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义成语的连用和释义是成语运用当中的两种特殊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对同义成语是同时出现在一个语言环境之中的。下面分别加以分析。首先来分析一下同义成语的运用。这种现象可以分为三种:1.连用的两条同义成语都是比喻性成语。例如:“这正如俗话所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有了酝酿已久的主题思想,有了考虑成熟的人物,写起来就神来笔就了。”(峻青《主题的选择和表现问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都有“条件成熟了,事情就会成功”的意思,是一对同义成语,并且都是比喻性成语。由于“瓜熟蒂落”以“瓜”、“蒂”为喻体;“水到渠成”以“水”、“渠”为喻体,这两条成语连用在一起,就从两方面比喻加以强调以增强语意。2.连用的两条同义成语一条是比喻性成语,另一条是直陈性成语。  相似文献   

2.
成语琐谈     
成语即人们长期以来惯用的固定短语其 形式简洁,意义精辟。恰如其分地运用成语,往往能收到含义深刻、文彩倍增之效。要恰当地运用成语,必须首先正确地理解成语。据粗略统计,成语大约有18000多条,出现在小学、中学课文中的成语也有上千条。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还考了20多条成语,可见成语之重要。那么怎样理解成语呢?  相似文献   

3.
张庆 《江苏教育》2000,(10):27-28
苏教版小学语教材从第二册起在每个单元的练习里安排了“熟记成语”。“熟记成语”以成语歌的形式出现。每首成语歌含成语4条。每册安排成语歌8首,二至四册共安排成语歌24首,计含成语96条。  相似文献   

4.
同一条成语的异读词在不同汉语成语辞书中标音不一致,这会让辞书的使用者无所适从。辞书标音不一致,因此广大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各种有声媒体对成语的误读屡屡出现。造成成语读音误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什么原因,各类成语辞书对同一条成语的标音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模棱两可。  相似文献   

5.
趣味猜谜     
你知道吗?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成语与诗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往往一句诗文名句的谜底就是一条成语。现在以如下诗文名句猜猜它们的谜底——都是哪条成语?  相似文献   

6.
关于成语语感与成语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鉴别成语与非成语时应介入一条事感标准。凡符合多数人的成语语感的短语就是成语。成语语感包括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成语自身还有个成语度的问题,成语度指的是人们对某些短语确定为成语时的语感认同所达到的程度。成语语感、成语度的探讨,对于解决“什么是成语”的问题,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藏头成语谜     
在下面的空格内各填一个汉字,可以组成4条成语。填上的4个字还可以组成另外一条成语。请你根据这一条成语猜一中国城市名。  相似文献   

8.
朱祖延先生主编的《汉语成语大词典》问世以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这本大词典收成语约一万七千条,是迄今为止收成语最多的一本。它的最大特色表现在:成语成串以见其源流;语义分列以展现其发展脉络;资料丰富以显示其不同形态和种种用法。这本成语大词典将与主条在含义上或结构上有密切关联的条目串在一起,按语形语义和主条的远近关系排列,形成条目群,成为体例上的一大特色。如主条“粉身碎骨”之下集中  相似文献   

9.
成语是汉语言长期发展的精髓,许多成语都经历了千百年历史的冲刷,以言简意赅、结构严谨、内涵丰富、寓意深远著称于世,成为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同学们在学习成语时却存在着记忆难、理解难、应用难的问题。看到一个成语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常常会张冠李戴、错误百出,闹出不少笑话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掌握好、使用好成语呢?下面,我们将为你请出“成语博士”,介绍一种快乐记忆、理解成语的好方法——押韵成语学习法。所谓押韵成语学习法:就是以一条成语作主词条,再在同韵成语中组合另外三条成语组成一首成语诗。因押韵的诗词…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八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甘肃师大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共收成语五千五百条,其中出自《论语》的成语约一百一十条,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其实,出自《论语》的成语,常见的,至少不少于一百四十条。 与出自其他典籍的成语比较起来,出自《论语》的成语,在结构定型的途径上有什  相似文献   

11.
2014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有12套对成语进行了考查,共考查34条成语,其中,使用错误的成语有20条。命题人在试题中共设置了四大陷阱,考生在解答时需细心辨识,现对这些成语试题作如下透视: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的意蕴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12.
“莘莘学子”的使用频率并不低,但令人奇怪的是,小到中学生用的《汉语成语词典》,大到《中国成语大辞典》,竟都没有收入这条成语。有人说这是因为它并不是成语的缘故。其实,成语和非成语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3.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宝贵结晶.如果把汉语比喻为一条河流,那么成语就是经河水长期冲洗而成的一颗颗圆润精致的鹅卵石.学习成语,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成语乐园     
一、八条成语请你根据图中指南针与周围汉字的关系,猜出蕴含其中的8条成语。  相似文献   

15.
《孟子》中的成语及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儒学巨著。有人说《论语》二十篇只一万五千来字,却出了三百条成语,若按字数和成语数的比例来说,可算是成语最多的一部书了。《孟子》字数虽比《论语》多,有三万五,但它也凝结了成语二百条,若按字数与成语数比例,我们可以说,《孟子》是继《论语》后成语最多的另一本书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统计了11种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成语共计1019条,把它们与<汉语水平和汉字等级大纲>中所收入的138条成语和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DDC)中所收入的前300条高频成语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了当前对外汉语教材中成语教学的一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愈对丰富汉语成语有重要贡献。以《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为工具书,从《韩愈全集》八卷文集中共检索出韩愈首创成语151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47篇杂文(含杂著)中的53条首创成语进行了语法、语义和文化分析,总结出韩愈杂文中首创成语的结构特点、语义变化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把两个词用and连接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词组叫做成对词。有一条成语the Alphaand omega,意思是“全部、自始至终”,相当于from A to Z,这条成语就属于成对  相似文献   

19.
《成语大词典》收录的带"而"四字成语共231条。这些成语格式整齐,内部逻辑关系多样,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一些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带"而"四字成语体现了成语的继承性,其中部分语汇是对既有成语的"活用"或"套用",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因此目前不能算作现代汉语成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0.
从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到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马年说带“马”字的成语,已经成了一种时尚。那么,带“马”字的成语到底有多少呢?据初步统计,常用的至少在40条以上。明年是羊年,可带“羊”字的常用成语不到十条;后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