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树立群众观念──谈《黄石广播电视报》“副刊版”的开办思路程丽华黄石广播电视报,有自己的特色,就是融党性原则与黄石地方特色为一体,以广播电视、文化艺术为报道中心的一张服务于大众的报纸。而第四版,即"副刊版",是颇受读者关注的一个版面,有广泛的读者层...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报是一种专业性报纸,一般刊登新闻出版、新闻宣传的最新动态,当地广播电视方面重要会议,广播电视系统内的一些活动,声屏节目预告和影视评论,还有影视演艺人员的近况等等。因此,有人说“广播电视报改革的余地很小,它对电台、电视台的依附性太大。”这种看法不完全对。当然,广播电视报的主要职能是介绍广播电视节目,不能脱离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办报,从这一点来说,广播电视报确实有一定的依附性。 但是,作为一张报纸,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陈国权 《青年记者》2016,(22):48-49
在人们的回忆中,都市报曾经是最厉害的报种,从1995年开始出现,支撑了报业20年的繁荣;但实际上,还一个报种被很多人淡忘了.曾经,全国有几十家这种报纸的发行量超过百万,全国共有5000万份的发行量,那时候,城市中几乎家家户户都自费订阅了它,男女老少都读它,它足足繁荣了近十年,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它就是广播电视报. 极度繁荣的广播电视报 从媒介特性来看,广播电视报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报纸,它完全依赖于另一种媒介——广播、电视,以刊登广播电视的节目预告及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为职能.读者定位为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中的读者.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报节目版是刊登一周广播、电视节目预告表的专业版面,作为电台、电视台节目播出安排的书面表达形式,在广播电视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节目版直接满足了广大受众订阅广播电视报的第一需要──自主能动地选择收听、收看自己喜欢的声屏节目。正因为如此,广播电视报借助广播、电视节目预告这根"收视拐杖",拥有十分广泛稳定的读者群和可观的发行量.其次,节目版为广播电视报其它版面组织稿件介绍节目内容,进行节目评介提供依据.这是由广播电视报的"带电"属性和引导受众视听的职能决定的.因此,节目版被公认为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姓“电”.先有广播电视,才有广播电视报.这好比皮肤和羽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广播电视报背靠广播电视,要以广播电视节目为依托,深化、延伸、补充广播电视宣传,形成“声、屏、报”三位一体的立体宣传优势,这也正是其有别于其它报纸的地方.许多读者买广播电视报,也主要是为了解广播电视播出信息,以便安排好收听收视,防止漏听漏看.所以,城市广播电视报要扬独家优势,紧紧围绕中央、省、市三级广播电视节目,把文章做足做透,大量刊登这方面的新闻报道、节目预告、剧情介绍、幕后情况、演员风貌、声屏知识等内容,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报,目前已遍布全国各地,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准确、及时、详尽地预告下周各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引导读者听好广播看好电视。从中央到地市所有广播电视报,都把这一预告功能将广播电视报与其它报纸区别开来。 广播电视报的预告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第一,提供一张尽可能详细而且便于查找的节目表,这张节目表所预告的电台电视台已经多达几十家;第二,这些电台电视台尤其是其主要节目的内容介绍,其中读者最受欢迎的影视剧剧情介绍占了多数,另外便是即将播出的专题社教类、服务类节目的介绍;第三,关于各电台电视台以及国内…  相似文献   

7.
节目表是广播电视报起家和发展的“王牌”。随着广播、电视“上星入网”步伐的加快,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已经从最初的几个增至四五十个,广播电视报的一周节目表也由原来的一个版扩展到如今的八九个版。预计,到2000年,全国广播电视联网后,电视节目频道将近百套。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报电视节目表如何编排才方便“好用”?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事实上,我们目前的电视节目表,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如果不详细刊登节目内容,便不  相似文献   

8.
葛湘 《视听界》2006,(2):87-88
2001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发行量大幅滑坡,萎缩至10万份左右,广告收入也跌至800多万元,报纸生存陷于困境。困境给人敲响了警钟,要谋求发展,只有“换种活法”,走改革之路。面对巨大的生存危机,《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努力寻求变革。2002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着手做好“跳出广电,着眼大都市”的准备,尝试推出《无锡新周刊》,以“新闻、娱乐、资讯”为主要框架,以B版的形式与A版——传统的广播电视内容互为补充,且作为《无锡广播电视报》的延伸。三年来,这份附属于广电报的新周刊逐渐被市民接受和认可。2004年下半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又开…  相似文献   

9.
无论何种报纸,都以头版为要。广播电视报当然也不例外。笔者从事《南通广播电视报》头版编辑工作数年,就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头版有一点粗浅的体会。一、力求贴近性。“广播电视报”这一名称,就决定了它必须以广播电视为依托,也就是行话所说的必须带“电”。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求广播电视报务必贴近广播电视,如果说广播电视报的其它版  相似文献   

10.
在广播电视的整体事业中,广播电视报不仅起步较晚,更因其承负的“引导视听,拓展与延伸广播电视主媒体”的功能,所以客观上常处于“配角”的位置。随着广电事业的整体发展,各级广播电视报也经历了由稚嫩不断走向成熟,社会影响面稳步扩展,报纸的传媒功能不断突出并丰富,媒体自身的主导意识不断强化。在相当一部分广播电视受众眼中,广播电视报早已不再是一张单纯的节目预告,而是一份“寓教于乐、健康向上、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视听文化导报,深受欢迎,被视为“良师益友”。因此,作为《景德镇广播电视》报的办报人,我们始终明确…  相似文献   

