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马力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主共和国,它比卢森堡更富有,比瑞士更安宁,比英国更绅士,比美国更自信,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自由。这粒古罗马遗落到现代世界的“共和国”种子,不声不响地开着自由之花,结着民主之果……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选民公投决定脱欧后,出现了两种相互有关,但针对点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是针对民主本身的,有人认为,公投出现了不利于国家利益的结果,凸显了民主政治之不足或缺陷。因此,防止民主不足和缺陷的办法是取而代之的精英政治。更有人甚至以民主有缺陷为借口,暗示不民主的精英政治比民主政治来得优秀和有效。第二种看法是针对"民粹主义"的。它认为,公投是一种民粹政治,民粹政治的危险在于放任普通民众对他们不懂的事情做他们没有能力的决定。对于英国是否脱欧的重大问题,交由选民  相似文献   

3.
2002年5月建国的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包括帝汶岛东部和西北部海岸的欧库西地区以及附近的阿陶罗岛。面积14874平方公里,人口近80万。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有着独特、丰富的化资源和化传统。  相似文献   

4.
我的民主观     
因为我不愿当奴隶,因而也不愿为人主,这就是我的民主观。无论有多少种其它不同的解释,只要与此不同,即不能谓之民主。“自由”的定义的难题……世界从未对“自由”一词作出很好的定义,而现在,美国人民恰恰十分需要这样一个定义。我们都在为“自由”而大喊大叫,然而在使用该同一词时,其含义却又各不相同。一些人认为“自由”的含义是每个人对自己和自己的劳动成果均可随心所欲;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由”是他们可以对其他人及他人的劳动成果随心所欲。这里就  相似文献   

5.
辛亥之夢     
辛亥革命时期,人们期待着一个新中国的出现,做过许多梦。概括言之,大致有三:一日振兴中华之梦;二日民主共和之梦;三日民生均富之梦。还在1894年,孙中山在异国他乡的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兴中者,振兴中华也。那时,中国遭受列强侵凌,国势疲弱,面临"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险,孙  相似文献   

6.
庄子的《逍遥游》中,具足"悲"、"智"、"修"三种情怀。所谓"悲",是指庄子在其所生活的战国中期,广大阶层的知识分子悲惨的生活命运,使得庄子拥有着深刻的"悲悯"情怀;所谓"智",是指庄子巧妙的利用"小大之辩",来顺理成章的引导世俗之人发现功名利禄背后的卑微和不值;所谓"修",是指庄子主张在现实生活中应该从强压多灾的政治场域中脱身而出,根除对于"功""名"的执取之心,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无穷、无限的境界,实现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大的教授治校制度是教授集体管理学校行政与学术事务,大学的管理权、决定权主要在教授。这一制度产生的基础是学术自由的基本价值观。在以教授为重,以学术独立、自由为本位的理念指导下,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模式促成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自由的校园民主文化的形成。西南联大教授治校的模式与校园民主文化的形成,是西南联大成就卓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因学分南北而常被视为"经学分立"时代,然在学术思想层面上,"折中"似比"分立"更能揭橥、统括南北朝经学之特质。"折中"不排斥"分立",而是含摄"分立"并以"分立"为前提。揆诸南北朝经学的历史,不仅有南学、北学之"分立",更有儒、玄、佛之"分立";而尤为重要的是"分立"之上又有融通——既有南学、北学的交流互通,亦有儒、玄、佛的兼综并融,因之形成了南北朝经学"博极群言"又"自有所见"的"折中"特征。  相似文献   

9.
1949年11月,國民黨體制内的改革派雷震等人,在胡適支持下,於臺北創辦政論性雜誌《自由中國》半月刊,以"憲政民主"爲追求目標。初期,得到國民黨當局的鼓勵和支持,但創刊後,多篇文章觸犯臺灣國民黨當局,雷震并企圖組織"反對黨"。1957年,臺灣當局通過《出版法修正案》,規定行政機關可以不經司法機關判决,徑行取締出版品。1960年,蔣介石7次召見警總司令黄杰,决定不以"言論偏激",而以"保證匪諜入境"爲理由逮捕雷震。10月,臺灣當局通過"軍事法庭",判處雷震徒刑十年。胡通認爲,《自由中國》一直是"臺灣新聞自由的象徵",當局此舉必將"蒙摧殘言論之惡名"。他在面見蔣介石時批評此案"發生了狠不好的影饗",對外則稱:"大失望,大失望。"1970年,雷震刑滿出獄。1979年去世,葬於自建的自由墓園。  相似文献   

