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晓琳  王刊良 《情报杂志》2007,26(11):16-18,21
随着企业IT投资的增加,IT治理成为企业界和研究者共同关心的问题。IT治理成熟度是评价组织IT治理水平的重要工具。从IT决策权配置的角度,提出了IT治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对组织的IT治理成熟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IT已经成为企业创造增值产品和服务的基础性平台。随着企业对信息、系统、通讯等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日益依赖和随之而来的大量IT投资的同时,企业又面临着IT投资和运用过程的威胁和商业风险的规避问题。研究以IT运用为中间变量,构建IT治理与IT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IT治理对IT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IT治理与IT绩效之间没有积极的直接关系,但通过IT运用中介作用,IT治理对IT绩效的各个维度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因此IT治理是通过促进IT运用水平的提升从而获得相应的IT投资效果。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了IT治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相关理论,并对信息化建设路径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IT治理是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优化配置决策权及责任框架,以鼓励所希望行为产生的过程,包括驱动业务增长的IT决策行为、谨慎的IT投资行为、运用IT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的行为,等等。根据IT决策主体不同,将IT治理结构分为企业君主制、IT君主制、封建制、联邦制、IT双寡头制和无政府状态六种治理结构。IT治理内容主要包括IT原则制修订、IT架构、IT基础设施、商业应用需求、IT投资和优先权抉择。  相似文献   

4.
IT治理机制是企业IT治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IT治理机制促进了业务与IT协同,从而实现了IT价值。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的IT治理机制"结构—流程—关系"三要素模型。通过案例研究确认了中国企业16个IT治理机制。通过大样本问卷调研,对上述IT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和实施难易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西方企业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IT治理能够确保IT投资真正产生业务价值,并降低IT实施过程中伴随的风险.IT治理设计的挑战在于,并不存在一种有效的通用治理模式适合所有的企业.把企业运营模式纳入IT治理模式权变因素的研究范围,通过联想、神华、李宁和小肥羊等4家公司的案例研究,对企业运营模式与IT治理模式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企业运营模式单个因素及多个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确认了运营模式对IT治理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对信息技术(IT)的依赖日益加重,IT已成为企业成功或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但是,信息技术带给企业的风险也日益加大,企业需要对信息技术加以特别的关注和治理.如何有效地实施IT治理是企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在综述IT治理核心思想基础上,有机整合IT治理三要素(组织、流程和机制),构建了企业IT治理实施框架模型,并对其中的关键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IT治理相关工具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组织对IT的投资迅速增加,IT治理成为企业界和研究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IT治理的主要工具进行了回顾,并从研究层面、研究框架、绩效评价方法和IT决策权配置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了COBIT模型和CISR模型,以期对IT治理工具有更全面的认识,提高组织IT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IT治理的研究已从定性层面的研究逐渐进入到定量层面的研究阶段,IT治理的定量评价需要可操作的度量模型进行支持.企业通过IT过程来管理、组织企业中的IT资源以及IT活动.本文提出基于IT过程来构建企业IT治理的度量模型.针对IT过程比较复杂、过程信息模糊等难题,本文将COBIT的IT过程模型和软件工程学中的GQM度量模型相结合,针对企业IT治理评价中的度量需求,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由绩效目标和控制目标共同驱动的ITG-PCGQIM度量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和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发的度量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企业IT投资决策中体现IT治理思想,并弥补理性模型决策方法的不足,考虑IT治理关于过程和架构两个角度的要求,构建融合组合权衡和决策过程责任担当矩阵的IT投资决策模型,其中模型决策流程的设计基于组合思想,可以加强IT与企业战略对应、控制投资成本和风险以及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决策过程责任担当矩阵的设计可以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过程中的责任分配,鼓励和规范其影响IT投资决策过程。最后分析了模型两大部分的融合思想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2004-2008年信息化500强企业为样本,聚焦中国制造业企业,以公司治理视角研究IT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从公司治理的两个构念(董事会独立性,股权结构)出发,分别探究独立董事比例、法人持股比例和国家持股比例对IT投资回报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和法人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增加企业IT投资回报,而国家持股比例上升却会抑制IT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IT治理理论和电子政务文献,构建了电子政务实施中IT治理模式的分析框架,并对6个中国地级市信息主管部门的87个电子政务实施项目进行深度调查,识别了5种治理原型,形成了电子政务治理安排矩阵,总结了5种典型的IT治理模式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案例研究结果显示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研究结论,中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实施中IT治理模式尽管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但是典型治理模式的形成,与电子政务决策项的类型无明显关系,主要受到行政压力和IT部门影响力的共同作用,同时由于与其相匹配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明显不足,导致相同IT治理模式的治理绩效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How