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从原本意义上来看,应该是客观世界与内心精神世界产生碰撞后的一种心智反映,是沉淀(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与反刍(思辨感悟)的结果呈现,是自主地、自由地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它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属于物质层次的语言字本身,还应该有属于精神层次的心灵折射。它不是一种只有简单技术含量的纯粹技术行为,而应该是精神层面下的极具个性化的语言行为。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是在应试教育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的今天,作已经被充分功利化了,再加上处于多元而又浮躁的化时代,在有限的阅读时间里,还受着快餐化和游戏化(如韩剧)的夹击与挤兑,写作已经变成非自主化、模式化、空壳化的字行为,因此学生作的精神缺失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同时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作文从原本意义上来看,它应该是客观世界与内心精神世界产生碰撞后的一种心智反映,是沉淀(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与反刍(思辨感悟)的结果呈现,是自主地、自由地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11)
★课题简介★作文从原本意义上来看,它应该是客观世界与内心精神世界产生碰撞后的一种心智反映,是沉淀(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与反刍(思辨感悟)的结果呈现,是自主的、自由地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但是在应试教育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的今天,由  相似文献   

4.
育残成才 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把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定位在坚持以人为本、凸显人的价值上,那么教育就应该与人的成长、成功、成才联系起来,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联系起来.在现代社会,教育不只是为了让人获得生存的技能,它同时应该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浪漫精神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超越感性世界的束缚,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体现的一种意向,它是文艺的灵魂,是人类主体性(能动性)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而现实精神是指人类运用实践的手段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从而获得相对自由的精神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最实在的确征.现实精神无法解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存在与思维、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人本与文明的普遍分裂的问题.两难抉择的苦恼、领悟神秘的感觉,只有精神才能解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漂泊的自我虽在无遮拦的空间游荡,却像孤魂野鬼似的失却了忆念中的家乡,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人们呼唤柔情是因为世界变得冰凉,人们留恋诗意是因牧歌不再在田园响起.无论现实精神如何光大发扬,浪漫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飘荡.  相似文献   

6.
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行为的社会化角色道德,它与行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包括责业守则精神、精业求实精神、创业拼搏精神、敬业爱岗精神、乐业奉献精神。这五个道德层次和道德境界形成相互联系的阶梯,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浪漫精神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超越感性世界的束缚,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体现的一种意向,它是文艺的灵魂,是人类主体性(能动性)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而现实精神是指人类运用实践的手段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从而获得相对自由的精神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最实在的确征。现实精神无法解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存在与思维、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人本与文明的普遍分裂的问题。两难抉择的苦恼、领悟神秘的感觉,只有精神才能解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漂泊的自我虽在无遮拦的空间游荡,却像孤魂野鬼似的失却了忆念中的家乡,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人们呼唤柔情是因为世界变得冰凉,人们留恋诗意是因牧歌不再在田园响起。无论现实精神如何光大发扬,浪漫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飘荡。  相似文献   

