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女性主义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男女平等,有关平等与差异的理论一直是女性主义中最充满争议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文章就女性主义平等与差异理论中的五种立场的兴衰与衍变对奥林匹克女子项目的影响作一详细的分析,并探讨了现代奥林匹克女子项目发展何去何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丁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一直站在时代的前列领导着女性的思想解放斗争。她的创作,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图以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挖掘其女性小说创作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并对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体的选择关乎语言、修辞、叙事模式的倾向,也暗含着作者自我认同意识的归属。丁玲在延安早期创作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带有“类报告文学”特征。文体模糊性与人物塑造的矛盾性都构成了小说意义指向的不确定性,背后隐藏的是丁玲在“知识人”与“革命者”之间摇摆的自我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4.
从女性主义运动视角析现代奥运会结构性嬗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现代奥运会自一开始就顽固地奉行非女子化原则,与女性主义运动结下了难解的历史情结。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不断深入与普及,现代奥运会发生了由传统宗教的、同质性的男子单一结构,向现代文明的、异质性的男女双重结构转化的结构性嬗变。从女性主义运动视角历时地看,现代奥运会的结构性嬗变可划分为4个阶段:进入阶段、相持阶段、开放阶段和加速阶段。  相似文献   

5.
丁玲的创作与思想的发展是同步的,思想性是其文学作品的精华,丁玲的文学创作可以说就是诉说她思想成长的一部历史.解放前丁玲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早期、前期、新生期和成熟期,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杰出作家的诞生、成长和成熟,看到了她由一个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直至成为一个执著坚强的革命者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6.
毕新伟 《职大学报》2006,2(3):30-33
本文立足于现代中国复杂的社会景观,讨论《莎菲女士的日记》呈现出的现代意义。力图拓宽作品的研究视野,还原作品与历史的亲密关系,并从中解释作品的现代性和丁玲此时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相似文献   

7.
世界妇女体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因为"平等"这一思想观念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群体和个人在其社会实践中所要追求的目标,而教育则被认为是达到"平等"目标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女性主义视野下体育参与机会研究就是要纠正不平等倾向和实现体育参与机会均等趋势.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师生关系现代范式中关键性特质的二元对立、统一化倾向和权威话语已越来越成为教育过程中的障碍。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中,平等、对话、宽容和理解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马纳瓦卡"系列作品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统治与征服的生态伦理危机,批判了危机背后的强权意识形态,强调建立人类不同性别、种族和阶级平等发展的新型生态伦理社会.从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出发,解读了劳伦斯作品中描写和揭示的现代社会中加拿大妇女的生活和心态,并对作品中一系列女主人公的命运和形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从女性角色的负面形象塑造、对女性角色的惩罚处理、及叙述者尼克的褒男贬女的语气三方面来探索小说中的厌女倾向。  相似文献   

11.
《白雪公主后传》是美国文学大师巴塞尔姆最重要的作品。在大师笔下,白雪公主成为普通女性,有着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作家用碎片式的语言表达出对社会的一种玩世不恭的讥诮,反映当代人滑稽无奈的众生相。《大话西游》被称为是表现后现代主义的经典影片,电影中通过不断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道德和行为,让女性主义的体现在影片中也逐渐转向后现代,这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与《白雪公主》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对比二者在塑造女性时体现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中,分析其特征,以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通过对简.奥斯丁的名著《理智与情感》的分析,指出简.奥斯丁的自由女性主义思想,探讨了女性主义的螺旋式的向前发展过程并展望其发展前景。本文最后指出两性的和谐和平等是女性主义的最终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以处女作《梦珂》的问世步入文坛,又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使文艺界为之震惊.同时,也使她以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而驰誉海内外.但才华横溢的作家却不满足于仅仅描写知识女性.不久,她便以同样的风格和情调,写出了反映工农妇女寻求光明与幸福、逐渐觉醒的第一篇小说——《阿毛姑娘》.此后,丁玲小说的题材进一步扩大,主题也更加升华,陆续写出了《我在霞村的时候》、《杜晚香》等多篇作品.运用她那“细腻而又大胆,生动而又质朴,深刻而又无雕凿之感”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阿毛、贞贞、杜晚香等工农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4.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向来关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问题。两性视野下的女性形象表明了传统与现代、男权与女权的界定和差异。本文以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分析、比较男性笔下的女人和女人笔下的女性形象,批评的真正目的是在文学中寻求一种两性和谐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综观丁玲小说的思想价值,一方面,作家坚守在女性写作的立场上,把女性文学从狭小的思想空间拓展到崭新的境界,第一次直抵女性生命的深处,塑造出灵肉一致的完整的女性;另一方面丁玲又是左翼文学的拓荒者,依据政治的需求,主动描写工农大众的觉醒与反抗,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蕴含着丰富的政治价值.女性意识与主流意识的此沉彼浮,使丁玲的小说在思想上呈现出斑驳陆离色彩,其成败得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女作家,被誉为女性主义的先驱。其女性主义思想,尤其是建立女性自己的写作空间以及建设"双性同体"的理论观点,修正了传统的男性化的理论建设,肯定了女性自身的价值,使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初见规模,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仍旧是当代世界女性主义作家的期盼,而"双性同体"已成为当代女性主义者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写沈从文对胡也频、丁玲夫妇生死不渝的友谊。在胡也频被国民党逮捕将被杀害时,沈从文挺身而出(丢掉自己的工作),全力多方进行营救。之后,丁玲又遭绑架,下落不明,沈从文除参加营救外,并多次撰文公开对国民党当局进行谴责和揭露;一旦得知丁玲的下落,立即赶去看望。沈从文的侠气,为中国近代文坛留下了感人至深的史话。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其鲜明的政治色彩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本文简要地考察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兴起,阐明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作为菲茨杰拉德最重要的后期作品,《夜色温柔》是“喧嚣的20年代”的典型代表作,小说主人公迪克是个有着明显女性特质的男子.通过分析其女性化倾向为突破口,并对其日常行为及之后的堕落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大众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建构,多少会受到一些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影响.从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对传媒中一些表象的分析,挖掘出现代传媒中依然存在的男性话语霸权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分析了大众媒介中的性别意识偏差给女性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并探讨了将性别意识进一步纳入媒体主流意识、促进两性和谐发展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