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人肉搜索”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网络现象。但是由于未能区分事实层面的“人肉搜索”与规范意义上的“人肉搜索”,导致当前人们对“人肉搜索”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作为法律规制对象的应当是“人肉搜索”中的具体行为特别是搜索后行为而不是“人肉搜索”本身,将“人肉搜索”在立法上予以规定是一个伪命题。“人肉搜索”是否法律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司法问题,而不是立法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完全可以解决“人肉搜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符号为中介的“人肉搜索”实现了交往史上的伟大变革。在现代价值体系中评估“人肉搜索”的伦理得失,探索“人肉搜索”主体道德自律的途径,对于倡导一种积极的公民自由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相关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时下引发社会担忧的网络“人肉搜索”进行界定,分析其负面影响,并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支配权保护的角度,对“人肉搜索”中的维权实践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作为一个新生关键词,深度影响了全球15亿网民的现实生活,美国《洛杉矶时报》称中国的人肉搜索“让国际刑警黯然失色”……在E时代它已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大的搜索引擎。如今,由一位新闻工作者带来的小说《人肉搜索》,成为第一部探讨这一热点现象的文学作品,也代表着这个关键词正式踏入书市。作者孙浩元将演绎一个被“人肉搜索”者的创痛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人肉搜索”催生了大学生网络自发秩序行为研究.当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人肉搜索”是典型的自生自发秩序、作为网络自发秩序行为的“人肉搜索”需要何种规则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和学理思考,深化对大学生网络自发秩序行为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萨苏 《八小时以外》2014,(11):96-99
“人肉搜索”是这个时代在网络上经常发生的事情。在一些引起公愤的事件中,那些平时新闻报道中的“某人”经常被千万网民进行人肉搜索,最终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然,因此引发的侵犯隐私权问题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从频频发生的“人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人肉搜索与网络舆论之间呈现出一种结构依赖关系,互为幕后推手,两者之间的共谋作用一步一步将当事人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文试图就此对人肉搜索导致网络暴力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与主流媒体相比,“人肉搜索”的话语表达方式带有很大的“反常规性”,也一直遭到业界和理论界的指责和叫停,但是“人肉搜索”在主流媒体的语境下给公民的话语表达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网络事件在不断提升其自身社会认同的同时也遭到了有关人士的批评.但是“人肉搜索”在信息源的开掘、媒介及社会道德水准、隐私权、舆论监督、话语权等的体制性突破方面为我国的媒介生态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析网络“人肉搜索”的监管和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肉搜索”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共享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涉及互联网、焦点社会问题和网民等多种社会因素。“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维护社会正义良知和异化为“网络暴政”的双重社会功能。从法治、德治、加强监管队伍建设以及实现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等途径对“人肉搜索”进行监管和引导,对于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热点综述】 “人肉搜索”的出现,把网络上传统的不见人、不闻声的信息搜索,转变成了人找人、人问人、人盯人、人挖人、人查人的互动查询和寻找拷问,人肉搜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将现实世界上费尽气力也找不到的答案和真相公布于众,并将其“道德定位”。2008年3月29日,郑州媒体报道,两名14岁女生在“保罗国际”店里剪发后,被要价1.2万元,两人借了十几个同学的生活费才交上这笔钱。新闻在网络上发布后:网友启动“人肉搜索”,公布出保罗国际的注册信息、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以及汽车牌照等,进而发展为到店门口聚集并打出标语等。如果人们一味地期待用互联网上“人肉搜索”的道德力量,来干预、维护并实现对社会不公的“正义讨伐”,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用学是近年来国内外语言学研究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与趋势.体验哲学作为当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将人与世界的互动活动--体验作为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的精髓被概括为3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是第一代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是语用学哲学渊源的发展,是对传统语言学理论的弥补.  相似文献   

12.
以体验哲学和原型范畴化理论为指导,对英汉"恐惧"进行了认知原型分析。首先提出英汉"恐惧"这一情感概念是在人类相同的或不同的认知体验之上演变而来,具有相同和不同的认知原型。然后对其进行了认知解读,得出:英汉情感概念"恐惧"是以人类身体体验为基础,以原型为认知参照点,利用家族相似性,通过隐喻认知机制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穆旦诗作《我歌颂肉体》一诗的解读,并与惠特曼诗歌相比较,探析其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智性的思辨色彩。同时,通过对穆旦早期创作道路的了解,分析形成上述创作特色的主要根源——叶芝、艾略特、奥登等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大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寻根"意味着寻找一个本已存在而现在却失去了的"根"。然而,当寻根作家们将目光投向了传统文化和被文化所遮没的原始土壤,期待着从中寻找到价值依托时,他们却不无失望地发现,面对文化本身的多向悖论,面对传统文化因袭的积垢,传统文化根本无力承担文学之"根"这一重任。他们虽举着"寻根"的大旗,却不得不承受着"失根"的痛苦与焦灼。他们的这种尴尬处境表现在文学创作中,便构成了寻根文学中潜存着的那种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5.
社会需要和谐,社会和谐需要道德。道德如何才能为人们所接受?理学家以宇宙的最高本体“天理”为建立社会道德的外在的终极的权威,以人的“本心”为内在的道德源泉,以“天人合一”即人的“本心”与“天理”的贯通,熏陶、约束和规范“人欲”,力图达到社会和谐、民富国强的目的。重新审视“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对其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考察和现代性的解读,对于今天我们开启道德源泉,构建和谐社会,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中心论是近现代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后现代主义从主客两分和本质主义出发,认为人类中心论只是一种虚妄,同时指出人类中心论的理论研究———人类学也很难经受追问。后现代主义认为,人始终是和世界保持亲密性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而非中心与外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启蒙思想是“立人”思想,即紧紧扭住“奴”如何转变成“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如果按照人们所处的地位、身份来划分,他笔下言说的对象主要有三类,即统治、民众、知识分子。在这三类中,统治的专制制度和愚民政策是造成后两类“奴性”根源的缘由。因此,鲁迅在对这三类的分析、批判和解构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立人”思想,即从铲除“奴性”产生的根源入手,进行了前所未有、令人颤栗的“灵魂”的审判和拷问。  相似文献   

18.
美国清教女诗人安妮.布雷兹特里特著名的诗作《灵与肉》向读者展示了作为一名虔诚的清教徒,在面临新大陆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诗人内心深处肉体与灵魂、世俗与信仰之间的激烈冲突。对清教徒来说,世俗的一切是瞬间即逝的,而天国的一切才是永恒不变的。清教徒只有时刻自律和反省,才能永葆心灵的圣洁,最终进入天国,获得永生。安妮.布雷兹特里特也对此充满了希望,但同时也抱有少许不确定的态度。毕竟,在人的心灵深处世俗与信仰的争斗似乎是那么的激烈,以至于人们总是感到苦闷彷徨,难以做出明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学术界缺乏专门对人文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的探讨。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马克思·韦伯的“价值中立”理论的内涵实质进行探讨并对“价值中立”理论进行全面地梳理。在人文科学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者应该以价值中立即纯客观的态度考察和描述经验事实,同时以人文精神作为价值取向来选择对象、评价对象的价值和意义,使二者能够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10年代末"第二代人权"获国际认可,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中国人在人权斗争中较早地摄取了"第二代人权"的理念,并努力将其转化为法定人权,中国的人权运动与人权理论由此获得迅速发展。由毛泽东领导的中华苏维埃是当时摄取和实践"第二代人权"理念的典范,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立党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