8.
浅议理想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种群体规范、一种群体选择.它要规范和影响人们的行为,还要激励人们的行为,要使自己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更具有竞争力.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进步,以此为标准,理想的民族精神应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以下几方面作用:能够为它的人民提供一种负责的人生哲学,能够为它的人民提供一种庄严的人生态度,能够为它的人民提供一种神圣的人生理想,能够为它的人民提供一种追求科学的动机,能够为它的人民提供一种独立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共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企业制度与企业化:创生秩序与自生秩序。自生秩序是一种自发的秩序。化是一个自生秩序,要改变它的秩序,我们应该懂得利用其自身的力量,让它自己去改变自己。从企业化的角度来考察,虽然企业化只是一种亚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也并非都是人有意识地安排设计的。如图所示,企业化包括精神化、制度化、行为化与物质化四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刘其中 《快乐阅读》2011,(24):76-77
阅读是一项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个体精神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它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了解世界、思考人生的过程,同时也是积累语言、发展思维的过程,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手段(如色彩、线条、节奏、旋律)能够像语言这样直接、精确、严密地反映人类思维的过程和成果。阅读量的扩大,意味着积累的增加。拥有丰厚的积累才可能对人生和世界有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共同危险行为法律责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新艺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2):28-30,33
共同危险行为属于广义的共同侵权行为,它的构成要件有实施主体的复数性、行为的危险性、损害结果与行为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无法找到真正的加害人.它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另一种形式——共同加害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也有较为明显的不同.各共同危险行为人对于损害结果应该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能够证明自己的行为没有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行为人可以不承担责任,已经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人可以向其他行为人请求偿付其应该承担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价值理念,自由的基本内涵是"不受强制的状态",并且有三种理论面相:自由权利、自由意志和自由精神。"自由权利"与"自由意志"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主题,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理论扞格;中国哲学的"道"却可以通过庄子的"自由精神",以"自由意志"为中介来为"自由权利"奠基,从而建构一种自洽的自由理论。反过来,一个以"自由意志"为中介而实现在"自由权利"中的"自由精神"就不再是"本来"的庄子哲学,它属于21世纪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3.
同源宾语结构作为英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从基本层次范畴角度分析同源宾语结构,结果显示:形成同源宾语结构的动词所描述的行为是属于基本层次范畴的行为动作,动词与其同源宾语所表达的事件构成基本层次范畴的事件。解析同源宾语结构中动词的认知特点及其与名词短语的认知关系,可以为更好地解读同源宾语结构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不同于其他管理,其独特性就在于:被管理对象是一群具有一定知识层次与独立思想的教师和个性各异、天真活泼的学生群体;管理的终极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改变、规范人的观念和行为,建立人的价值观、影响人的行动方向。我认为,既然学校管理属于人的行为的管理,就应该以人的心理研究为基础,充分重视心理作用的力量,始终将教师的心理活动过程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精神的宠儿,她与功利无缘!"就精神一词而言,语文课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精神世界中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传授学生知识,开启学生智慧,训育学生身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性格、特长,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上自由健康地成长,应该是教师崇高师德的最佳体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从引导学生的情感入手,以积极的情感为动力,让他们自由地徜徉在充满情感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16.
法国的“精神哲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的"精神哲学"运动是哲学的唯心主义运动,它具有普遍的性质.这个运动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二战前后约二十年间.从一战结束起,法国各派哲学唯心主义环绕自然与自由、认识与行为等矛盾展开斗争."精神哲学"运动亦以解决这些矛盾自任.运动的倡导者拉维尔试图解决自然与自由这对矛盾;另一倡导者勒·赛纳则研究"行动哲学",试图解决认识与行为这对矛盾."精神哲学"运动在某个意义之下又是一种新的"苦难哲学"运动.但是它不可能对人类思辨的理论与实践的巨大问题提出鲜明的学说.它所自称企求的真理和价值,只有依循站在唯物主义观点上的科学的道路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7.
追寻学校德育活动的游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德育活动实效性低下的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学校德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德育活动是教师的意愿与设计;德育活动的内容来自成人视阈,是空洞的、抽离的;德育活动的形式是制度化的;德育活动的发展与享乐的追求没有统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德育活动中注入游戏精神.即一种自成目的的精神,一种积极开放的精神,一种自由想象和大胆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一种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一种不断创生的精神.而其中,最核心的精神是自由的精神.就实践而言,德育活动应成为学生自主与自愿的活动;德育活动的内容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德育活动的形式应具有生成性与开放性;德育活动的发展与享乐的追求应统一.归根结底,改进德育活动在于以自由之精神培养自由之个体.  相似文献   

18.
浪漫精神是人类运用艺术方式超越感性世界的束缚,寻求精神上的解放和自由而体现的一种意向,它是艺的灵魂,是人类主体性(能动性)最生动的一种体现,而现实精神是指人类运和实践的手段超越感性世界的限制,以达到某种功利目的,从而获得相对自由的精神意向,它是人的主体性最实在的确征,现实精神无法解决经验与超验,有限与无限,存在与思维,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自由与必然,人本与明的普遍分裂的问题,两难抉择的苦恼,领悟神秘的感觉,只有精神才能决,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无数漂泊的自我虽在无遮拦的空间游荡, 却像孤魂野鬼似的失却了忆念中的家乡,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家园,人们呼唤柔性是因为世界变得冰凉,人们留恋诗意是因牧歌不再田园响起,无论现实精神如何光大发扬,浪漫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飘荡。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校园文化从属于社会文化范畴,按照文化结构的层次理论,学校的校园文化应包括校园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校德育活动实效性低下的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德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德育活动是教师的意愿与设计;德育活动的内容来自成人视阂,是空洞的、抽离的;德育活动的形式是制度化的;德育活动的发展与享乐的追求没有统一起来。提高德育活动的实效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德育活动中注入游戏精神,即一种自成目的的精神,一种积极开放的精神,一种自由想像和大胆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一种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一种不断创生的精神。而其中。最核心的精神是自由的精神。就实践而言,德育活动应成为学生自主与自愿的活动;德育活动的内容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德育活动的形式应该具有生成性与开放性;德育活动的发展与享乐的追求应统一。归根结底,改进德育活动在于以自由之精神培养自由之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