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生活中出现了美,并相应地产生了人对美的主观反映,即美感。美感是以个人的爱好和趣味为出发点的,由于个人的阶级出身、文化教养、性格、职业和遭遇等的不同,形成个人爱好和趣味上的千差万别,即美感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音乐教学的主体效应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它是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既是以美感为基础的更为复杂的美的认识活动,又是对艺术、自然景物、精神文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时情感体验和情感表现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说,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通过学生在长期的、多次的审美活动来进行,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愉悦性,可寓教于乐,使人赏心悦目,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使学生的审美趣味从低级引向高级。从这个意义来说,审美教育是一种趣味教育。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民族素  相似文献   

3.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科学。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类是按照美学的规律去改造世界的。审美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个人的直觉能力、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人们辨识并寻求真、善、美的事物,在情感上使人自觉地热爱并珍视美好的事物;  相似文献   

4.
所谓“美”就是“美感”,是同审美活动相联系的一种情感,它是所客观事物的美的体验,是人们审美观点的具体表现,而美感能力即审美能力,它是指审美心理籍以活动一种能力,由于审美并不单指静观美,从广义讲也包括创造美,因此,审美创造办亦可包括在审美能力中。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一般人都认为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是美术教师的事,这导致了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了文学作品中美感因素,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美的想象力。随着教学现代化的启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全新的面貌、非凡的气势走进了课堂。这种手段化不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优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感因素,展现文学作品的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建筑美等,让学生充分感受闻一多先生在《先拉飞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实用与美感”两大分野的修辞假说为前提,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对美感修辞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描写。本文认为:(1)美感修辞可分为美感目标和美感策略两个互为因果的方面;(2)美感修辞可分为意感美、音感美、形感美和趣味美等几种美感形式;(3)每种美感形式又都包括自然美和艺术美两个部分。本文对意感美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抽象与形象、直率与委婉、明快与含蓄、清晰与模糊等几对修辞范畴。  相似文献   

7.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0,(13):53-54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美育,通常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一般来说,它包括美感教育、美学知识普及和以美的规律贯彻其中的普通教育。美感教育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实践,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心理能力,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的审美知觉能力和创造力。美学知识普及主要是进行美学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方面的教育,为人的审美活动奠定理论基础,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美学修养。以美的规律贯穿其中的普通教育,即把美的规律贯彻到其他学科教育中,发挥出美育对智育、德育的促进作用。一人类绝大多数实践活动,无不渗透着美育的成份…  相似文献   

9.
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在人类出现之前是否有美存在?美决定于美感还是美感决定于美?这是美学史上一直在争论的问题.休谟认为审美趣味没有客观标准.克罗齐认为美即直觉,这就是说美决定于美感,美是主观的.这是美学上的主观论.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就是说美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精神.这种精神决定着美的存在,实在的东西不过是这种精神的影子或外化.这可以说是美学上的一种客观论.但是这种客观论却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它用神来解释世界的本  相似文献   

10.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学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1.
于洪 《农村教育》2006,(5):58-59
“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教育,古诗教学在其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诗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美育环境,充分挖掘、调动、利用其中美的因素,就可以将学生引领到美的殿堂,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开阔视野,增长心智,提高文化品味。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的之一。因此,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进行美学知识的渗透,就是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任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自觉地通过对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美、感知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造就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个性、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3.
在音乐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贯彻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是落实新课改的关键所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好的音乐作品能给人以美感,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注重美教,审美教育是当代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而语文教材编写者们也相时而动,将大量的古典诗歌编入教材。这些古典诗歌,绝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典范作品,浸润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情感美和艺术美。朱光潜说:“真正的文学教育不在读过多少书和知道一些文学上的理论和史事,而在培养出纯正的趣味。”这种纯正的趣味就是对于真正的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即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1 语文学科知识的特点适合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语文学科的选文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折射了作者的美感,是作者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审美评价的固态化,从内容、形式到风格都蕴涵着美质,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6.
休姆认为,优美不在外物中而在人心中,它根源于人类心智的特定构造,心智特定构造与客体表象形式之间的同形共构或同情共感关系是审美愉快的真正源泉:这些是休姆在美感根源问题上的基本观念。造成审美感受和趣味的差异性的原因在于内在器官缺陷、想象力欠灵敏、偏见、个人的特定性情和气质、时代或国家的特定风尚和舆论,但是审美感受和趣味的共同性即美感的标准依然存在,它源自人类心智的本源结构,为各个时代和民族的人所普遍认同:这些是休姆在美感的差异和标准问题上的主要观念。美感与实利密不可分,人们在审美时通过想象分享属于他人的客体之方便、实用、便利、合目的性等实利因素带来的愉快或满足,每一种审美形式中都蕴含着一定的实利目的:这是休姆在美感的实利性问题上的核心观念。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科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通过历史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生活趣味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审美教育对于造就新一代个性丰富、人格完美的新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语文教学提出了“愉悦原则”和“乐学思想”,这实际上是要加强语文教学的审美趣味性和美感效应,追求语文课最佳的教学艺术效果,从形趣、情趣、意趣在三种不同审美趣味形态探析其相应的美感效应。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作品的“内蕴力”催动学生在文学按受活动中由“入手其内”到“出乎其外”,取向“高致”,产生最佳的审美领悟效应。  相似文献   

19.
激发学生对语言字、章的学习兴趣,是增强学生审美感的前提,在语中恰当运用教学的形式美(教学环境美、教师教态美、教学手段方法美、教学语言板书美等)和内涵美(教材内容的美、教学心理氛围的美、师生关系和谐美等),可以使学生萌发创  相似文献   

20.
舞蹈是一种动态的人体形象流动于一定空间与时间的舞台艺术。它的美蕴藏在一系列的动作、韵律、表情、构图、音乐、舞美、服装的整体效果中。它是美中之美的人体动作艺术,从古至今始终令人心醉神怡。学生可以通过舞蹈优美的人体动作、造型、表情,激起美感,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趣味、审美水平和情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