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O NE一“卜”字加“一”成了(),突然()雨雷声响,“大”字加“一”成了(),一场天火从()降。“十”字加“一”成了(),树()着火火势旺,“了”字加“一”成了(),兔()乱窜好慌张。“火”字加“一”成了(),猴领动物()火忙,“米”字加“一”成了(),提()河水浇树上。“夕”字加“一”成了(),火灭好()没遭殃,“人”字加“一”成了(),()家都把猴夸奖。“土”字加“一”成了(),推举猴子做大(),“白”字加“一”成了(),森林()兽心欢畅。加“一”猜新字@王宝琪~~  相似文献   

2.
“米”字加“一”成了( ),提( )河水浇树上。“夕”字加“一”成了( ),火灭好( )没遭殃。“人”字加“一”成了( ),( )家都把猴夸奖。“土”字加“一”成了( ),推举猴子做大( )。“白”字加“一”成了( ),森林( )兽心欢畅。  相似文献   

3.
先民赋予了“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可以组成很多成语,从成语中可以看出“一”字的丰富含义和用法,同时“一”的意义有所不同,读音也不完全一样,而“一”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用法.因为“一”的词义丰富多变,用法灵活,我们只有全面掌握它,才能准确理解“一”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才能把握“一”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教学“马上”一词时,一位教师要求学生们说出表示动作快的一组词。教师启发:“上课铃响了,你们怎样走进教室?”大家很快想出了一组词:“连忙”“赶紧”“很快”“立刻”“赶忙”……这样,通过类比使学生懂得了“马上”有“立即”和“快”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良师》2004,(8)
看了这个题目,有的小朋友会说:“一”字,那太简单了,谁不会读?可是别急,“一”的读音还真是复杂多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单独使用或在词、句末尾时读第一声(yī),如:“一、二、三”,“十一”“一一得一”。“一”在第一、二、三声字前读第四声(yì)。如:“一天”,“一年”,“一点”。“一”在第四声字前面读第二声(yí),如:“一个”,“一遍”,“一半”。“一”在词语中间读轻声(yi),如:“看一看”,“想一想”,“走一走”。小朋友,你现在知道“一”字读音变调的规律了吧。以后朗读课文时可别读错啦。你会读“一”吗…  相似文献   

6.
“品”词     
学习《药》一文时,分析“康大叔”这一人物,我从“品”词入手。康大叔卖“人血馒头”给华老栓这一段,学生“品”得有滋有味。学生首先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值得“品”的词语,然后拿与它近义的词语进行比较,“品”出文中词语的准确与形象性。学生:康大叔的“抢”与“抓”,一个急,一个缓;“扯”与“撕”,一个武,一个文;“裹”与“托”,一个粗,一个雅;“塞”与“递”,一个横,一个柔;“抓”与“接”,一个贪婪,一个平淡;“捏一捏”与“掂一掂”,一个内行,一个外行。这一“品”,“品”出了兴趣,“品”活了思维,康大叔的凶狠、蛮横、贪婪的性格特点便…  相似文献   

7.
“卜”字加“一”成了(),突然()雨雷声响;“十”字加“一”成了(),树()着火火势旺;“火”字加“一”成了(),猴子带头()火忙;“人”字加“一”成了(),()家都把猴夸奖;“土”字加“一”成了(),推举猴子做大();“白”字加“一”成了(),森林()兽心欢畅。组新字,填故事@王宝琪~~  相似文献   

8.
张锦文 《文教资料》2007,(7):163-166
南京方言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述补句式“X得一Y”,依据“Y”的不同可以把它区分为五种情况:“X得一塌”、“X得一逼”、“X得一糊”、“X得一腿”、“X得一砣”。文中从“X”的音节数、“X”的词性、“一Y”的语法意义三个角度对此句式进行了描写,并探讨了“X得一Y”句式产生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一、解题:这是一篇说明文,是说明“蚕”和“丝”的。一般是用“蚕”和“丝”作题目,但这里却借用了一句唐诗,这便增添了文章的光采。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一首无题七律诗的一句。诗的颔联是这么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借物喻人,说明对爱情之忠贞的。其中“丝”和“思”谐音,说明要不相思除非自己身死,但这里却是用了本意,表明了“蚕”和“丝”的关系也表达了对“蚕”儿一生到死为人类造福的歌颂,用这句诗作题目,引人入胜,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增强了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0.
棋场无父女     
“胡烨,都4点了,还不起床?”爸爸凑过来:“想不想杀一盘?”我一听,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 “来就来,我才不怕你呢!”我们摆好棋盘,爸爸的“炮”第一个冲锋陷阵,开进了我的地盘,紧接着站在“兵”的前面。爸爸不紧不慢地喊:“将军!”“你想不开,也不要寻短见呀!”我冷笑一声,“兵”立刻昂首挺胸地向前迈了一步,把“炮”赶出了战场。  相似文献   

11.
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我认为就两点:一是“太学生了”.二是“太语文了”。“太语文了”和“太学生了”都聚焦一个“太”字。精彩的语文课,妙就妙在这个“太”字上。“太”字最早源于“太极”一词.是“大”与“、”(表示“小”)组合而成的汉字,  相似文献   

