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树理是新文学发展的特定时期的作家 ,《小二黑结婚》是他的名作之一。作者赵树理从民间故事吸取营养 ,把对人物的描写融入到故事的叙述中 ,在有限的篇幅中 ,注入了传统文学和民间文学的血液 ,迎合了民众百姓的审美趣味 ,把读者引入浓浓的民俗氛围中 ,从而使小说具有了民俗审美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2.
李建生的长篇小说《红尘》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画面多方位立体地以艺术的真实再现给读者,为我们塑造了一组典型人物。他塑造的典型,既具有突出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且能引发读者的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取怎样的生存态度。同时,作品的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都比较细腻,因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但从全书看,缺乏一个中心人物,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整体结构显得有些松散。  相似文献   

3.
冯国才 《阅读与鉴赏》2009,(8):39-39,34
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出场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也颇为读者所关注。成功的出场描写.不仅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而且能给读者鲜明的印象,引起浓厚的阅读兴趣。《琵琶行》、《林黛玉进贾府》、《故乡》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这三篇作品都运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手法,分别对琵琶女、王熙风、杨二嫂等主要人物的出场进行了成功描写。使人物一出场亮相,就展现出各自鲜明的性格。抓住了读者的心弦,收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1.老一代农民——二诸葛和三仙姑;2.新一代农民——小二黑和小芹;3.封建残余势力——金旺和兴旺。小说通过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作者主要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塑造出了鲜明、生动、真实,而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对《史记》文学性给予界定。它从前人对《史记》文学性的认识过程及今人对这一认识的分歧谈起,指出如今问题的症结和焦点已经不是《史记》是否使用了文学手法问题,而是《史记》是否具有文学创作的性质问题了。文章分别从道理上和实质上─—着重从所写内容对象(以人物为中心,对人物“为人”特别关注,使笔下人物具有了文学上“人学”的人的特点;写进了作者的人生体验、生活发现以及作者的理想、追求,是经过审美观照之后的审美创作)、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动机(不但有历史家的强烈使命感,还有文学家的创作冲动;不但为中华民族述史,而且为中华民族写心,把自己作为民族的良心)、作品的表现方式和创作方法(重点从心理描写、人物语言、人物典型化考察分析)、以及将《史记》及《史记》据以为素材的那些先秦典籍中得到的实证几方面进行论证。同时,本文就《史记》文学性的概念、《史记》的文学创作性质与《史记》作为“实录”的关系作了简要界说。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文本的叙述、不定点和互文性三方面来分析王鲁彦的作品《一个危险的人物》的价值形成机制,发现该文阶级性不大明显。而更多地着眼于文化批判,鲜明地留下了鲁迅写国民性弱点的印痕。读者可以从文中感受到“看”与“被看”的艺术韵味及留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细节描写,是文艺作品刻画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的重要手段,对推动作品情节发展、深化作品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巴尔扎克在《守财奴》中,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把主要人物葛朗台“爱财、骗财、守财”的性格特征充分地展现了出来,给读者留下了鲜明、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小说又是叙事的艺术。它依靠作家生动鲜明的艺术语言,来向读者传达自己要讲述的故事,要表达的感情,要阐述的思想,而读者也只能通过作家的叙述语言来理解、领会、感受这一切。严格地说,一篇小说从头至尾都是作家的叙述语言,即使对话,也是作家描摹人物的口气、语调、神态来加以转述的,也可以说是作家代人物立言。所以叙述语言是小说家用来叙述事件、描写环境气氛和人物行动、神态心理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用语言来  相似文献   

9.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而且也是一部文学典籍。作为文学典籍,《圣经》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它对西方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文章试从文学角度入手,以文学题材为切入点,从《圣经》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几个方面论述《圣经》对西方文学题材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者形象理论属于文学修辞学的范畴。作者形象可分化为作者本人、叙述人及作品中即故事中的人物视角结构,而在作者形象与叙述者形象之间还有一类形象,即抒情人物形象。作者形象作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决定和操纵着整部作品的结构和艺术风格,以及读者对作品和作家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玉台新咏》是我国南朝徐陵编撰的一部诗歌总集,660首诗全部以女性为描写对象,其中女性作者的作品从女性视角表达了女性的生活和情感遭遇,具有鲜明的女性风格;男性作者的作品都选择女性为表现题材,具备女性化审美特点,是一部典型的女性文学作品集。  相似文献   