10.
胡其柱 《寻根》2008,(4):106-113
在人的社会里,有主流与边缘之分;在词的世界里,亦有核心与辅助之别。有些词汇星光闪耀,牢牢占据着词语世界的中心;有些词汇则默默无闻,只能充当核心概念的点缀。但是,词语有时候就像人生一样,不会祖祖辈辈役于人下,也不会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前现代社会一些不引人注意的旧词,到了现代则有可能成为万众瞩目的新锐。“自由”一词便是再明显不过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辛亥之梦     
杨天石 《中国文化》2011,(2):F0002-F0002
辛亥革命时期,人们期待着一个新中国的出现,做过许多梦。概括言之,大致有三:一曰振鞠中华之梦;二曰民主共和之梦;三曰民生均富之梦。  相似文献   

12.
谷卿 《中国文化》2021,(1):239-247
文學創作日益自覺,文學批評對比興的關注亦漸增多,前人不斷强調,對"物"產生充分的想象,才能真正體現"情",而運用和强調比興的傳統與對物的體認和思考,是共同存在於詩學審美的一貫歷程中的.隨着詞文體的興起,咏物詞很自然地漸漸成爲一類题材,北宋文人對物的關注更接近一種開放式的發掘、搜求、探索,南宋文人的體物之情則帶有剖析理質...  相似文献   

13.
向鸟致意     
我一直对鸟怀有一种对不起的感觉. 它们在天空渐渐稀疏的飞翔使我的视野一片茫然,早先那种充满灵动的蓝天只剩下寂静.我肯定还要看到什么,在我把视野投向长空之前.但我的视野却一次比一次寂静,这种不断加深的寂静使我的视野一次比一次失望.我感觉不到没有鸟的视野是什么样的视野,没有鸟的天空还是不是天空.眼睛将失去一种最美丽的陶冶,视觉将失去一次最彻底的领悟,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鸟在天空自由飞翔更美更直截!  相似文献   

14.
正从公园的镂空大铁门进入,宽阔笔直犹如通衢大道的公园赫然呈现眼前,公园占地50公顷,偌大的空旷世界被周围树木和草坪包围,蓝天白云下顺着大道朝纵深望去,一条中轴线连接着整个公园,巨大的"生命之柱"巍然耸立在公园的中央,它的前面是"生命之桥"和"生命之泉",它的后面是突出于地面的大型花岗岩雕塑群。从入门的"生命之桥"到"生命之泉"再到"生命之柱"、"生命之轮",整个人生生命的过程在这里完美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的生命比之他置身其间的客观世界总是显得十分短促和渺小的,譬如东坡先生所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故而古往今来每每会听到人们发出境在人散、物是人非的慨叹。  相似文献   

16.
陈友芳 《东方文化》2000,(3):122-124
自从改革取向明确为市场经济之后,人学们便开始为市场经济编织了一层又一层神圣的光环,将自己身上无法摆脱的乌托邦情结倾注其中。在他们充满热情的想象中,生活在市场经济之中的人们将具有一种完全新型的美德,他们还将具有吴敬琏、陈彩虹先生曾苦苦追寻的大智慧,同时使这个世界将充满民主、自由、富庶、繁荣。正是这种被反复美化了的市场经济图景不断地激励着处于转型期的人们去向往、憧憬它。  相似文献   

17.
正说到北欧,你会想到什么?峡湾、极光、冰川;维京人、圣诞老人、宜家家具;高税赋高福利、贫富差距小、人人平等??近年来,一股"北欧热"席卷全球,各路媒体都热衷于宣传北欧社会的富裕、平等、民主,宣称北欧是世界上最接近完美的地方,这里的人们拥有着最为强烈的幸福感。然而,一位爱较真的英国人却对此产  相似文献   

18.
儒学在思考     
儒学在作现代思考,儒家学者在跨文明比较中也在作世界性的思考.当代社会,人类前途充满危机,仅有西方文明的智慧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和总结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深入阐发儒学的精义.在现代文明通则中,除民主、自由、科学、人权、法治、公平等价值理念外,还必须加上东方儒学所申明的忠恕、诚信、礼义、和而不同、天下一家、天人一体等价值理念,这样才能使现代文明通则获得完整性.从而摈弃"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贵斗"的冷战哲学,推动文明的对话,实现不同民族、国家、文明的和平相处,使世界走向祥和与繁荣.  相似文献   

19.
赵泽 《大理文化》2007,(2):18-23
曾经孕育了中国红色革命成功的农村,曾经支援了现在仍支援着广大城市的农村,农业的现状,农民的现状,时刻牵动着共和国敏感的神经.于是,2003-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三年的1号文件,所关注的都是"三农"问题;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1号文件,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  相似文献   

20.
从意大利东部滨海城市(Rimini)西行十几公里,很快可以看到一座铁制牌坊,写着:“欢迎你到这自由国土──圣马力诺”。不能不令人惊疑,2万2千人口的小国,却有着1干6百多年的独立史;6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欧洲最古老的共和国;仅靠一座山头,三座古堡,却是一个年人均收入达2万2千美元的富裕国度。在意大利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包围中,依然保持着1千6百年前的古老传统……。人们不禁要问,圣马力诺靠的是什么?其实,答案十分简单。圣马力诺人靠的是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靠的是追求民族独立与自由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靠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