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为校长,如果拥有这样的气魄,能用这样的胸怀办学,用这样的心态对待教师,何尝不是教育之幸?  相似文献   

2.
校长是否上课很久以来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中国教育报》曾经就有过这样的一个编者按:校长是官吗?如果不是,校长究竟是什么?每一个当校长的人也许都需要给自己的这个"校长"身份好好定定位。以笔者之见,一个基层学校的校长,他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其次是一个出  相似文献   

3.
谈教育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教育敏感的思考缘起于我的一次偶然。 一篇文章中写道: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听到这样一件事:他们学校一位女学生提出转学。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是她的老师或校长会怎么做?或许你认为小事一桩,马上办理。而这位校长在听到消息后的  相似文献   

4.
校长“职业化”还是“专业化”,在我看来,无论是主张校长“职业化”还是“专业化”的观点,都有点纸上谈兵、“站着说话”的味道。如果我作为一个有着“校长”经历的当事人来发表“兼而有之”的观点,那多少有点饶舌。我想说的是:校长,他不是按照什么规定的模子塑造出来的。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校长没有“黄埔军校”。一、“校长”是什么?就校长令人尊重的程度而言,他首先应该是一个业内人士。说他“业内”,意思是说他要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而不是一个见风使舵,或者一天到晚研究行政手腕、搞庸俗政治学的“政客”。在一个提倡素质教育,倡导创新意识的时代,对校长来说,首当其冲还是开放的教育理念。西方有句箴言:“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一个循规蹈矩、因循守旧的校长培养不出创新人才。一个理念可以改变一个时代,一个蹩脚的观念也可以抹杀一个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念一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格局为之一变。于是在深圳、珠海等地的人才获得500万元或更多奖励后,有人提出:“谁来重奖邓小平?”这问话独具慧眼,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的观念,中国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动力至少不会激活得这样快。说到教育理念,我们可以举出耳熟能详的蔡元培校长。就是这样一...  相似文献   

5.
赵风富 《教书育人》2012,(32):49-50
当了七年的校长,我常常思考:校长是什么?校长是一个官吗?校长手下管着十几位、几十位、甚至上百位的教职员工,还有一大群的学生,好像说得也是。如果校长是一个官,那就难怪会去"跑官",而且有人对这两个汉字曾进行了非常形象的解说,这咱就不说了。如果校长是一个官,那就难免会采取一切手段,让下属去服从自己的旨意,因为官本位就是这样的。如此,在要求服从下的教育也就难怪一直难以形成一种良好的教研氛围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关于校长的角色、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种大趋势下,我们该怎么样认识当今校长的角色与职能?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已为社会所认同,然而校长的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至今还未清晰而且具体地为人们所认识,关于校长的专业化问题就更少之又少。但是专业化并非凭空出世,它是职业的专业化。在逻辑上,讨论校长专业化必须以这样一个命题为前提:校长是一种职业。如果校长工作不能构成一种职业,校长专业化的讨论就…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校长的角色放在"教育管理"和"教育领导"两个视角去审视,我们就会形成这样的认识:作为教育管理者的校长,看重身份所获得的权力,并通过权力显示自我,重视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学校范围内建立并维持一种层级结构关系。这时候,校长相对于教  相似文献   

8.
校长要引领着教师队伍走向专业化,不断提高自身业务修养。作为教师,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的背景下,不断吸取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校长又如何为教师创设各种平台,指导教师的学习,促进教师成长?1.校长要培养教师教育教学技术的运用意识。网络时代,如果我们教师与网络绝缘,那无异于新的“睁眼瞎”了。虽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还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谁也不会否认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术将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象直观、快速便捷、海量信息,哪里还是一支粉笔可比?不说其他,能用电脑编辑文字,收发电子邮件、制作简单课件,在In…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校长的角色放在"教育管理"和"教育领导"两个视角去审视,我们就会形成这样的认识: 作为教育管理者的校长,看重身份所获得的权力,并通过权力显示自我,重视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学校范围内建立并维持一种层级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陈华忠 《教书育人》2012,(20):10-11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时下,农村学校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校长呢?通过几年来的观察、分析与思考,笔者认为,最需要的是以下"五者"型的校长。一、读书学习的"示范者"一个不爱学习、没有教育思想的校长一定不会使学校出现生机与活力。作为校长,首先要身体力行,带头学习。如,学校管理、教育理论、心理辅导等,这些知识都需要校长去学习,如果自己没有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又如何引导教师去学习呢?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气氛,肯定如沙漠中的河流,行之不远。培养起一支爱读书、  相似文献   

