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档案》2005,(3)
1938年5月19日夜间,中国空军出动两架“马丁”B-10型轰炸机,远征日本本土,投下100多万份传单,对日本侵略者发出了严正警告:“尔再不训,则百万传单将一变而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外国飞机袭击,也是世界航空作战史上绝无仅有的“纸片轰炸”。长崎惊呆了日本惊呆了1938年5月20日,日本沿海城市长崎。凌晨,一家寿司店的老板打开店门,发现门前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白色的纸片。老板拾起几张纸片,上面印着:“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训,则百万传单将一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这么多的传单是从哪里来的?难道这些…  相似文献   

2.
军报是我师     
15年前,当我怀揣着军校入学通知书走进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时,便认识了您这位无言的老师──解放军报。说来也巧,学校开学后的第一天中午,中队通信员给每班发了几张报纸,其中就有《解放军报》。那时我刚19岁,正值精力充沛的年龄,中午是从不睡觉的。也许是缘份,其他同学看完报纸,便忙别的去了,偏偏我感到学犹未尽,于是看完报纸,就对军报上自己感到有用的内容,如“读者问答”、“星火小集”等进行剪贴或摘抄。当初只是消遣消遣,谁知这一消遣就一发而不可收,变成了一种嗜好。为了帮助自己读报,我买来了词典、字典,遇到弄不明白的…  相似文献   

3.
当1973年《日本沉没》出版的时候,日本经济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物资价格暴涨,企业倒闭不断,不安笼罩在人们心头。由于印刷用纸不足和印刷物资价格猛涨,日本出版业也在危机与恐慌之中苦苦挣扎。但是,《日本沉没》一书却创造了销售350多万册的神话,成了出版业“战胜不景气”的救世主。  相似文献   

4.
“洗”军报     
我有一张1994年的《解放军报》,虽然已经泛黄、皱皱巴巴,有的还字迹模糊、残缺不全,但我仍宝贝似地珍藏着。每看到这些报纸,一种愧疚的情感就悄然而生,脑海中还闪现出这样的一幕。1994年冬天,我所在的西安政治学院放假,我挑选了8份《解放军报》带回家,准备在假期抄录上面的文章。可回家不几天,发现辛辛苦苦带的那些军报不翼而飞!我赶紧问妈妈:“妈,您见到我的报纸了吗?”看我火烧眉毛的样儿,妈妈唤怪地说:“看你…··哦还以为房间着火了呢,你二姨家想整理房间顶棚,我看你的报纸又大又好,就……”“哎呀,妈,您怎么也不…  相似文献   

5.
日本政府将“酷日本”打造为国家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挖掘并开发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力发展作为日本文化资源载体的日语教育,为出版业走向海外奠定了良好的外部基础.文章分析了日本出版业“走出去”的时代演变,通过阐述“酷日本”战略背景下日本出版业的若干特点,总结出对我国出版业发展的有效启示.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日本制定了《信息技术基本法》,根据这部法律,从2001年初,日本开始实施e-日本战略,其目标是到2005年使日本的信息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5年过去了,日本稳步发展了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为此,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新的u-日本战略,其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系统,以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方便地获取和交换任何信息,并且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打造一个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7.
闻里 《出版参考》2009,(10):8-8
日本组织几十位年轻妈妈到上海市民家做客,日本妈妈的教子方法使上海市民颇发感慨。 有一位一岁多的日本小男孩抓起桌子上的一只生馄饨就往嘴里塞。上海房东欲要制止,他妈妈却说:“让他去,这样他才知道生的不能吃。”小男孩咬了一口,果然皱着眉头吐出了生馄饨。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开拓团"名为"开拓",实为殖民入侵,是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侵略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大量日本移民进入中国东北的过程中,随着女性移民的增加",开拓团"家庭不断组建,加之"国策移民"时期"分村分乡"运动的开展,势必产生一个特殊的移民群体即大量的日本移民儿童。由于年龄比较幼小,日本"开拓团"  相似文献   

9.
写下这个标题时,我从日本返回国内已经两个多月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对日本的印象既有淡忘之处,也有加深之地。原因嘛,可能就是比照的结果吧。人们不是常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嘛。  相似文献   

