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桑作为美国杰出作家,为世界文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我国的霍桑译介与研究却一波三折,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研究着眼点也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就霍桑在中国不同时间段的译介与接受研究及其价值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后期的霍桑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红字》作为霍桑的代表作品,充分反映了霍桑的哲学思想。以霍桑与《红字》的简介作为切入点,从清教主义、女权自由主义以及超经验主义三个方面阐述《红字》中霍桑表现出来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象征手法与恐怖因素的组合运用是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最具特色的地方,它与独特的叙事方法一道,使作者的文学成就达到了顶峰。探究霍桑小说的特点,可以增强人们对霍桑小说的了解,从而借鉴小说的艺术手法来提高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4.
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作品常把道德和历史内容巧妙地融入艺术手法之中。《红字》作为霍桑厚积薄发的作品,自1850年出版以来就备受争议,小说以十分敏感的私通为主题,将其思想隐退,以道德作为小说人物的救赎之路。而霍桑身怀清教主义的基因,同时也是超验主义时代的旁观者。小说是作者双重思想碰撞下产生的经典,通过分析文中所体现的清教主义思想与超验主义思想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从而更好的理解霍桑思想。  相似文献   

5.
纳撒尼尔·霍桑受清教主义影响颇深,而《红字》正是这方面的代表著作,该作品中体现了霍桑复杂的清教主义思想。本论文试图通过对白兰与珍珠的分析,揭示隐藏在行文之间的霍桑对清教主义未来的期望。  相似文献   

6.
《红字》:精英主义的政治乌托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桑的<红字>一直被评论界视为描写永恒人性的作品.通过对海丝特的判决过程作历史细节的还原,可知<红字>中的清教神权政治与17世纪40年代的美国清教历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细致梳理历史事实,找出霍桑对历史的裁剪和虚构,有利于解读霍桑精英主义的政治立场.霍桑<红字>中的政治立场与19世纪中叶美国国内<妥协法案>的争论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霍桑的<红字>其实是对<妥协法案>争论的回应.  相似文献   

7.
霍桑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中《红字》不仅是霍桑所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同时也是霍桑长篇长小说中的代表作用,在这部作品中,红色与红字体现出了多层次的象征意义。本文从海斯特与齐灵渥斯两个人物入手,对《红字》中的象征意义做出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霍桑的短篇小说《唯美的艺术家》中的两个主题: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和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指出:这一作品在将艺术与生活进行对照的同时,强调了两者各自的优劣处。此外,作品在突出艺术家的超脱特点的同时,既突出了超脱的积极作用,又暗示了过分超脱的负面影响,这些都体现了霍桑的矛盾心态。因霍桑在这两个问题上的矛盾心态在其他作品中多有体现,故《唯美的艺术家》可谓霍桑矛盾心态的寓言化再现。  相似文献   

9.
霍桑的小说创作与罗曼司体裁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桑与“罗曼司”体裁观念的研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霍桑罗曼司与其文学再现模式、与美国19世纪中叶的国家政治策略、与美国19世纪中叶的通俗文学市场的关系问题,其次,霍桑的文学再现模式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市场的深层次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贾皓冰 《海外英语》2012,(17):230-232
霍桑生活在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交替的十九世纪,因此同时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在《红字》中,霍桑借助海斯特的反叛表达了自己对社会改革的态度。霍桑看到了社会的不公平以及改革的必要性。不过霍桑并不像激进的超验主义者那样坚持社会改革只有在摈弃传统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他认为社会问题应逐步解决,且不能凭个人的努力完成。霍桑同时也认为邪恶存在于人的内心而非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   

