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传统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方式,其美学渊源可以上溯至先秦,其中儒、道两家对绘画风格影响较为深远.在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社会时期,审美方式随之变迁转移.文章拟通过对"神境"、"逸境"与"禅境"切点式的剖析,体悟中国传统绘画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思想虽然主张各有不同,但都认为"艺"与"道"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画独特的笔墨表现形式,标志着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精神."绘事后素"是"艺",即指绘画.因此,可以理解为:中国画的笔墨艺术同样体现了"道"的精神.中国画这种带有艺术家主、客观意识形态的独特笔墨观,构建了以"笔墨"为核心的艺术审美理念,成为了中国画审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3.
"味"是中国美学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审美观."味"本来是一种生理感受,后来发展成为美学范畴,在这种转化中<老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老子>并非专门的审美理论文本,它所包含的"味"饮食审美智慧却大有可观.他的"味"理论不是否定一切美感,而只是提倡一种特殊的美感,一种平淡的趣味,一种素朴自然之美,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精神,为整个中华古典审美意识打下了浓厚的底色.  相似文献   

4.
"新感觉派"的小说家穆时英,在其作品中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特征,即创作主体、创作手法、表现内容和接受主体审美欣赏的错乱式.  相似文献   

5.
"古雅"作为一种艺术欣赏的审美范畴,是指艺术作品在内在气息上能反映出较为久远又深厚高雅的独特趣味.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即"古"和"雅"."古"是从历史时间上看;"雅"是从艺术形式上看."古雅"是两种意趣的综合体.对"古雅"的审美追求一直是书法内含意境高下的重要评判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电影<罗拉快跑>通过对同一事件的三种结局处理,力图表现人类在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和无法把握的命运面前的真实心态,通过变形扭曲的"超物象"来表现"现实的真实",从审美角度讲,这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更高的境界,是社会生活在制作者心中的独特反映.论文从影片制作的视听技术处理上进行分析,以展现电影在"超物象"表现方面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味"品诗、论诗形成了我国古代文论中独特的辨味批评,与以"意 "论诗共同构成诗歌评价的主要方式. 但辨"味"不同于辨"意",后者着重于对诗的语言文字的辨析,前者着重于把握弥散在文字语言之后的审美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8.
"传移模写"命题早在魏晋时期就已提出.但人们往往把."传移模写"看作画家的"末事"而不加重视.从.一超直入"的顿悟式审美体验出发,"传移模写"是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其自身独特的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9.
诗人(文人)以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塑造出新的山水.正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因为历代文人的不断投入,才使得山水有了灵性,使美的自然更美,并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经验,让人领悟到了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10.
微型小说的写作越来越接近中职学生的实际,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写作方式.而"间离效果"的营造,会使其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效应,更能培养中职学生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维吾尔小说界曾经出现过一批年轻作家,他们的小说吸取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在创作手法和审美追求中体现出“新、奇、异”,作品实现了方法的多边探索,他们的小说被人们称为“探索小说”。他们是否可以称为一个流派是评论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这些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家背景分析,对他们创作方法和审美追求的共性进行考察后认为,按维吾尔文学发展史和作者审美追求来看,他们可以称为—个流派。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文学;是注关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记的文学,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而它他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从容”还是“逼促”。这是鲁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从现代叙事本文“情境化”倾向切入 ,探讨了叙事本文中“情境”的构成、存在方式 ,其审美机制和审美特征 ,将其与中国传统的意境、境界等审美范畴比较、区分 ,确立“情境”作为审美范畴在叙事本文研究中的作用 ,以填补现代叙事本文研究中因传统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淡化带来的审美范畴的空缺 ,为现代叙事本文研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小说与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皆注目于农村、农民,却在理论基础、作家立场、美学底蕴方面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5.
牛僧孺《玄怪录》中传奇作品臆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僧孺的《玄怪录》是一部兼有志怪和传奇两种类型的小说作品集。其中的传奇小说兼备诸多题材,并能深刻而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同时,作在创造这些作品时。又体现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和审美水平,从而使这些作品不仅在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进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还对以后的戏曲、小说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丑被引入美学领域时就成为美学上的丑,它作为一种否定性的审美评价一般是以艺术美的形式来体现的,即通常意义上的审丑。以审丑为美学追求的西方现代派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坛产生重要影响。1990年代以来,贾平凹创作的美学视角开始转轨,[1]文本中大量运用西方现代派的审丑理论是其长篇小说的显著特点,《高老庄》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五四”短篇小说的重镇,废名的小说有其独到的美学追求。不同视野下的《桃园》呈现出废名小说的多元内蕴。在对小说生命无奈的凄凉和时美好生活的渴望的双重解读中,我们能领悟到小说中的现代意义和独特美学。  相似文献   

18.
在李铁大量的表现工厂生活的小说中,其前后期的作品有着很大变化:由单纯、诗意地表现身边的生活,到因生存焦虑产生出具有“人文关怀”的艺术之作;不滞留在单纯的现象批判,对生活充满着信赖;关注被遮蔽的工人生活的现实,细腻地呈现女工们的内心感受。这些充分显示着他思想与艺术的成熟。李铁小说的魅力既同他的人生状态、生活工作经历有关,也同他的艺术美学原则有关。发展与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小说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梅森的反腐小说从《人间正道》到《绝对权力》,从"人性"视角挖掘腐败成因,摒弃了简单的抽象的人性论调,表现了真实而壮阔的社会现实,以及对人的价值的终级关怀和浓厚的人文意识;在"人民性"制高点上的立意及其艺术而别致的传达,使其创作(或作品)环绕在"人民性"的命脉之上,从而丰富、创新了现实主义新内涵。  相似文献   

20.
王朔“新京味小说”的叙述方式彻底摆脱了以往“京味”小说的建构程式和审美规范 ,建构出一种迥异于旧“京味小说”的叙述模式。这一点在其小说文本对叙述者的设置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其小说大量设置的第一人称叙事者“我”是一种“另类”形象 ,从根本上颠覆和否定了传统的正面价值。同时 ,其小说叙事具有强烈的“倾诉性”特征 ,叙述者“我”本身反映出作家强烈的反讽倾向。这些叙事特征都从某些侧面拆解了王朔小说文本的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