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承租人的一项具有物权性质的法定权利.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承租人只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行使购买权而不能以优于第三人的条件购买租赁物.出租人与承租人就租赁物的买卖价格不能达成协议时.出租人不得再以低于或等于承租人所能接受的价格将出租物出卖给第三人,否则,就侵害承租人的合法权益。承租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宣告出租人与第三人买卖租赁物的合同无效,而且还可以直接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形成的以同等条件为内容的买卖合同成立。  相似文献   

2.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承租人与出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取得租赁物,其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而无处分权。在按时交纳租金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承租人擅自处分租赁物的行为,应认定为民事欺诈。  相似文献   

3.
一、推行租赁制的客观依据及必要性 1、什么是租赁制? 租赁就是出租人将财物交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交付一定的租金。出租物的所有权仍归出租人,承租人只有经营使用权,没有处置权。 2、推行租赁制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承租人在出租人交付后,占有租赁物期间,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并基于此目的而得以请求出租人修缮租赁物、确保租赁物的安全、质量等,租赁权是一种物权。租赁权是一种支配权,从租赁权行使的目的讲,承租人订立租赁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对租赁物进行占有、使用和收益,从而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从租赁权的效力上讲,租赁权具有对抗力,体现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5.
赵田 《高教研究》2007,23(4):75-76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承租人与出租人签订租赁合同,取得租赁物,其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而无处分权。在按时交纳租金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承租人擅自处分租赁物的行为,应认定为民事欺诈。  相似文献   

6.
破产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的适用顺位应当突破固化思维,只有在刑事法律关系的处理对破产程序的进行构成实质性影响时才能中止破产程序的进行,是否构成实质性影响应区分破产企业所涉嫌的不同犯罪类型。对于破产欺诈类犯罪应当适用"先刑后民"的处理模式,对于涉嫌非法集资类犯罪和生产经营类犯罪应当适用"刑民并行"的处理模式。涉刑合同并不当然无效,在非法集资类犯罪债权的确认上应以《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为依据,运用民法思维,按照民间借贷案件债权数额计算方法计算,滞纳金和迟延期间债务利息应当纳入劣后债权。刑事受害人可基于破产取回权取回财产,无法行使取回权可通过申报债权获得救济。普通破产债权人的清偿顺位优先于税收债权,共益债权人在无担保财产无法获得清偿时,担保财产可予以变价清偿。  相似文献   

7.
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由于出租人对承租人未限定转租,且对转租没有异义的情况下,承租人将已租用的房屋合法地转租给第三人,即次承租人,并由次承租人合法使用。由于出租人决定将房屋出售,依照法律规定, 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可是,该出租房屋已由次承租人占有使用,那么次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吗?本文将从法律规定及法学原理的角度,结合立法意图综合阐述作者的观点,并对相关当事人的利益保护,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房屋租赁纠纷的主要表现 (一)租金违约纠纷 这是房屋租赁中最为常见的纠纷。在房屋租赁时由于没有书面合同,只有口头协议,或租赁合同对租金、租期的约定不明确或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出租方与承租方出现纠纷。有的承租人无正当理由不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拒不付款,出租人要求终止合同,承租人不愿意搬出。  相似文献   

