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改革要树立现代高校课程体系的理念;加强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综合性;注重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创新性、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色。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的实用性应能够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及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医学常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2.
高师公共体育课必须注重技术教学 ,而技术教学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为目的。教师不应只注重技术教学的结果 ,更应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方法、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步骤及组织方法的学习 ,使高师的学生既能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 ,又能掌握如何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的方法。这是适合于高师体育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依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解、中学体育健康基本理念和高师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提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应转变观念、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健康的心理,以适应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并归纳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现状,对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思路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将休闲运动、竞技运动、健身运动和拓展运动合理地设置在不同阶段的体育学习活动中,阐明了所构建的公共体育新课程内容体系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后现代知识型的视角,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目标应为培养学生成为自我完善的人。课程内容应回归生活世界,加强心理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课堂教学应从事先预设走向意义生成,从认知活动走向交往活动。教学评价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应用,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对我国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走向提出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拓宽体育教学内容,注重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培养;注重理论课教学,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体育教学形式、方法应趋于多样化;改造竞技体育项目,创新高校体育形态;重构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等观点。在体育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要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向决策者转变;由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引导者转变;由增强学生体质的训练者向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促进转变。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使培养中学数学教师的高师数学教育中重要的、有特色的课程——中学数学教学论面临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为此中学数学教学论应进行如下改革:更新教材内容;形成创新型课程,培养创新性人才;学教结合,注重实践;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宋德如 《教书育人》2001,(10):38-40
高师体育专业的公共课程不仅是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最有效形式。它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素养,使其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在高师体育专业的课程开设中约占教学计划总时数的40%左右。公共课程能否正常开设并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既影响体育学科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关系到高师体育教学能否突出师范教育特点,关系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关系到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  相似文献   

9.
高巍  刘祥 《教学与管理》2021,(12):73-76
发展积极向上的品格,增强青少年体质,学习体育技能是我国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关键,也是我国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最终目的.美国在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其课程从课标的高度推动体系建设,注重每个学年段的标准由易到难,由增强体质、学习运动技能向培养健康的社会价值观过渡,以此保障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值此我国加强体育课程改革之际,深化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建设应进一步加强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建设,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健全小学体育教育社会联动机制,形成小学体育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高师公共体育课开设的现状,探讨高师公共体育教育目标,提出加强高师公共体育课教学应从教材改革着手,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重视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各种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偏远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要达到《课程方案》的要求,实现课程目标,就必须建构规范化、制度化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并保障其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新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健康第一”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中小学体育教学和健康教学的现状、新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目标与内容以及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变革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在改革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学科教学论”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不同师范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该课程必须重新确立其课程理念,重建课程内容体系,在发挥高校教师引领和指导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同时,将课程根植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实现师范院校与中小学课程间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4.
Building on recent discussions regarding how current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promote cognitive outcomes over physical outcomes, the authors explore how a new era in high-stakes testing is also contributing to an emphasis on the cognitive, over the physical. While high-stakes testing has been linked to reducing the amou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s offer,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newest phase of high-stakes testing: the use of student achievement test data to evaluate teachers. To explore how this new high-stakes testing may influenc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goals, the authors examine new teacher evaluation policies in New York State. The authors then propose an alternative rational for physical education. By promoting the physical—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structured physical movement through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ing—physical education can play a unique and key role in creating the conditions for both student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d public health.  相似文献   

15.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高等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田径专修课程教学实施"与中学同步化"的改革构想,构建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新模式,探索师范类学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中小学课程综合化趋势日益凸显出来,教师素质成为现今关注的重点之一,而专门培养新教师的高等师范教育则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以某部属重点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4级)为例,参考和借鉴外国及本国其它院校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调整高师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课程和通识课程比重,合理调整实践时间、落实教材建设等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终身教育视野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人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理念为指导构建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世界成人教育的趋势。因此,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确立以终身学习理论为基本价值取向的课程观,坚持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明确终身教育视野下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课程内容,重视课程评价,从而构建科学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高职公共课程改革首先应关注中高职有机衔接。本文明确了中高职衔接的公共课程改革目标,分析了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公共课程改革面临的包括人才培养方案难以体现公共课程的有机衔接、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不统一和中高职院校沟通不畅等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明确中高职教育目标、加强中高职深度对话、沟通及联合办学、采用分班分层教学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新政策背景下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探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师范生免费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师数学教育课程的现状是:课程与培养目标不符、课程没有突出师范性、课程内容应用性不强、课程知识面过于狭窄、教育实习形式化严重、缺少和中小学的联系.高师数学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师范功能;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技能培训;增加实践机会,重视实践质量;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培养;加强师范院校和中小学的联系;构建高师数学教育课程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