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高速发展的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随之出现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其存在的原因涉及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促进就业的合力,更需要大学生积极调试思想和心理以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困难",在主观上表现为就业观念落后,就业心理不成熟;在客观上表现为个人能力限制、专业限制、家庭经济情况限制、身体条件限制等。开展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加强就业引导、搭建锻炼平台、加强心理辅导、加强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近年来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日益引起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然而,人们对就业困难的概念认知与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界定并不一致,从而影响了对这一群体就业帮扶的策略。在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就业帮扶中,人为的缩小范围,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人为地扩大问题对象,同样难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对策。因此,首先需要科学认识就业困难概念的内涵指向,厘清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的范围界定,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对策。  相似文献   

4.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已经开篇,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并有效发挥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非常关键。然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的重要人才资源,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困难群体的增加,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建设发展乃至社会稳定。这就要求大学生就业工作在新形式下,根据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困难类型1个人心态进入误区主要有不自信、依赖、盲从三种不良心态导致。一是自信不足导致的困难群体。包括过于自卑与自负两种。自卑即有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身就业条件评价过低,择业信心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就业。自负即有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身就业的条件评价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由此导致他们错失很多良机,最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二是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能否顺利就业,既关系民生利益也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备受国家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一般分为心理问题类、身体缺陷类、经济困难类、学业后进类和行为违纪类等,导致其难于顺利就业的原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校和学生自身的问题。根据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与特点,通过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教育与就业指导,强化其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组织专项培训与服务,拓展就业门路等,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政府重点关切的民生问题,本文从工科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工科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构成,并归纳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不良效应,以期社会各方更为关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据查阅文献并参考已有大学生就业困难研究的问卷,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理论结构,编制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被试为吉林市高校344名大学生,研究方法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维度可以分为追求完美、能力、目标不明确、焦虑和恐惧四个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作为大学生就业困难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9.
彭军 《文教资料》2008,(5):187-188
本文在初步论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的概念、内容和建立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社会支持系统应由社会支持、个人支持和自我支持构成.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将有利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帮助其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并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发展,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大于求,那些自身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或就业机遇欠佳的毕业生在追求效率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了就业困难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根据成因大体可以分为由家庭困难因素主导、学业困难因素主导、能力/素质因素主导、身体/心理素质因素主导、专业/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主导这几类。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与帮助应从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对不同类型就业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完善就业困难大学生援助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高等教育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转变教育观念是重中之重。因此,21世纪的高等教育要有一个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开放观,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初级学生作文写作中常出现的思路不清晰、结构松散等问题,提出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来解决,并积极探索它在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思维方面的策略以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SCL90量表,对一年级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好于女生,男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上呈现显著差异。指出生理差异、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造成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主要原因,建议高校对大学生加强引导和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民俗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文化学视点和方法研究现代文学,是“九五”以来的一大学术思潮。文章从民俗学文化视野切入,对中国现代小说进行全景批评,以求对现代小说创作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现象作出深度阐释。内容包括:现代小说创作的民俗学语境;现代小说家创作中的民俗文化心态;民俗文化小说与文学的民族性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静静的顿河》作为一部优美的学作品,它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形成离不开比喻修辞的广泛运用。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法,受到创作主体的审关心理、地域化心理、通感思维等几方面的制约。通过对作品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修辞心理的研究,可以为作家存在争议的本之间寻找风格一致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晚唐诗人薛能的诗歌因非议前贤而备受指责,但薛能的生活、思想和心态却可以说是晚唐的一个缩影.文章以薛能的诗歌和前人对薛能的评价为样本,由此窥视晚唐一代文人的思想心态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从少数民族神话看生命伦理观念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最早的生命伦理观念是在神话中孕育的,它是人类对生命现象所作的哲学思考,不同于人们用逻辑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它建构了人类的信仰世界,不合理中反映出的却是人类对生存的合理需要。没有神话奠定的这个生命伦理的基础,就不会有人类对生命本身更富于理性和道德的思考。少数民族神话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难得的活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就业形势及学生就业心态,提出大学生就业平民化的观点,确立大学生树立信心,更新观念。合理定位的思想。鼓励大学生调整心态,早日就业。  相似文献   

19.
程翠平 《高教论坛》2009,(10):55-57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应当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从他们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入手,科学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当代大学生中不少学生在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表现出"逆反、排斥、乏味、无用"的心理,其原因是多种因素所致.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来看.怎样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必须从学生入手,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复杂过程,只有了解了才能做到针对性的教育.本文试从学生心理特点的角度阐述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法,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台湾当局推行的“去中国化”政策,妄图从思想、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清除中国对台湾的影响,割断“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历史渊源,以营造“台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环境,为民进党实现“渐进式台独”创造条件。这种“去中国化”政策,继承李登辉“两国伦”的衣钵,与日本殖民者当年在台湾推行的“皇民化运动”和“同化”政策如出一辙,也是继承了李登辉“两国论”的衣钵,是不得人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