你擦啊?这么嚣张!”铅笔弟弟生气地吼道:“谁要你帮我了,再说了,你不帮我.我同样也会写好字的!”卷笔刀哥哥不慌不忙地说:“都别吵了.我才是最有用的,你想,铅笔没了卷笔刀,就没有笔蕊,能写字吗?哼,真是的!”  相似文献   

10.
初次见到你,是在那华灯初上时。你将我和身后那一方喧嚣间隔开来。 “我是泫艾。”你说。我没有回应,只是久久地凝望着你:同样的发型,同样的面容,只是你的眼眸中有我从未见过的光亮……我发觉我的失态,说:“我是寂尘。”你落落笑开,向我伸出手。十指相触,一股清凉直人心底。“你好!寂尘。”  相似文献   

11.
你经常吃鸡蛋,恐怕没有研究过鸡蛋能不能直立的问题。日本有一对父子对竖蛋问题研究了五十年.居然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粗看蛋壳,似乎是光滑的.用手仔细抚摸蛋壳表面,就会发现它是凹凸不平的。若在放大镜下观察.可看到蛋壳上有绵延起伏的“山岭”。“岭”的高度约为0.03毫米,顶点之间相距0.5至0.8毫米。如果蛋壳表面有三个“山岭”,那么这三个山岭构成一个三角形,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与“咱们”都是第一人称代词,都表示复数,都可以用于“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内)。如“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保证。’”(《毛主席在花山》)这句话是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这个“我们”当然包括听话人警卫员在内。再来看下面的对话:“齐威王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来赛一次!’”(《田忌赛马》)田忌所说的“咱们”同样包括听话人在内。在这里,“我们”与“咱们”用法是相同…  相似文献   

13.
初次见到你,是在那华灯初上时.你将我和身后那一方喧嚣间隔开来. “我是泫艾.”你说.我没有回应,只是久久地凝望着你:同样的发型,同样的面容,只是你的眼眸中有我从未见过的光亮……我发觉我的失态,说:“我是寂尘.”你落落笑开,向我伸出手.十指相触,一股清凉直人心底.“你好!寂尘.”  相似文献   

14.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反之,世上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没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这就是说,人是在“人”所共有的特性的基础上,还有丰富多彩的个性。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只重视了人的共性,而忽视了人的个性。同一个教室,同一个模式,同一个方法,同一只负责“传道、授业、解惑”的“技术师”,培养的也是同样规格的“标准件”,即使你是“婆娑妩媚”的桠枝,也不会让你“旁逸斜出”,即使  相似文献   

15.
首先让我们看几组现象透视:“多看书,别再玩了!”“让我当书呆子算了!”──家长的期盼,孩子的无奈。“你不能跟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在一起玩,听到了吗?”“你们能不能给我点自由?”──家长的关爱,孩子的不满。“考不到第一名,看我怎么收拾你!”“第一名又能怎样?”──家长因爱施加压力,孩子却深感爱的沉重。一、"种瓜得豆"的原因分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和老师的殷切期望,然而家长的关爱与老师的努力并没有从孩子的自身实际出发,没有考虑孩子思想、观点、认识,没有如何使其成"龙"、成"凤"、成名、成才的正确思想…  相似文献   

16.
老师:“请把你的同桌叫醒!” 学生:“是你把他并睡的,你自己来叫醒他吧!” 历史老师:“请你回答,从前我们这座城市里有没有出生过大人物?” 学生:“没有;只出生过很多婴儿!” 老师:“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 学生:“是呀,每句都是。” 老师:“啊,尊敬的朱自清先生,见到您真高兴,原来您还活着!” 学生甲:“王小强他骂我,说我像一头犀牛。我能不能报告老师?” 学生乙:“当然能,他是什么时候骂的呀?” 学生甲:“上个学期。” 学生乙:“那你早该报告老师了。” 学生甲:“可是我昨天才第一次看见犀牛呀。” 地理老师:“同学们。如果遇到了地震,你…  相似文献   

17.
一、架起心灵的桥梁一“沟通类”考题创新写作导引[名师导引] 老师一束鼓励的目光,也许能激起你学习的信心;父母一个歉意的笑容,也许能唤回你失落的情绪。同样,你轻轻地道一声“Sorry”,也许能化解老师的误会;你甜甜地露一个微笑,也许能赢得父母的谅解。不仅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阅读课中,第二课时如众星捧月般夺目,第一课时则备受冷落;日常教学中,第一课时也存在几种误区,课堂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本着“简单、实在”学语文的宗旨,第一课时的教学贵在深刻的简单,本着“有效预习、简练四步和后续延伸”三部曲,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相信阅读教学第一课时同样也能受到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9.
常看凤凰台的人都知道,我并没有很深的学问。可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一个人来说同样重要。于我而言,能与大家分享的就是我的生活经验了。有人问我:从无名小卒到名嘴,这一步步行进的过程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只有八个字: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相似文献   

20.
林语堂先生说:“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的第一要义。”在你没有切切实实打开一本书之前.你永远没有资格去为一本书贴上“好”或“坏”的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