11.
为节目表讨个“说法”魏建斌,陈伟广播电视节目表(以下简称节目表),是广播电视报得以起家的基石,是广播电视报得以发展的生命线、看家宝;在商品大潮、报纸大战中,节目表,依然是广播电视报赖以生存、立于不败的“定海神针”、“通灵之宝”,它在广播电视报中的轴心...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02,(2)
广播电视报从它创刊那天起,就是以传播广播电视信息、刊登一周广播电视节目预告、介绍影视剧情梗概为主的一张专业报。进入九十年代后,各地都市化日报风起云涌,影视、娱乐内容已不再是广播电视报的独家专利,对广播电视报的冲击和压力日益加剧。几年来,各广电报老总为了应对日益繁荣的日报市场,采取了扩大版面、增加内容甚至有报社尝试改周刊为周三刊、日报等等,但无论大动作或是小改动,收效都不大。  相似文献   

13.
周虎子 《新闻知识》2006,(11):71-71
过去,广播电视报本着“立足荧屏,面向生活服务大众”的宗旨,总是以节目介绍为主,辅以新闻、文化、生活等内容以增加可读性,要说广播电视报的特色,好像就是对节目的详细介绍。可如今的广播电视报处于一个比较难的夹缝之中。以陕西为例,外来入陕的有“中国电视报”、“中国广播报”;省内各地市也办有广播电视报;几家省内的日报都刊登当天广电节目表,还在文化娱乐版上大做文章;就是电视台、电台除加大自身节目宣传的力度,还开办专门网站。广电网络数字化,“机顶盒”的多项功能,极大地削弱了广电视报的生存空间。如此种种,似乎将广电视报所含内…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广播电视宣传延伸和补充的广播电视报也日趋成熟。从过去单一的节目预告单发展成一张立足声屏、辐射社会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家庭服务类综合性报纸,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便是副刊的崛起。广播电视报副刊的兴办,使之从附属于广播电视的传统定势中解脱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增强了竞争的活力。在当今越来越多的日报、晚报乃至各种行业报纷纷抢占广播电视园地、广播电视报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势下,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的副刊,在内容的取舍和版面栏目的设置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使广播电视报扬长弃短,以其独具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立于不败之地,成了摆在广播电视报编辑记者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编发《湖南广播电视报》楚望霓、《江西广播电视报》吴文滨、田海宏三位同志撰写的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广播电视报副刊的特性、地位、功用及发展前景作一番探讨,供从事广播电视报采编工作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带“电”是广播电视报的优良传统,它包含着两方面含义:一是尽可能详尽地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剧情预告,二是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影视圈台前幕后的新闻及影视评论。在各类报刊都有影视方面报道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报尤其要在“电”上做足文章。前者是报纸赖以生存的主要内容,广电报编辑有责任、有耐心勤鲍三台,收集剧情资料,热情地宣传三台节目,更好地为读者起到“声屏指南”的作用;后者作为节目预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导报,是广播电视派生出来的流淌着声屏的血液,又具有报纸形体和功能的传播工具。的确,广播电视报作为一张性质独特的报纸,它既能抓住声屏内的问题,或声屏报道所涉及的问题,又能站在新的高度审视广播电视节目的分量和意义。众所周知,无论广播电视报的新闻报道言辞多么华丽,也难以同声屏的艳丽相抗衡。相比较而言,“新、快、实”是广播电视的优势,是广播电视报的劣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深化,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市广播电视报的纷纷出台,其它报刊也有刊登广播电视节目时间表的,导致省级广播电视报发行量下降。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各地都建起了有线电视台,有的县、市不按规定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省广播电视报在中央和省台节目覆盖的盲区内发行困难很大。  相似文献   

18.
从1993年起,天津广播电视报由4开8版扩大为4开12版,售价提高,而发行量比扩版前不但没有降低,且有所提高。春节期间上市量107万份,市场还是脱销。这说明,天津广播电视报的这一次扩版是对路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过程中,在报刊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找到了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位置。天津广播电视报在扩版中坚持一个特色(具有浓厚的广播电视特色)两个服务(为读者、听众、观众服务,为广播电视服务)的方针,成为人们听广播看电视所必备,也因此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扩版后的天津广播电视报用两个版面介绍电视节目。另外还有《声屏信息》版,介绍新的专题片、重点电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版面就是人的脸。好的版面可以让读者对报纸“一见钟情”。城市广播电视报发展到今天,仍有不少编辑认为广播电视报就是一张“节目单”,言外之意,编排没有什么艺术和技巧,只需把一周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安排原原本本地告诉读者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就节目表而言,其编排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好的编排不仅看起来爽心悦目,而且可以节省读者检索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目前,随着电视频道的大量增多,节目表预告的节目套数也相应增加,今天的读者检索一天的广播电视节目所用的时间比10年前检索一周的节目花费的时间还要多。而大多数广电报的…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报》是顺应乌鲁木齐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创刊时是一张4开4版的黑白小报,先后经历了4开4版、4开8版4开12版、4开16版至全年出彩报等发展过程。内容已由起初单纯的节目介绍发展到如今以广播电视宣传的延伸、补充为主,兼顾政治、文化、经济、法律、体育、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到1998年11月25日,已出版300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幼稚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报纸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视听,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