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颜色词“黑”的非颜色意义在越南语与汉语之间既存在着共同点,又存在着不少差异.汉语与越南语颜色词“黑”的非颜色意义不仅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在意义上也存在五个相似点及十二个不同点.这样的不同点主要源于两国地理、历史、风俗文化的不同及政治因素的差异,而越南人对汉文化的接收方式也是颜色词“黑”非颜色意义在两种语言间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广西与越南自古山水相连,壮族由此与越南诸民族在文化上有着许多共同点。研究壮语和越南语颜色词,从基本颜色词的构成和构词手段上分析壮语和越南语颜色词的特点,揭示它们的异同,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壮越文化,促进壮越民族的交流。  相似文献   

3.
苏玉洁 《文教资料》2020,(5):216-218
英汉语中都有丰富的颜色词,并且都具有一定的隐喻能力,不过在颜色词的范畴和隐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隐喻专栏的设置有助于学习者有效习得相关语词的隐喻,但是目前隐喻专栏设置于隐喻目的域词目词下的做法与颜色词为始发域的实际相违背。通过比较英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范畴与调查麦克米伦词典中颜色词词目的隐喻设置,探索适合中国学习者学习颜色词隐喻的词典设置。  相似文献   

4.
越南语中的“cung”一词可以翻译成汉语副词“也”,有时也可翻译成汉语的“都”。从母语方面来看,学生的母语越南语对学习汉语副词“也”有影响,虽然越南语中的“cung”和汉语中的“也”的用法大体相同,但两者毕竟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这两个词在各自语言系统中的作用和用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本文拟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就汉语的“也”和越南语中的“cung”进行比较和梳理,以期为针对学生母语为越南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借鉴或帮助。  相似文献   

5.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颜色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晓琴 《海外英语》2011,(1):101+104
该研究基于CLEC语料库,参照LOB语料库,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red和blue的搭配特征,发现:中国学习者颜色词的运用基本停留在运本义上,语义韵特征受汉语母语迁移影响,多运用red和blue的积极语义韵,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在二语教学中应丰富学习者颜色词的内在涵义。  相似文献   

6.
越南语和汉语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接触,汉越词是两种语言接触的结果。在现代越南语里不仅仅存在着大量的汉越词而且越南人还能利用汉语语素造出自己的词语,即称"越造汉越词",也称"越创词"。这种造新词的方式在现代越南语里起着很积极的作用,也是越南语造新词的一种趋势,使越南语词汇越来越丰富。新造出的越造汉越词,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  相似文献   

7.
朱蓓 《考试周刊》2012,(22):24-24
汉语颜色词在汉语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留学生习得颜色词的困难。作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了留学生对汉语颜色词的习得情况.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颜色词的教学提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在汉语语言实践中,还是在英语语言实践中,均有一批字面表示自然颜色的词,却有别的含义。本文提出了颜色词的概念,并就英语中表示非颜色的颜色词作了归类说明.  相似文献   

9.
叠音颜色词是在单音颜色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两者的词义程度不同。以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为依托,从组合能力、形状特征、感情色彩表达方面对现代汉语中白、黑、红、黄、蓝、绿、灰、紫8个基本颜色词及相对应的叠音颜色词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词义程度。  相似文献   

10.
陈喜艳 《双语学习》2007,(3M):58-59
汉语和英语中有不少颜色词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态和感情色彩。颜色词是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汉英语言中颜色词的对比,阐明了中英颜色词的内涵。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对翻译实践和中英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语言中,由于组合的方式不同,构词的方法和构词的语义也就不会完全一样,形成的词形各具特色。基于在泰国的教学实践,本文以颜色词为研究对象,对汉泰语颜色词构词进行对比研究,指出汉泰语颜色词构词类型的异同。相同之处在于汉泰语颜色词在构造颜色词时都采取“借物呈色”和“通感”等方法。相异之处主要是汉语颜色词偏正结构的定语在中心语之前,泰语颜色词偏正结构的定语在中心语之后等。  相似文献   

12.
补语是汉语十分重要的句法成分之一,汉语句法关系的许多特点,在动补结构中都有反映。汉语和越南语都属SVO型语言,但两种语言的动补结构有同有异。通过运用对比研究原理,从句法和语义层面对比汉语和越南语结果补语的异同,从而进一步发掘汉语独特的句法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汉壮语五种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揭示汉壮两民族在思维认知方式、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异同及成因.  相似文献   

14.
死亡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使用且长期存在的一种语言和文化现象。汉越语中都有丰富的死亡委婉语。文章从语言、修辞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汉越死亡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同质性及区别之处,以助于汉越语言文化的交流及教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介绍了汉英基本颜色词的相通及相异之处,探讨了其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伴随意义,同时简要介绍了颜色词的几种翻译方法,旨在增强人们翻译实践的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德汉语言中用于表达颜色的词语非常丰富,但是由于两民族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颜色词语有时候表现出了"个性"。文章以文化内涵为切入点,结合实例对照分析了典型的颜色词,探讨德汉语言中基本颜色词互译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越南语和汉语重叠式形容词在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均存在异同。相同的形式有AA式、AABB式、ABB式和BBA式,越南语中没有AXYZ和ABAB式;越南语形容词重叠后,有的意义加强,有的意义减弱,而汉语形容词重叠后往往含有程度加深的语法意义;两种语言的重叠形容词都能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补语,都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不同的是,越南语重叠形容词不能作状语,而汉语重叠形容词可以作状语。  相似文献   

18.
颜色词具有物理、心理感知和象征三个方面的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中,颜色词的物理意义是基本相同的,但是颜色词的心理感知意义和象征意义,则由于文化的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意义甚至完全相反。文章通过对三个色系主要颜色的分析,比较中西方文化背景下颜色词意义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文化异同微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民族特色、语言习惯、历史背景等的影响和制约,英汉色彩词运用的文化内涵存在着异同。了解学习语言和文化同样重要,这对于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促进文化的交流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