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健康素养能促进健康。健康素养与身体素质有所不同。一个人的体质好坏,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都起重要作用,而健康素养主要靠后天培养和引导形成。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健康素养,不仅仅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以促进孩子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和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对丰富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引发想象。让孩子从小多听多想,不仅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音乐还能抒发人的感情,每首音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听觉记忆,发展孩子的听觉想象,养成孩子的听觉习惯,让孩子从小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  相似文献   

3.
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使其将来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拥有可靠的立身之本。因此,许多家长都重视对孩子理财能力的培养,并将其视为孩子全面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当然是对的。  相似文献   

4.
探索地方史,促进地方文化发展,丰富地域性的文化历史教学是当下的一个趋势。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浩瀚,而且知识学习相对枯燥,要识记的内容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认为将乡土史和教材中的国家史融合起来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坚持写日记,能够培养观察能力,让孩子养成留心社会、思考生活的好习惯。写日记也为孩子的学习积累了大量知识和生活素材,充实并完善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从小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语言感受力、领悟力和想象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鉴赏和审美能力。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中华民族瑰丽的诗文化。  相似文献   

7.
布达拉宫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建筑、壁画和宫藏文物集中反映了藏民族璀璨的文化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和高超的民族智慧,成为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而布达拉宫雪城面向学校宣讲文化遗产知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丰富青少年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让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历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是保障我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命脉。常言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作为文博宣教者,开展雪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和网络时代的蓬勃发展,让越来越多青少年一族每天"乐此不疲"地花在科技产品上数个小时,而家长们也要注意除了让孩子掌握科技技能和书本上的知识,也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实际生活和社交能力,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和时间,学会待人接物,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家长们首先应该懂得如何刺激孩子正面的做事动力,而不是单纯告诉孩子"这样、那样做",或是以命令的口气告诉孩子"因为我说了算"。教孩子生活技能的过程也是漫长的,从孩子学会走路到长大成人,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技能  相似文献   

9.
浅淡青少年艰苦奋斗教育●曾震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素质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学校、家庭对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很重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对从小培养孩子的好品德、好作风重视不够,特别是没有把培养青少年艰苦奋斗的精神放在应...  相似文献   

10.
时长青 《海外英语》2014,(14):18-19
《新课标》指出"学习英语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因此,学好英语对学生将来的升学,就业,生活,出国深造等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英语趣味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英语知识的补充和延续。旨在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自信奋进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实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行为表演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彰显着国家的历史和底蕴。中国有着辉煌的历史,也有着灿烂的文化。文化的发展与文化意识密不可分,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从每一篇阅读开始。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元素,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文化涵养。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它们语言凝练,发人深思。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积淀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要在课内外学会150首左右的古诗。可见在高呼素质教  相似文献   

13.
董书飞 《考试周刊》2012,(12):35-35
语文课堂离不开阅读,特别是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们更不能离开阅读,它是促进孩子心智成熟,培养表达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阅读中,孩子不仅能习得文化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品质。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4.
综观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使得“创造”这股强大的力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使教育成为全球共同关心的重大议题。历史也无数次证明,一个国家的振兴,一个民族的兴旺,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此,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这种形势下,时代赋予了幼儿教育担负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幼儿教育应当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其尽早接触祖国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粗浅地了解,从小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继承并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程峰 《现代教学》2004,(11):59-60
创造发明在现代社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经济振兴都离不开创造发明。历史证明,一个国家要振兴,一个民族要自立,需要大批创造型的人才,所以,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创造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敏锐地抓住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挖  相似文献   

17.
祖书兰 《小学生》2013,(7):18-18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知识,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名胜古迹亦或者天文地理等等都属于语文学科的范畴。这些丰富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13,(2):80-80
西方家庭教育的着眼点是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培养和自身锻炼。  相似文献   

19.
第十二期测试题1.什么是家庭环境教育?2. 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环境素养?3. 儿童拥有哪些主要权利?4. 什么是“专注”能力?5. 参加课外培训班越多,就越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吗?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20.
林永慧 《考试周刊》2011,(83):173-173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渠道之一,对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影响和意义重大。在教学中适当引进和利用,可以充实中学历史课程资源,促进知识积累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教学多形式地开展,推动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