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1999年4月至5月期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以SCL-90量表对辽宁省2292名中小学教师的抽样调查表明,总计51.23%的调查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后,不少机构和学人以SCL-90量表为工具对不同群体的教师,从多个维度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展开了调查和研究.吴樟兴对中学教师的调查发现:22.56%的中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刘霄对中西部地区教师的调查显示:25%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张灵对广州市中学教师的调查结论是:35%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教师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教师压力在今天已不再是新鲜话题了,人民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受访教师表示压力大,其中43.8%表示"压力较大",13.1%表示"压力非常大",46.5%的受访教师表示,工作是其主要压力来源.教育改革、个别教师行为不端导致公众对教师群体的怀疑、经济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度下降……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教师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3.
实现“普九”,必须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当前,我省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两种新情况.一是从今年开始,国家对教师学历达标率将按新的标准评估验收,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要分别达到95%和80%以上,这对教师的学历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我省正处在中小学生的入学高峰期,师资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特别是学历合格的初中教师供不应求.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工作.要改善师范院校办学条件,扩大师专招生规模,增加条件艰苦地区定向生名额,解决好山老边穷地区教师“招不来、派不去、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具备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对协调教师个人利益和社会主义整体利益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师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好桥梁,是形成班集体的前提,是形成团队精神的内在因素.有人曾对120名优秀中小学教师和模范班主任的教育活动进行过调查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100%的模范班主任和80%的优秀教师"师生关系好有威信.100%的模范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对学生充满着爱".由此可见,尊重、热爱学生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对学生多些爱,多些耐心.不说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给新世纪的教育以巨大的冲击,由此引发了教师心理上的局促和困惑.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不久前,广州市天河区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采用国际公认的SCL一90心理健康量表对在场教师进行检测.检测表明,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变革、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给新世纪的教育以巨大的冲击,由此引发了教师心理上的局促和困惑.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不久前,广州市天河区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采用国际公认的SCL一90心理健康量表对在场教师进行检测.检测表明,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据近日发布的一份针对家长群体开展的科学素质调查报告显示.67.8%的家长认为科学家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职业,其次是教师和医生;家长最希望孩子长大后当医生,其次为科学家与教师.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情况,我们对某一师范学校一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经过对问卷的统计发现,7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数学的目标是考一个好成绩;5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数学学习是否有兴趣取决于教师上课时自已是否能听懂;27%的学生认为能否学好数学依赖于教师的课是否能上好;9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得到教师鼓励的时候,对自己更有信心;39%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主要在于只会解答教师讲过类型的数学题,而对于其它问题却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9.
从学校管理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学教师面临新课改和其他各种挑战,工作压力大,需求高,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势必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公布的结果是:对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构成心理疾病.学者刘晓明(2003年)等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760名东北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常模:3.45%的教师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次是强迫症状(7.11%)、人际敏感(6.58%)、躯体化(6.05%)、抑郁(5.68%)和焦虑(4.47%).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适宜感.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未能重视教师的心理问题,事实上,有相当多的调查检测表明,目前中小学教师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存在着疲劳、焦虑等心理问题.2001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另据天津市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精神疾病的占10%以上,而在其他职业人群中平均为2%.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报道:在教师中有37.5%的人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社会适应不良,有情绪问题;有20%的教师需要心理医生特别关心;另有30%不易与人相处,这些数字触目惊心.无疑,这与教师这一特殊职业有关,令人不得不去深思:“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为什么会如此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在改革大潮中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自助能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非常迫切而又繁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社会学》课程中,通过采用课堂论辩法,帮助未来教师澄清关于"教师职业是否为一种专业"的理论应然和实践实然。为了分析师范生的自陈立场和论点,对568名师范生的1,860条论点进行了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获得支持"教师是专业"立场者共计360名,占63. 9%;不支持者共计190名,占33. 45%;未表态者共计18名,占3. 16%。研究认为,中国台湾师范生对"教师是专业"有正向支持的价值倾向,但存在一定的质疑声音,需要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87.9%的农村初中教师了解新课程改革,其中72.0%的教师感到有新的压力,15.9%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对自己没有产生新的压力.此外,还有12.1%的农村初中教师不太了解或不了解新课程改革.如何增加有些教师必要的压力感以及如何减轻有些教师过大的压力感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当前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客观要求,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有85.5%的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是必要的,但只有23.5%的教师认为是可行的,有56.5%的认为实施是困难的,20%的则认为是行不通的.因此,在轰轰烈烈的校本教研热潮中,许多中小学教师怨声载道,消极对待甚至拒斥教学研究.可见,教师角色转换之路并不平坦.本文基于对一线教师的调研,对于中小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不能"还是"不为",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对安徽省395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3.5%的教师有严重职业压力,43.8%的教师有轻度职业压力;有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8.2%,7.8%和2.8%.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5.
激励,是指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以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内在期望、动力的结合为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共性的、积极向上的行为导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发挥到80%!90%,以至更多.教师的积极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种内在能动心理状态和向上、进取的行为.运用激励方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学校领导管理艺术的重要体现.激励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进取心和责任感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心理疾患检出率为48%,与一般群体的"常模"相比,有23.4%的小学教师超出"常模"2个标准差.  相似文献   

17.
我曾在本省某地抽样调查过400名(城乡各200名)教师对于现代教育理论、方法的了解情况,结果从中发现:农村竟有60%、城市有40%的教师不了解"启发式"和"发现法"教学的实质,有近50%的农村教师和30%的城市教师,对了解儿童心理重要性这一问题认识模糊,片面.更有甚者,竟有20%的教师还不知凯洛夫、赞科夫为何许人.至于近年来马芯兰老师的典型教改实验以及目前正在全国展开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在农村教师中知晓者更是廖廖无几.城市也只是少部分教师略有所闻.目前不少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仍存在着"注入式"、超量的作业、频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证.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制约着教学效果和效率,并且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国教育报>登载一则消息说教师对学生的伤害80%来自语言,可见教师的一切语言行为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体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师,实施魅力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如何提高授课魅力,以下方法值得参考. 一是讲究审美艺术,施展形象魅力.教师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言谈举止、一言一行、衣着服饰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仪表形象才能让学生接受和喜爱呢?天津113中学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2%的学生喜欢教师化妆,能接受教师佩戴类似胸针、项链之类的装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学生都不赞成教师统一着装,认为编码一着装会,使教师失去个性,容易造成"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20.
兰祖军 《中国德育》2013,(17):34-37
学校开展价值教育主要靠教师,教师价值素养与价值教育能力的提升是学生价值品质提升的基础和前提。一、教师价值教育能力的状况1.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比较严重据"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29%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86%的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部分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严重,把从事教育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中不思进取,缺乏敬业精神,业务素质差,对工作不负责,对学生不够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