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加大,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如何实现公平、公正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文章分析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归纳了几种伪贫困生类型并探讨了如何预防伪贫困生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李犇 《文教资料》2013,(23):118-119
贫困生的准确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影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因素,最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通过建立统一的认定标准;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认定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后续管理;实现贫困生资助观念与资助模式的转换等提高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准确性措施.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高校能够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从而保证有限的资助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3.
贫困生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贫困生在经济、心理、人际、学业等方面承受着不同的压力.辅导员作为贫困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肩负着教育、引导贫困生的重任,围绕“解决经济困难”、“帮助认识自我”、“打破交往障碍”、“解除职业迷茫”等途径,探寻有效开展贫困生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贫困生成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成为国家、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资助的一系列工作中,贫困生认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考察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实困境,提出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认定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认定是开展贫困生进行资助工作的第一步.寻求科学合理和低成本的贫困生认定方式可以使资助更具针对性,提高资助效率,促进资助公平.目前,国内贫困生认定方式大致可归纳为十种.贫困生认定的方式不少,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确定更有效的贫困生认定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虽然高校对于贫困生有比较完备的认定制度,但假贫困生现象依然层出不穷.本文对贫困生认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贫困生的认定标准、生源地贫困生认定责任、学生监督机制等角度,寻求解决贫困生认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独立学院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进行部分抽样调查。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贫困生多项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差异显著;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优于贫困生,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恐怖差异显著;贫困生中男生心理健康情况优于女生。教育措施:完善资助政策;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升,在一部分人们先富了起来之后,我们也应看到贫富差距亦越来越大.就高校而言,近年来的贫困生人数已成逐年增加的趋势,贫困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关注.贫困生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贫困生生活、学习现状,探索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目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提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贫困生诚信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是当今大学生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国家、学校和社会都非常重视贫困生的问题.由于诸多因素,贫困生诚信缺失问题日趋严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职高专贫困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寻求正确的应对策略,以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丽水学院的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方性高校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要差于非贫困生;2010级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2009级贫困生;男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贫困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贫困汉族学生。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面旗帜,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量表测量表明:(1)所调查贫困大学生样本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除认知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对照组;除两维度差异不显著外,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节制维度高于全国常模,人际维度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具体而言,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贫困大学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真诚、团队精神、爱与善良、希望信念,最差的五项品质为社交智慧、幽默风趣、创造力、领导能力、自制;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的品质有11项,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品质9项,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品质有6项.(3)在贫困大学生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年级、性别、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据此结果,本研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3.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自尊量表对某大学99名贫困生和96名非贫困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贫困生内隐自尊比非贫困生高,外显自尊比非贫困生低,且主要表现在大二和大四学生身上。(2)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分离的,并且在低内隐-高外显和高内隐-低外显组合分布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作为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工厂",对大学生的成长培养和健康教育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专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合格人才的培养。研究发现,通过体育锻炼能够促进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某高职院校825名不同认定等级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2%;高职学生贫困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其中"特别困难"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不存在城乡的显著差异,而女性、经管类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其他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学生的自身原因,又有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高校要坚持预防与辅导相结合、经济扶困与心理扶困相结合、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个人心理素质养成相结合,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SCL-90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得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惧因子方面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他们在总体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水平较高、消极情感较低;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起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化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对策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从而进一步阐明贫困大学生的。理健康教育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贫困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她们进行家庭经济状况与消费现状、学习现状、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恋爱观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强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其心理健康档案,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贫困观,重视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贫困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单亲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受社会、家庭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成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本文采用《不安诊断测验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安徽省不同区域5所大学1000名大学生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单亲贫困大学生在缺乏自我控制力、妄想与疑心倾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不良等五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比较显著,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据此,本研究提出了构建以学校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立单亲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利用现代网络实施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引导单亲贫困大学生踊跃参加社会交往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