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     
《科学中国人》2007,(10):80-81
科学家解开兰花身世之谜兰科植物是种类最丰富的花卉植物,但是关于它的起源一直没有搞清。美国科学家近日在对一个含有兰花花粉化石的蜜蜂琥珀进行研究时发现,兰科植物起源于大约80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美国哈佛大学的SantiagoRamírez和同事通过分析确认了这只蜜蜂携带的正是兰花花粉化石,并根据这种花粉的结构,将其归进了斑叶兰亚族。经过测定,这块琥珀的年龄为1500万~2000万年。假设兰花的进化速率相对稳定,那么可以推测兰科植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2007,(10):11-11
兰科植物是种类最丰富的花卉植物,但是关于它的起源一直没有搞清。美国科学家近日在对一个含有兰花花粉化石的蜜蜂琥珀进行研究时发现,兰科植物起源于大约80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3.
2005年8月末的一天,一支由12名古生物学家组成的秘鲁探险队在秘鲁北部的亚马孙河盆地考察时,意外发现了几块形状异常的动物化石。在随后的大规模发掘过程中,他们先后发现了1.1亿年前的许多体积巨大的下颚、牙齿以及一些脊柱化石。让人困惑的是,这些化石与以前人们发现的那个时期的庞然大物——恐龙化石毫不相同,但骨骼的形状却与现代鳄鱼的骨骼有些相似,不过要比现代鳄鱼大得非常多。它究竟是什么动物呢?  相似文献   

4.
资讯     
<正>新人种化石现于南非南非人类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1500多块原始人骨骼化石。科学家将其命名为"纳莱迪人",并认为他们可能是最早期的人类,活跃于大约300万年之前。纳莱迪人大脑比较小,骨盆和肩膀结构也比较原始。不过,他们的头骨高度进化,牙齿较小,腿骨较长,手和脚的骨骼也和现代人类极其相似。因此,科学家将他们  相似文献   

5.
第一链接     
北欧更早的人类从英格兰的东安格尼亚发掘出的一组燧石工具距今已有约70万年。作为一种标志,它们把北欧人类活动的时间向前推移了约20万年。早在75万年前,阳光更充足的欧洲南部就出现了人类,但过去50万年前的阿尔卑斯山以北没有发现过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在英格兰的洛斯托夫特附近的帕克菲尔德发现的燧石制品将英国以及整个北欧的人类活动历史延伸到了一个源自南欧的更为熟悉的古老年代。这些工具来自著名的克罗默森林形成的地层,那里出产冰河时期的化石已有一个多世纪了。这次发现的32块加工过的燧石是在一个明显可以测定年代的地层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6.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父本植物的花粉,给母本植物授粉,所得到的杂种后代具有较高的生命力。这叫混粉授粉。这个方法已广泛地用在作物育种方面。这一个现象给了苏联科学家列别捷夫一个启发:是不是在动物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是不是能  相似文献   

7.
正1.纳莱迪人2015年9月,古人类学家在位于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西北的一处洞穴中发现1500多块原始人骨骼化石,分属15个幼年、成年及老年个体。科学家将其命名为纳莱迪人。纳莱迪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人种之一,生活在距今250万~280万年前。他们身高1.5米左右,接近现代人,而且已能直立行走,甚至可能掌  相似文献   

8.
桦木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面阐述桦木科 6属 36种植物叶表皮和花粉的形态及系统学价值 ;首次揭示中国特有属———虎榛子属胚胎发育的全过程 ;化石植物有重要发现 ,发现了美国怀俄明古新世一个化石新属———Cranea和Palaeocarpinus属的两个化石新种 ,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桦木科榛亚科最早的化石纪录 ;利用形态学资料、rbcL基因序列、ITS序列分别对桦木科及外类群进行分支分析 ,并根据化石植物提供的证据 ,将三者结合分析 ,重建了桦木科的系统发育 ,建立了桦木科的新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的年代和地区,生长着不同的植物。于是,在不同的地层中,也就埋有不同的花粉化石。地质学家们很注意研究地层中的花粉化石,用来确定地质年代。  相似文献   

10.
《百科知识》2007,(12S):53-53
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写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如今这一说法在科学家的研究下有待修改。1985年,黄万波等人在重庆龙骨坡发现了一段左侧下牙床和一个内侧门齿,经过北京大学考古系陈铁梅等人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牙齿化石时间为204万年。这不但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而且将中国的史前文化往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这说明204万年以前,  相似文献   

