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与"吃"有关的隐喻,当然,英语中也存在许多与"吃"有关的隐喻。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知识对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进行对比。虽然,曾有人研究过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但却很少有人分析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的主要区别及其成因。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语中与"吃"有关的隐喻类比及其成因分析,促进英汉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刘亚兰 《初中生》2006,(9):86-87
汉语的“吃饭”、“吃药”、“吃香”、“吃惊”、“吃力”等,都含有“吃”字,但在英语中,却不能见什么“吃”什么,不能都用一个eat来表示。要真正理解“吃”字的含义.应选用恰当的词语和正确的句式——  相似文献   

3.
汉语的"吃饭"、"吃药"、"吃香"、"吃惊"、"吃力"等词语中都含有"吃"字,但在英语中,它不能都用一个eat来表示,要真正理解"吃"字的含义,须选用恰当的词语和正确的句式,才能表达出汉语"吃"字的真正含义。下列各句中都含有"吃"这个字,用英语完成这些句子,你觉得"吃力"吗?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是"心寓于身"(embodiment)的认知观,因此认知语言学是以人类的身体经验为出发点来研究范畴、概念、心智、认知和语言。"眼睛"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词语,在其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隐喻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共享"眼睛"的大部分隐喻投射,分别被映射到具体事物、抽象概念和心理状态三个领域;从体验哲学的视角可以阐释英语和汉语中"眼睛"概念隐喻存在共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刘珊珊 《文教资料》2012,(19):39-40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人类认知与理解世界的方式和工具。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其本质就是根据一种事物或经验来说明或解释另一种事物或经验。本文对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按照实体隐喻、空间隐喻,与人体其他器官的组合隐喻及与社会文化生活相关的隐喻等进行分类,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各类隐喻成因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汉语中关于心得隐喻的认知内涵。  相似文献   

6.
《湘南学院学报》2021,(4):75-79
对味觉词"酸"在汉英语言中不同隐喻映射进行整合、比较后发现,其在汉语中的隐喻映射较英语更为广泛:在汉语中可以映射至生理域、心理域、性格域、生活域和性质域,而在英语中则只映射至心理域、性格域和性质域;汉语中味觉词"酸"的隐喻义义项较英语而言也更多。汉文化为高语境文化,英语文化为低语境文化,主要原因或是汉语中味觉词"酸"的隐喻内涵较英语而言更为多层、丰富。  相似文献   

7.
在认知语言学界,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理解、表达的,因此,空间隐喻对于人类抽象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近20多年来,空间隐喻的研究逐渐成为认知语言学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有关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远、近"的空间隐喻研究还很少有人涉足。基于此,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远、近"的空间隐喻异同,为人们更好地理解空间隐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目前与"吃"有关的表达在言语交际中十分常见,"吃食堂、吃请、靠山吃山、吃官司"是汉语表达中比较独特的一类句法现象。这一类句法结构具有很强的术语性,整个动宾结构的意义整体性强,往往不能按照字的表面的简单组合来理解。不少学者从认知、语义、语用等角度做了阐释。本文将对"吃+N"类短语的句法结构的生成、句法的形式特征及其句法功能进行分析。通过对英语"eat"与汉语"吃+N"动宾结构的对比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动宾结构的不一致性,在句法特征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如果以古汉语为起源依据,以《水浒传》《金瓶梅词话》和《红楼梦》为语料来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考察早期白话中“吃”的隐喻用法,可以将“吃”的用法整合于一个统一的认知框架中。受事“吃”是一个被动标记词,但“吃”的被动含义起源于受事“吃”这一行为可能伴随某些负面结果。这一用法不利于交际,因此“吃”这一隐喻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这个过程和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吃饭”、“吃药”、“吃香”、“吃惊”、“吃力”等词语中都含有“吃”字。这个“吃”字在英语中,不能一概简单地都用eat来表示。“吃”,怎么“吃”,“吃”什么,都需要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下列各句中都含有“吃”这个字,若用英语完成这些句子,你觉得“吃力”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