10.
同为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却分属遥远的两级——至少在形式上,村上是排斥“日本语性”以至“日本性”的,而川端则对“日本语性”和“日本性”爱不释手,深深沉醉其中。例如村上作品几乎从不出现艺妓、歌舞伎、和服、清酒、寿司以及祗园会、五重塔、富士山等“日本性”载体或日本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1.
以前来日本,心里总盘算如何省几张日元带回国去,着了魔似的。苦留学时就不必说了,即便应聘任教有一份薪水可拿时也大体如此。不是不想去哪里旅游放松一下,但一想到国内嗷嗷待哺的儿女和节衣缩食的老婆,想到乡下穷亲戚风里雨里鼻涕一把泪一把辛苦一年挣的钱还比不上此处宾馆一夜开销.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会参议院运营委员会近日就如何处理战后50年决议(即“不战决议”)进行了磋商。由于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未能达成一致的协议,参议院于六月十四日决定在本届国会不作出这一决议。日本舆论界指出,这项决议只以在众议院通过而告终。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社会党和先驱新党早在去年六月组建联合政权的政策决议中,同意在日本战败50周年之际在国会通过一项决议,对日本军国主义者过去发动的侵略战争进行反省,并表明日本对未来和平的决心。一年来,日本政界围绕着要不要在国会通过这项“不战决议”来表达日本永不再战的决心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各种政治势力充分地进行了自我表演,某些人的言行令人惊讶和深思。今年六月九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这  相似文献   

13.
那年,一直做着新闻梦的我终于在参军后不久当上了团里的业余报道员。可是新闻梦好做,实现不易。我决定拜师学艺。可面对林林总总的函授广告,我反倒不知如何选择。这时有人向我建议参加军报举办的新闻函授。我想,能参加令自己仰慕已久的军报新闻函授,确实是自豪的事,因为我知道,在那里聚集着许多军内新闻战线上有成就有威望的新闻前辈,能亲得前辈的指点和大作拜读,那是今生之大幸。可是,军报能收我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字辈为徒吗?我有些犹豫,但受“名师出高徒”思想的驱使,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汇款报了名。没想到,我真被录取了,…  相似文献   

14.
日本"美学"的发生研究,对中国乃至东方各国有重要意义,神林恒道的《"美学"事始》一书就"美学"理论的近代东方旅行所进行的观念的辨析就非常值得关注. 在日本,最初从科普与启蒙的角度传播西欧美学思想的人是西周,1867年开始他就在京都的私塾讲授美学类的课程,并在明治七年(1871年)出版的《美妙学说》中首次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美学的相关概念.此时正值西方国家盛行"日本风",特别是浮世绘版画,基本成为了西方国家关于"日本"的集体性想象,而这样的风潮最初竟是始于1856年法国画家费利克斯·布拉克蒙对一进口日本瓷器的包装纸的发现,这张"包装纸"上就印有北斋的浮世绘版画.  相似文献   

15.
《新闻记者》2007,(8):14-14
日本资深媒体人河内孝所著的《新闻社》一书近日在日本引起轰动,书中揭露了日本报纸“虚胖”现象,戳破了日本报纸发行量世界第一的神话。  相似文献   

16.
据《东方早报》,华尔街风云突变之际,日本高调踏上了重返华尔街的行程。9月22日,日本最大银行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宣布,与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达成意向,将投资最多9000亿日元(84亿美元)购入对方多至20%的股份。同日,日本最大券商野村控股集团成功竞购雷曼亚洲业务,并对雷曼欧洲业务虎视眈眈。而之前,日本已经开展了在美国的大规模收购。7月份,日本最大产物保险商东京海上宣布以约47亿美元收购美国保险集团费城统一控股公司;8月份,三菱UFJ全面收购美国加州联合银行。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信息和出版大国,日本的出版业在二战前后有过辉煌的历史,其市场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而在上世纪末涨幅下降,开始进入十年萧条期。日本出版评论家小林一博在《出版大崩溃》中,列举了大量触目惊心的出版"大崩溃"的事实。直至今日,日本的出版业虽有回暖,但仍然是在艰难中前行。据统计,近5年来,日本出版业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一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纪录片在日本各地空前热播,掀起了一股"感动大潮",网上的观后感言多达400多万条.片头有这样一句:"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父亲在顽强地含泪活着!"该片改变了许多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片中主人公是一位漂泊东京打工15年的上海男人.从一个连合法身份都没有的外籍"黑工",到名扬日本的"励志英雄",他有着怎样震撼人心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出版界出版了300多种图书,与中国一样,日本出版界也出版了一些有关辛亥革命的图书。但据笔者观察,日本辛亥革命的图书出版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主要  相似文献   

20.
曾经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邀请日前抵京访问。他相继在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和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做了报告和演讲,也没有忘记去游览他所热爱的北京胡同。大江处处表露了时中国和中国文学的深情,以及他对于日本侵华历史的真诚反思,他的这一态度使他无疑成为近些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人。而一向反日情绪比较强烈的中国青年学生,也对他表示了前所未有的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