to create value fr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 multi-firm situations has attracted the notice of both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However, as a critical factor to enhance relational performance, the inter-firm IT governance strategy has not been sufficiently studied. Based on the contractual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literature,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inter-firm IT governance strategies, namely, balancing (focusing on achieving a close match between the relational and contractual governance) and complementing (focusing on creating synergy between the relational and contractual governance) governance strategies.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200 firms,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governance strategies and relational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a contingent factor, IT ambidexterity (simultaneous pursuit of IT flexibility and IT standardization) on this value generation proces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inter-firm IT governance strategies, but especially the balancing strategy, can help increase relational performance, and IT ambidexterity also can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governance strategies of focal firms. Specifically, focal firms with low IT ambidexterity prefer using a balancing governance strategy rather than a complementing governance strategy. On the other hand, focal firms with high IT ambidexterity can reduce or mitigate the risks of unbalancing strategy (such as the contractual-dominant or relational-dominant governance strategy), and then enhance the synergy effects of contractual and relational governance.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IT治理研究的热潮。早期IT治理的主体主要为私营部门,研究偏向于IT治理的实践。随着电子政务推进,IT治理的理念被公共部门所接受,尤其在电子政务中的跨部门合作,IT治理的积极作用逐渐显现出来。本文对目前国际应用比较广泛的多个IT治理模型进行比较性研究,分析已有的治理框架的侧重点和优势,认为组织的IT治理框架需要规避单一化,应从组织需要的特定重点或动力,综合选择适合组织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石化河北石油销售公司的IT治理实践为基础,结合油品销售企业的信息化现状,阐述销售企业构建IT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提出油品销售企业的IT治理机制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东清  罗新星 《科研管理》2010,31(2):137-146
摘要:针对IT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模糊复杂性,选择IT应用管理视角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应用企业能力理论剖析了IT投资绩效形成的深层机理,引入IT能力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之间的关系假设,进而采用来自上市公司的两配对样本进行对照研究对假设予以检验。非参数检验的结果显示,IT领先样本的ROA、ROS、OIA、OIS、OIE等收益类业绩变量要显著高于对照样本,而从反映成本控制水平的TOES和COGSS等变量在研究时窗的表现来看,IT领先样本要显著低于对照样本。这说明,IT投资转化为经营绩效是一个IT与组织其它相关资源和能力有效支持匹配即IT能力塑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技术与企业治理结构匹配与否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修正了Kitschelt模型,并通过对美、日IT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我国企业应根据技术变迁和市场变化情况,灵活改变企业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投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学者和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相关的实证研究很少且结论不一致。该研究以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投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行业上市公司中,信息技术投资与组织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硬件投资存在时滞,短期内硬件投资对绩效有负面影响,2年后对绩效有正向影响;软件投资在短期内对绩效影响并不显著,2年后对组织绩效的负面影响突现出来;信息技术存量资产对组织绩效的有显著影响,但当年新增的信息技术投资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陈媛媛  齐中英 《科研管理》2011,32(11):139-147
企业IT投资过程中,组织冗余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文章对此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并假设IT投资的不同时期,企业未吸收冗余和已吸收冗余的水平发生变化,并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相关关系。然后利用中国制造行业196家上市公司1994-2008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六个假设中五个得到证实:IT投资初期企业未吸收冗余水平较高,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已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负相关;IT磨合期企业已吸收冗余水平较高,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组织冗余作为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能够反映IT对企业内部运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