12.
星星鸟     
“大门牙”带着小狗出去散步。半路上,小狗赖在一棵树下不肯走了。“大门牙”跑过去挖出了一只蛋。进了家门,“啪哒”一声,蛋在怀里裂开了,蹦出一只大嘴怪鸟。怪鸟大嘴巴一张把“大门牙”叼了起来。“快放开我!”“大门牙”喊。“我是水晶星上的星星鸟,我好好在地里呆着,你干吗要把我挖出来? “星星鸟一开口说话,“大门牙”就摔到了地上。“啊,我饿极了!”星星鸟说着,把桌上的面包,鸡蛋和水果一扫而光。“大门牙”吓坏了,哀求道:“我送你回家吧。”当天晚上,“大门牙”背着星星鸟飞了起来。星星鸟实在太重了,压得“大门牙”直哼哼,差点要摔下去。幸好有颗流星飞过来,“大门牙”乘机抱住它,这才到达了水晶星。  相似文献   

13.
劳动最光荣     
“劳动”有很多好朋友。一天,“劳动”来到“尊重”家里聊天。“劳动”说:“唉,现在我们‘劳动’家庭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脑力劳动’,一部分是‘体力劳动’,这可把我们害苦了。”“尊重”挠了挠头,说:“你被分到了哪部分?为什么你们被害苦了?”“劳动”还是一副苦瓜脸:“我  相似文献   

14.
"一"统天下     
【说文解字】一,是一个数字,汉语计数里是最小的正整数,但是它却变换无穷。有时是最小,表示单个;有时是最大,表示整体。以前有条灯谜:“天没有我大,人有我大”,答案是“一”。从灯谜的本意看,意思是“天”没有“我”是一个“大”字,“人”有了“我”也是一个“大”字。这个“我”便是“一”。但是,字面上还有更深刻的蕴含:别小看这个“一”,它比天还要大呢,人拥有了它便无比强大。这个“一”就是阴阳归元、一统天下的“一”!在汉语的成语里,“一”有着全部意义的形象表现。在表成功义的“一举两得”这个成语中,“一”指个体的量,“一举”就…  相似文献   

15.
“物色”一词原指“天色”、“形状”和“声色”。随着佛教的传人,与不少受佛教思想影响的概念的转化一样,“物色”一词原有的“天色”、“形状”和“声色”的涵义转化成客观事物的外境与人的内在感情色彩的相互融合,成为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或者说是一种“境界”。《文选》“物色”赋单列一目,不独体现了“物色”的新义,而且集中反映了晋宋文人的自然审美观念,代表了从“假称珍怪,以为润色”的汉大赋到“假托真人,以为已情”的六朝抒情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一我曾出了一道作文题《说“一”》,学生难于下笔。于是,我做了如下的启发与引导。我问学生:“一”不是起点吗?学生想到了“一月一日”是岁月之初;“一年一岁”是生命之始;“一次一步”是事业之端;想到了朱自清的话:“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我告诉学生:“一”也是全部啊!学生想到“一心一意为人民”,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一门心思钻学问”,就是全副心  相似文献   

17.
竞选侦察兵     
这一天,词语国贴出了一张公告——为了保卫词语国的安全,特选拔侦察兵一名,请大家踊跃报名。不一会儿,就有好多词语报名了,什么“隐伏”“隐身”“隐没”“隐匿”等等。经过一系列比赛,最后“隐蔽”和“隐藏”进入了决赛。  相似文献   

18.
李艳 《文学教育(上)》2010,(20):132-133
一.现代汉语中的三种“罢了” (一)“罢了” 孙锡信(1999)认为,近代汉语中的“罢了”是“罢”和“了”的组合,“罢”和“了”本都是动词,意思是“完结”、“结束”,组合在一起,“罢了”仍是“结束”、“完了”的意思,常充当谓语。如:  相似文献   

19.
一、要以“以人为本”的思想认识识字教学情趣化的意义。1 情趣化使识字教学成了一杯加糖的咖啡。一位教师在一堂识字课中 ,调动了学生诸多感官 ,通过听声音 ,学习“闹钟”、“小鸟” ;通过观察 ,学习“太阳” ;通过动作模拟 ,学习“穿衣、刷牙、洗脸、升旗”等词。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识字兴趣 ,教师只是加了“一勺糖” ,学生们便争着来“喝”这杯原本“苦涩的咖啡”了。我们承认 ,“识字教学”具有知识性强的特点 ,但在欧洲国家的语言当中 ,“知识”一词的原义中包含“欣赏”、“享受”的意思。所以 ,这也启示我们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在理论界、创作界,“非理性”“反理性”的一股所谓“新潮”,曾热闹了一大阵子。是的,应当看到它的背景。“十年动乱”,文艺界、理论界的“帮文艺”“阴谋文艺”“帮理论”“阴谋理论”,都曾是“理性”鼓吹阵地,把“理性”抬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金銮殿”之上。物极必反。一股历史的逆反心理,一下子冲垮了“金銮殿”。也许这是对“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