11.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3,(13):26-27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研究化石有助于了解生物的演化。下面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十块最奇特的化石。1.1亿年的蜘蛛捕猎化石1亿年前,一只蜘蛛正在向被蛛网困住的猎物发动进攻,突然,一滴从树上滴落的树脂将它裹住,慢慢形成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会飞的动物有4类:即昆虫、翼龙、鸟类和蝙蝠。后三者分别为脊椎类动物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翼龙不属于恐龙类,尽管它也在6500万年时与恐龙一起灭绝了。由于翼龙化石少,因此人们对它了解甚少。第一块翼龙化石是1784年意大利人科利尼在德国巴伐利亚省一处灰岩中发现的,化石保存很好。科利尼是德国一博物馆研究员,但却一直无法确定它到底是属于什么动物,最后只好求助当时的古生物学权威——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的居维叶。居维叶凭着渊博的知识和解剖学功底,最终确定这是一种之前未曾见过的、会飞的爬行类动物,并命名为翼手龙。后来在欧洲、北美、南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也陆续发现这类化石,尤其是中国的发现,才逐步揭开这一奇特动物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3.
《知识窗》2012,(6)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在银河系里发现一颗由曾经的庞大恒星转变而成的体积较小的行星.这颗行星完全由钻石构成。 这颗钻石行星是一个结晶碳块,直径大约是4万英里(6.44万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5倍。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10,(4):128-128
日本冈山市林原自然博物馆3月16日说.该馆研究人员在蒙古国戈壁沙漠的白垩纪后期《约7500万至70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一种鸟类化石残片,可能属于此前从未发现的现代鸟类祖先。该馆研究人员说。这种鸟虽然会飞,但主要是在地面奔跑.并且在地面筑巢,生活方式可能与北美的走鹃和火鸡类似,不同于现在绝大多数鸟类。  相似文献   

15.
香味是一种化学信号,它吸引传粉者到某种特定的花去寻找花蜜或者花粉。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散发,在昆虫对花的定位与选择中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尤其是蛾类授粉的花,它们是在晚上被光顾和授粉的。蜜蜂与蝴蝶授粉的花有甜香味,然而那些被甲虫授粉的花则具有强烈的霉味、辛辣味或水果味。  相似文献   

16.
正"勤劳"是很多人说起蜜蜂的第一个反应。确实,多亏蜜蜂传播花粉,许多开花植物才得以延续后代。如果没有了蜂,人类或将无法生存。许多植物和农作物品种都将消失,到时候人类能吃的大部分都是水稻和其他谷物,因为这些农作物不靠蜂媒而靠风媒授粉。作为授粉员,膜翅目尾虫尤其是蜜蜂对地球上的植被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经济学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膜翅目分为两个亚目:一种是广腰亚目,由锯蜂和木胡蜂组成;另一种是细腰亚目,主要由寄生蜂、黄蜂和蜜蜂组成。蜜蜂为啥爱细腰?已知最古老的膜翅目昆虫的化石是长节蜂总科的锯蜂,形成2.48亿~2.05亿年前的三叠纪,出现于2.95亿~2.48亿年前的二叠  相似文献   

17.
站立起来高0.6~0.9米、能趟过浅浅的河水,这就是生活在4800万年前的名为Indohyus的偶蹄类动物化石。美国东北俄亥俄大学医学院的汉斯&#183;舍维森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备受争议的地区——发现了这个像鹿一样的食草动物的化石,它生活在5600万~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8,(3):50-50
法国考古研究人员说,迄今最古老人类化石“图迈”的年龄已经确定,为680万年到720万年之间。 据法新社报道,这一化石是法国人米歇尔、布吕内2001年在乍得的沙漠中发现的。它包括一个几近完整的头盖骨,还有一些零散的下颚骨和牙齿。自它被发现后,学术界就展开了有关它是否属于人类最早祖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9.
最近,科学家们宣布他们成功地从一具死于6万年前的古人化石中提取到了DNA,这名在解剖学上与现代人相同的古人类发现于澳大利亚的一个湖畔.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I0006-I0006
【导读】这种鸟可能用它1.5厘米长的喙部吸食花蜜,鸟儿嘴上附着的花粉有可能落到花朵雌蕊的顶端,从而为它们授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