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电影、录像剪辑影视资料等因能给学生以极其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受到了许多历史教师的重视.我在多年历史教学中,也经常使用影视资料,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教学感想,下面将之陈述如下,请各位斧正.  相似文献   

2.
祁茂俊 《文教资料》2011,(32):133-134
一、教学背景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迹遗址,等等,为历史教学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有趣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改变过去的被动学习、接受学习、个体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可谓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各学科教师也都能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采用了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力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教学表面看起来枯燥无味,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的热爱,更加了解历史。学习达到一定的效果,就必须注意培养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学习。"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毫不夸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  相似文献   

6.
张枚 《中小学电教》2008,(5):126-126
<正>中国古代学者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与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观点如出一辙。当今,为培养符合21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必须实施教学改革。教学改革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历史科教学而言,关键是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7.
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而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则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必须使学生喜欢历史、学好历史,为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能促使人们进行认知,也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  相似文献   

8.
李红英 《教师》2010,(3):92-92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成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老师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完成历史学习呢?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9.
吴思文 《成才之路》2012,(29):39-39
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一个人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细致地学习。历史学科伴随着初中生度过三年初中生活,因而,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显得十分重要。下面谈谈我在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对于兴趣的重要性,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树立新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兴趣可以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历史教学易陷入教条化、枯燥化的境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从以下几点做了一些尝试,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2.
王素芳 《文教资料》2008,(9):141-14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科在初中属于“边缘学科”,不受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但历史学科又是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内涵丰富,对于丰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所以,历史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一直是一线历史教师孜孜不倦谈论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创新思维能力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三个方面略谈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渴望获得或了解历史知识,从而对历史学习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历史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者积极学习历史的催化剂,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显而易见,对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一、趣味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之一,激发学习兴趣是进行卓有成效学习的前提,对以感性认知为主的高中生来说更是这样。教师可通过搜集各种详尽的历史资料,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展示直观的历史图片,播放有声有色的视频,编演历史剧等,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千姿百媚"、"博大精深",从而愿意学习历史。二、鲜活性: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实以及人们  相似文献   

16.
朱广如 《快乐阅读》2011,(23):80-81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杨帮进 《小学生》2013,(3):68-68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叶宝林 《考试周刊》2009,(11):173-173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历史教学易陷入教条化、枯燥化的境地。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目的、意义认识不清,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有学习的热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他们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