9.
房屋租赁是现代生活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往往因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不同而出现纠纷.典型的案例是在承租人擅自装修出租人的房屋时,出租人是否应当支付相应装修费用的问题.对承租人这种行为导致的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出现了承租人无因管理说、出租人不当得利说、添附说等几种常见的性质认定,但以承租人违约说来解决此类纠纷是比较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企业对外租赁财产,在谊企业被宣告破产,其对外租赁合同尚未到期,仍在租赁期内.清算组能否解除租赁合同收回租赁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的规定进行处置。由于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都没有明文规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争议较多,特别是清算组能否解除破产企业原与承租人签订的尚未到期仍在租赁期内的租赁合同存在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11.
房屋租赁是现代生活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往往因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不同而出现纠纷。典型的案例是在承租人擅自装修出租人的房屋时,出租人是否应当支付相应装修费用的问题。对承租人这种行为导致的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出现了承租人无因管理说、出租人不当得利说、添附说等几种常见的性质认定,但以承租人违约说来解决此类纠纷是比较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在性质上系请求权,是基于房屋租赁合同衍生的法定请求权。当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条件成就时,出租人相应负有强制缔约的义务。但在出租人直接向第三人出售房屋而未对承租人履行通知义务时,承租人是否有请求撤销房屋买卖合同之权利,以及房屋租赁合同在登记的条件下是否具有对抗包括买受人在内的第三人之效力,需从法理上进行认定。此外,房屋转租情况下该项权利的权利主体尚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3.
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不应当受《合同法》第214条租赁期限最长为20年的限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应当有最短期的限制。《合同法》第236条规定的租赁期限的默示更新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租赁期间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出租人知道承租人对租赁物继续使用;出租人未提出异议。《合同法》第215条关于6个月以上的租赁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的规定不尽合理,应当予以修订。  相似文献   

14.
转租与租赁转让、租赁权让与应加以区分。我国《合同法》上的转租有同意转租和擅自转租之分。在这两种情形下,出租人、承租人、次承租人相互间的法律关系如何,理论上均应阐明。擅自转租对出租人的所有权构成侵害,但承租人收取的租金不构成不当得利。  相似文献   

15.
租赁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是指承租人和出租人通过签订合同.由出租人收取租金而出让资产(一般为固定资产)的使用权,承租人支付租金而取得资产的使用权的一种行为,按租赁双方对租赁资产所承担的风险和报酬为标准.可将租赁分为融资租赁与经营性租赁如果一项租赁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那么该项租赁  相似文献   

16.
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目前我国立法在债权人会议的决议权方面规定得比较充分,而在具体参与权的行使以及对程序进行的制约和监督方面却相对薄弱。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破产监督人制度,才能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把债权人的利益落到实处,体现执法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已运行三周年的破产管理人制度中涌现出来的弊端,以破产管理人制度中所步及的三方主体即债权人会议、破产管理人、人民法院为基数,参照宪法中相关体制的规定做类比模拟,得出三个类比式.进而推出破产管理人制度的核心在于其选任与监督机制的完善.最后提出与现行法律规定相交叉的建议,即应当将选任权交由债权人会议行使,而监督权交由人民法院行使.  相似文献   

18.
所有权保留在破产程序中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权保留作为一种非典型担保方式,在经济交往尤其是国际贸易中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对所有权保留在买卖双方尤其是卖方破产程序中的地位尚不明确。这不但对买卖方不利,而且对二者各自的债权人不利。所有权保留的地位应结合其性质及破产程序的宗旨决定。在买方破产程序中,破产管理人决定不履行合同的,所有权保留应作为别除权对待;在卖方破产程序中,应优先保护买方的期待权,但买方不应享有别除权。  相似文献   

19.
优先承租权目前在我国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主要以当事人约定为主,司法实践中裁判标准不统一导致出租人权益不能得到保障,不利于交易安全。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优先承租权是一种物权化的债权,但优先承租权实则是一种民事优先权。商事租赁关系中营业资产的积累使承租人面临巨大的风险,法律有必要对其进行特殊规制。在商事租赁关系中优先承租权应该成为一种法定权利,在立法上应对优先承租权的行使条件、行使期间、救济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
租赁住房不仅可以满足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还可以满足一些就业未稳定的新就业人口、工作岗位变动频繁的流动人口等不同群体的多样化住房需求,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住房租赁市场秩序不规范、法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仍较为突出,特别是出租人随意频繁涨租,随意终止租赁合同,对承租人的权益保护相对不足。应完善住房租赁法规,规范出租人的租赁终止权和租金决定权稳定住房租赁关系,充分保护承租人居住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