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科学原则,坚持科学创新,才能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促进企业实现和谐稳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一问题涉及两个关键词:一是“人”,二是“本”。高校必须准确、全面、科学地把握“人”与“本”的基本内涵,认清什么是以人为本,怎样坚持以人为本。在实践中坚持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惠及师生的基本思路,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建设高水平师资,始终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为校园人创造人文环境,促进校园人的发展。新升格二本院校尽管基本完成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变,在和谐校园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其建设途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科学规划,谋求和谐校园建设;发挥师生员工主人翁精神,积极融入和谐校园构建;加大校园建设投资力度,完善教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大学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人事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内涵,把握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以人事工作的改革、创新和突破,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在构建和谐校园这个系统工程中,需要从思想认识、管理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着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社会组织。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在构建和谐校园这个系统工程中,需要从思想认识、管理创新、政策调整等方面着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是科学发展明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全面把握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求坚持和谐的管理理念,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和谐构建;要求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推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还要求重点解决好当前的几个重要问题:“两支队伍”的问题、“引进’和‘培秽的问题、如何改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体系的问题。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顺利地前行。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课教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就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教育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力争教学过程中师生和谐交往、积极平等互动,相互共同发展,实现教学资源互利双赢.但是,在现实的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人文关怀的科学教育观,还需不断摸索.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系统,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整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方式,创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以和谐理念为旨归,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以和谐发展为途径。当前,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整合;增强文化的对流与对话,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和谐人性是人性系统各要素配合适当,协调运转的人性,其主要特征是完整性、相对平衡性、协调发展性及社会历史性等。人性系统只有通过人性各要素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制约——这种相互制约的状况必须与人的劳动本性的发展状况相适合,才能保持完整,达到平衡,从而使人性处于和谐状态。和谐人性发展的基本道路是:人性系统从基本和谐到基本不和谐,再到基本和谐……,如此不断循环,使人性不断向更高的和谐境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传统发展观创新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理性发展观,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发展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发展理论、人学理论、系统论与过程论,是多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要把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客观务实;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等主要内容.实施高校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高校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与传统发展观不同的一种理念。大学可持续发展是指大学主动吸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以之作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注意调控发展过程,使现实的大学发展具备持续、协调等良性特征,既能满足大学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它具有持续性、整体性、平等性和协调性。然而其发展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为此,需采取以下基本措施:建设复合型教师团队;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优化学风,提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新度系数;打造高效、现代、全方位服务水平,优化环境、建设绿色、节约型校园;加强科学研究、知识的创造、科技的创新,激发活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自主科研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三区联动发展”,打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和谐具有时代性。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逻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尊重和谐、谋求和谐和实现和谐,既需要科学合理、符合时代逻辑要求的科学理念,也需要相应的实现机制和实现路径。适应时代逻辑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和谐理念,造就有效的实现机制和实现路径,是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体现在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时代精神的把握。并不断推动社会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时代特色。本文力争从国际国内两种视角分析解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色,其中。解放思想是根本前提;改革创新是发展动力;科学发展是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本质属性,这几个方面相互关联、有机统一。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特色。实现实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传承和理论创新的需要。是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根本要求。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转型期应对我国社会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主张,是转型期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鲜明特色。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持续性、基础性工作,促进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关系、消除社会风险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通过尊重和保障平等的权利、创造和设置均等的机会、制定和构建公正的制度,创建了一套公正的体制、机制和程序,为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的本质就是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我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科学选择。科学发展观所正确反映和科学揭示的社会主义基本规律主要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社会稳定和谐的规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些规律也是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依据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选择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式和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统一,有助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了区域经济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在分析了GDP核算在区域经济质量评价中的诸多局限后指出,科学发展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科学发展观的三大目标,即社会系统和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保持和谐,区域间(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协调发展,区域内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这三大目标的具体化,就是区域经济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表达了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强烈关注,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平衡、人与社会和谐这两大主题,通过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