11.
我相信,我们的校长一定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安全面前,我们为什么这样累?“教育”究竟是“安全”的敌人还是朋友?“安全”究竟是教育的“守护神”还是“绊脚石”?其实这个道理,无需我做进一步的解释。我们的校长不是不清楚这两者的关系,而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校长为安全工作所累,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2.
学校的体制改革,几年来由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改为校长负责制,而后又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倒退。果真如此吗?如果生搬硬套现代管理学、国外校长负责制模式,似乎是这样。但是问题的实质却不是这样。我国学校的体制,仅就其中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王俊 《湖北教育》2013,(2):38-39
引领和指导教学,构建学校高品位的教学文化,是校长工作的核心使命。江苏省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曾经说过:"校长是一校之魂。但魂要附体,如果魂不附体,那就失去了价值。这个体是什么?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校长必须回到教学指挥的位置上来。"那么,校长如何领导教学?如何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核心作用?笔者认为,应该走以变革课堂教学为原点的教学领导  相似文献   

14.
学校要发展,校长是关键。作为校长,如果站得不高,看得不远,思得不深,拓得不宽,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必然会丢失大节,经不住实践的考验。尤其在当下这样一个环境,我国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深水期,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日益高涨,同时社会的浮躁对教育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学校的发展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个学校要取得发展,作为校长就更需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在善思慎言,实干亲民中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学校要发展,校长是关键。作为校长,如果站得不高,看得不远,思得不深,拓得不宽,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必然会丢失大节,经不住实践的考验。尤其在当下这样一个环境,我国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深水期,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日益高涨,同时社会的浮躁对教育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学校的发展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一个学校要取得发展,作为校长就更需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在善思慎言,实干亲民中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何谓智慧?智慧就是产生新思想的思维能力. 何谓校长?有人说:校长是智慧的使者,是文明的桥梁,是心灵的火炬,是人格力量的重要来源.一个真正热爱和体验教育真谛的校长,是为能从事这样一种职业感到幸福自豪有智慧的人.古往今来,给校长这样崇高的评价,那是因为校长的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如此重要!宋朝张载说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做一名有智慧、努力肩负起学校发展的责任和使命的校长,是我一生的跋涉与追求.那么,校长的智慧源于哪里?  相似文献   

17.
我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研究地县两级教育行政管理,三分之一的时间,直接担任中小学基层的领导和教学工作。四十余年的教育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当上校长容易,当好校长难,难在当好一个合格的校长。常常思考这样几个课题,管理是一门科学。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校长?一名成功的校长,如何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一  相似文献   

18.
名校长是校长中的精英,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特质缔造了千姿百态的名校,装扮了百花盛开的教育园地。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的科研课题,《中国名校长研究》旨在解密中国名校长的成功特质,提示中国名校长的成功机理及管理规律,探寻名校长的特色培训之路,为大批优秀校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以造就中国名校长的合理梯队。一、名校长的角色思维校长到底何许人也?最近见诸报端的大致有这样几说:(一)职务说。校长是一种行政职务,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政府任命并代表政府掌管学校。国家的政策法规、上级的指示意图、教育的规律规范等…  相似文献   

19.
教育漫谈     
如果有人认为教育只对于孩子或学生,那么我就说你是错误的.在学校里,如果一个学生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于是班主任,甚至是校长对他谈话,这样的教育只能说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教育,而不是教育的全部.  相似文献   

20.
《师道》2013,(6):46
【团队简介】在山东,有几个乡村学校的校长因一起参加活动、听课评课而萌生出这样一种愿望:能不能联合几个想做好教育、真正在做教育的校长,大家一起探讨学校朝什么方向发展?学校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能不能一起分享优秀的教育资源,结成一个发展共同体,来探索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为了学生发展的课堂?……诸多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