11.
作为霍桑首次创作的儿童故事,《小安妮的漫步》并非屈服于市场成规的“粗制滥造”之作。文章集中展现霍桑进入儿童文学市场后雄心勃勃与不安焦虑并存的复杂情感,形式上,该作既模仿畅销作“彼得·帕利故事集”框架结构、融合感伤教育与家庭元素,又展现了对该类成规的质疑与嘲讽;人物塑造上,霍桑以叙述者进入公众凝视后的窘迫隐喻其本人越界入侵儿童文学领域后的焦虑;在形式与人物角色上所呈现的矛盾性指涉霍桑身处商业市场中的异化与撕裂,这亦是30年代不稳定的美国文学市场中严肃作家艰难谋生境遇之缩影。  相似文献   

12.
霍桑是19世纪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红字》是最能体现霍桑艺术风格-象征手法的代表作。霍桑的象征手法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不拘泥于传统形式。霍桑被誉为19世纪美国的最出色的象征派作家。  相似文献   

13.
霍桑在《红字》中成功的塑造了海丝特·白兰,成功的开创了美国女性主义写作,从女性的角度来研究霍桑的作品,更能深刻的体会霍桑作品当中的深刻内涵。在《福谷传奇》和《红字》当中,霍桑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强烈的批判,同时也寄托了他的女性主义的认知。文章从女性的角度研究霍桑的女权观入手,分析了《红字》当中海丝特·白兰的设定和刻画描写,最后分析了《红字》当中的女权抗争,希望能对从女性角度探究霍桑作品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正如纳撒尼尔·霍桑的大部分小说一样 ,《好男儿布朗》这部小说自始至终充满了晦暗、神秘的意象。本文对这种神秘、晦暗的意象进行了双重解读:一方面 ,这体现了霍桑深受清教思想和超验主义哲学影响的矛盾思想 ;另一方面 ,这也反映了霍桑的创作倾向与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5.
《欢乐山的五月柱》是霍桑早期的一篇重要的短篇小说,它是一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素材写成的寓言短篇小说。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突出强调了历史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据此本文将从霍桑的清教思想对该文创作的影响,以及小说中的意识对立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霍桑的历史观这两个方面小说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20年代以后,哥特小说在美国迅速繁荣、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国社会和文化中强大的清教主义传统。作家霍桑深受清教主义影响,创作明显继承了哥特传统。在他的笔下,哥特传统被注入到了心理深度。心理描写历来是霍桑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霍桑的作品“主要不是表现社会的风俗习惯,而是刻画人们的思想冲突和心理活动”^[1]。在其代表作《红字》中,霍桑大量采用了哥特手法,并将心理分析与哥特艺术完美结合起来,深入探讨了“善与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霍桑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发展时期的一位重要代表作家,《胎记》是其短篇佳作之一.小说描述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因无法容忍妻子脸上的一块胎记带来的不完美,试图用实验消除胎记却最终断送了妻子性命的故事.霍桑的作品常因含义丰富隐晦而引发评论界的争论,胎记的多重象征意义也给历代读者留下了巨大的诠释空间.小说中胎记的意象统领贯穿全文,胎记是霍桑矛盾的宗教观与辩证的科学观具象化的载体.看似简单的情节围绕胎记层层深入:不可消除的手形胎记象征着霍桑对清教原罪观的认同;女主人公因胎记而死的悲剧隐含了霍桑对清教局限性的批判;同时,科学家消除胎记的实验传达了霍桑超越时代的、发人深省的科学观.  相似文献   

18.
而本文通过对比霍桑作品中两种颜色——极端之色与中庸之色的象征寓意来解读其人生观和道德观。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霍桑是一位精通中庸之法的道德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罗杰·奇灵沃思心灵的发展阐述了霍桑所表达的宗教意识,认为霍桑对"善"与"恶"的评价视角是含混的,充满了矛盾的他既将"恶"的起因归咎于清教对人性的扼杀又戴着清教主义的有色眼镜,对旧的道德观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认同.霍桑宗教意识的矛盾性与其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视小说为图画是美国19世纪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小说中的突出艺术特色.本文主要探讨霍桑小说中绘画艺术的几种表现形态,包括瞬间定格的构图艺术、色彩光影的象喻功能,以及使人如见的绘画效果.本文认为这一创作倾向是与霍桑的绘画才能和他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互为关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