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锋 《体育科研》2012,(5):10-11
1 奥运会举办国赛后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后续效应比较 迄今为止,已经有18个国家举办过奥运会,这些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因此,在奥运会举办之后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每个举办国都会有一种与其国情相符合的特殊发展模式。很显然,对体育运动的后续影响也会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2.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发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竞赛活动,而且也是影响深远的社会文化活动,因此,它的举办对举办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体育更为受益。本文从6个方面论述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8年奥运会将给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提高国际地位,向全世界展示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风貌;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北京城市建设步伐,提高和带动北京乃至全国城市管理水平。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对举办国的体育事业更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国,奥运会对我国体育事业的积极影响已逐步显现。具体体现在:人们的体育意识逐渐增强,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运动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发…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商业开发的融资方式及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奥运会与商业相结合,利用商业手段支持奥运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奥运会组委会通过经营与奥运会相关的商品获得巨额收入,为奥运会提供资金保障,而成功的商业开发和运作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举办国经济的发展。分析了近5届奥运会商业开发的融资方式对各举办国经济的影响,以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后奥运效应及其对我国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虽然距离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行还有5年时间,但是,奥运会的影响已经开始在各方面显现出来。对2008奥运会将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各种积极影响各方面已经有很多论述,我在这里唱的是低调,希望有关方面对举办奥运会可能和已经开始显示出来的一些消极影响有足够的认识,未雨筹缪,防患于未然。 一、后奥运效应与经济发展 奥运会对举办国的后续影响,即所谓“后奥运效应”,各国比较关注的是体育运动水平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前一个方面表现为许多举办国的体育运动水平在奥运会后一定时期的下降趋势,后一个方面表  相似文献   

6.
前奥运举办国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 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奥运会对举办国体育发展无疑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举办奥运会与这3个国家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全面分析,对奥运会对举办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抓住北京奥运会之契机促进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现代奥运会对举办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奥运会对举办国竞技体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奥运会奖牌榜上的名次变化,更体现在对举办国体育政策、体育管理体制、体育投入、国民体育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上。举办奥运会也可能对举办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奥运会的“低谷效应”、“挤出效应”、“虹吸效应”。对这些影响进行全面阐释。为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在具有五千年文明和现代崛起的13亿人口的中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也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无疑它将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的进程。同时,这对正在加速发展的中国也会带来机遇和挑战。历届奥运会举办国都会获得多方面的效益,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对体育当然更不例外。这也是申办竞争十分激烈的原因。这里从以下几方面来论述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我国体育将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界杯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国或地区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旅游形象是一个区域或城市旅游吸引力强弱的关键所在。本文将海外知名旅游博客网站travel Blog作为资料来源,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北京奥运会对主办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奥运会的举办提高了海外游客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关注和认知,且这种关注和认知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及奥运遗产如鸟巢、水立方等丰富了北京旅游景点的内容,极大丰富了怀旧式体育旅游资源,"奥运"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名片的一个重要标签。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发挥了正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后效应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近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这就是不再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16天的奥运会,而是将视野扩大到奥运会举办以后所产生的影响方面。奥运会结束后所产生的后续效应越来越成为国际奥林匹克界讨论的对象和争论的焦点。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其一,奥运会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增大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奥运会进入大型化的快车道,开始十分深刻地改变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景观,甚至对举办国的社会发展进程打下永久性的烙印。其二,举办城市将奥运会视为城市发展的加速器随着奥运会的各种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的充分展现,举办城市…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及其遗产:悉尼奥运会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奥林匹克的有关论述中,遗产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话题。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申办和筹办期间的遗产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将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文化、环境和体育结构产生长期的可持续的影响。文章从10个方面详细阐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遗产观及其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奥运会,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后,许多人将目光集中于这届奥运会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当然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如果奥运会早几年办,可能又是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奥运会也就成了一项不计成本的形象工程。从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留下巨额赤字后,奥运会的经济效益成为历届主办者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人们衡量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但是,如果将眼光局限在奥运会的经济效益上,我们可能会在相当程度上浪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客观地讲,奥运会本身对举办国家的经济影响是相当有限的,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数年间产生的经济效益在举办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甚小,如汉城奥运会为1.4%、亚特兰大为0.07%、悉尼是1.0%,就是对经济影响最大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从1986到1993年间也不过为西班牙增加了166亿美元的效益,仅相当于西班牙1992年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9%。对经济规模较大的国家,奥运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因此,即便我们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奥运会的经济收益,充其量不过赚了几个小钱。那么举办奥运会的真正价值在哪里?我以为是完善社会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中国邮票入主奥运会举办国行列自豪 1896年举办首届现代奥运会至今,世界历经了26次夏季奥运会和20次冬季奥运会的洗礼。在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中,北京位列第40。世界各国邮政为奥运会发行邮票已成惯例,尤其是举办地所在国家的发行。中国邮政为北京奥运会发行邮票,成为世界上具有办奥邮票发行资格的第22个国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构建包含经济和谐、政治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和谐四个方面,为了探寻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和谐社会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认为北京奥运会以强劲的冲击力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和谐构建。北京奥运会在带动经济的迅猛增长的同时,促进了政治的安定有序,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也在一定层面上提高了人文素质,并且全方位的激发了社会的活力,使社会朝着持续、健康、稳定的方向快速前进。  相似文献   

15.
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会,对提升举办城市北京乃至我国的体育、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的多方面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进行了研究,北京通过主办2008年奥运会,在借鉴各国举办奥运会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奥运会自身特点,借势发展"奥运经济"的同时,在实施"科技奥运"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警惕奥运经济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奥运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指举办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经济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奥运会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即奥运会每4年举办1次,而从奥运会申办成功、筹办、举办到举办后的后续活动要持续10至12年,在奥运经济的不同阶段,投资和消费的密度、强度、规模不同。这种周期性和阶段性既会使奥运会直接投资在奥运会开幕前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也会因为奥运会结束后投资增长的突然减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这种国外所谓的“低谷效应”已经在很多奥运会主办城市出现过。  相似文献   

17.
奥运经济是指举办国组委会的直接收益和对举办国其它产业直接或间接巨大经济效益的总和。开展对2008年北京奥运经济与奥运文化产业的研究,以期望能为推动人文奥运研究、北京奥运经济和奥运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奥运经济活动分析1.1 为奥运会的举办而开展的各种直接经济活动一些城市由于经常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已有一些现成的运动员村和比赛场馆,因而大部分运动员村和比赛场馆可以继续使用,需要投入的只是一些新建和改扩建的比赛设施。  相似文献   

18.
以和谐奥运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举办国影响的迅速增大,奥运会的举办者开始意识到需要对其筹办的奥运会确定战略目标,以期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这种目标的确定受多种因素的左右,概括起来主要受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这两种需要的影响。一个国家之所以要申办和举办奥运会,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教育是举办国在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施效果将成为是否成功举办的一个标准,须予以高度重视。雅典奥运会大做奥林匹克精神回归的文章,使人们将视线聚焦在文化上,从而获得了高度评价。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情况作具体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周期中实施奥林匹克教育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奥运会对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董杰 《体育与科学》2001,22(3):16-19
本文从历史事实出发,探讨了北京举办奥运会,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在政治上能树立国家形象,加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在文化上,能丰富市民生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上,能增加就业人数,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北京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加速民族产业走向世界的步伐?为避免奥运会给北京带来负面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加强环保,对体育场馆合理规划和利用,借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加强社会治安,让奥运会促进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