12.
《家》是巴金前期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作品成功地运用了中外文学中描写人物的技法,塑造了一系列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处理、叙事艺术、语言特点等方面具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丛林中》与《喧哗与骚动》分别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和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作品。两部作品的主体都是由叙述者的话语构成的,但两者的多角度叙述却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喧哗与骚动》通过四个人的反复叙述,故事的真实面貌得以还原,读者在克服作者设置的阅读障碍后也会体验到一种新的审美感受;而《丛林中》三个当事人对同一案件的不同叙述,却使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4.
张平小说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它的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情怀、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含金量”和近距离的“纪实品格”。其《法撼汾西》、《天网》、《孤儿泪》、《抉择》、《十面埋伏》、《对面的女孩》都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都有大量的现实素材做基础。张平的小说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问题小说”,它不仅仅限于提出问题,而是要积极地干预现实,尤其重视对社会正面力量的褒扬和歌颂,充满了正面的激情,散射出积极的理想主义光彩。张平小说其实正代表着一种文学传统:为人民代言,为老百姓鼓呼。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优秀的、源远流长的写作传统,如儒家的“文以载道”论,以《诗经》为开端的现实主义传统,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三吏、三别”,自居易的“惟歌生民病”,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赵树理的全心全意为农民写作、甘当“文摊作家”,当然,还有毛泽东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我们党后来的一系列类似的文艺政策等等。张平的小说创作正是这一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它的出现、成功,无疑是对文学领域那种远离“大众生活”的私人化倾向的有力针砭和拨正。代言传统小说,过去曾经步入公式化、概念化和庸俗政治化的歧途,而张平却未落窠臼,他的小说写作已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如自觉地融进了较多的自我、自主意识,把纪实再现同积极的理想观照较好地统一了起来,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张平的小说写作为文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性启示和参照,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价值启示和参照。  相似文献   

15.
《许三观卖血记》的人物描写有值得探讨、学习的独到之处,全书二十余人都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所有人物都能栩栩如生地矗立在读者面前。作者余华大胆而精湛地运用叙述、声音、语气及意会来展示作品人物的外貌,拓展了人物描写的空间,为人物的描写特别是外貌描写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出现的一位著名作家。他于1943年5月创作了《小二黑结婚》,同年又发表了《李有才极话》。他以朴实鲜明的群众语言,新颖独特的大众风格,描绘了在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进行民族民主解放斗争的新人物、新生活。这些作品的问世,使赵树理成为解放区文学的一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赵树理出身于山西沁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庭的影响,长期农村工作的经历,使他了解农民的痛苦和欢乐,熟悉农村各方面的知识、习惯、风土、人情,通晓农村的各种艺术,特别是音乐和戏剧。这为他作品中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奠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17.
梁素素 《时代教育》2012,(13):96-97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而杰弗里.乔叟则是英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英国民族文学的奠基者,他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由于其生动地描绘了十四世纪英国各阶层人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及其精神风貌,成为了英国中世纪第一部堪称完美的杰作,也奠定了乔叟在英国文学上的地位,而作家通过对《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不同人物及他们所叙述的故事的生动描写,打破了之前宗教对人们精神及人性的束缚,宣扬了人文主义的人生观点和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8.
《金色笔记》是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女性历经艰辛追求独立自由的故事,作者采用隐喻手法对人物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有效烘托了人物形象,丰富了故事发展情节.此外,作者还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采用叙事创作手法,利用随意的叙事结构和技巧,形成独特的叙述策略,让整部作品更具内涵和吸引力.从作品的叙述时间、策略、技巧及美学价值等方面,解析英美文学人物塑造手法.  相似文献   

19.
《简·爱》这部英国文学作品自从出版以来就一直拥有广泛的忠实的读者。是一部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能够带着读者走进当时的英国社会,真正体会到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带领人们走进了世界文学的殿堂。《简·爱》这部作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值得读者一而再再而三的细致朗读和慢慢品味,除了其叙述的故事、表现的主题以及表现方式的独特外,它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和语言特点就是非常大的亮点,值得我们去欣赏和体味。围绕《简·爱》中描写女性的语言特征这一特色,展示自己的所见,希望对读者在理解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写记叙文,离不开刻画人物,要想把人物写活,写得有血有肉,离不开描写。曾有人就叙述和描写的作用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用珍珠宝石制成的一串闪闪发光的项链,那么,串连珍珠宝石的链条就是叙述,而一颗颗珍珠宝石就是一个个形象鲜明的描写。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一百零八将,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其中的每个人物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这就要求我们写作之前,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那么,怎样写活人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