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音乐领域里,流行音乐、爵士乐、摇滚乐等席卷中华大地,特别在校园中爱情歌曲更为学生所热衷。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优秀的民族音乐极为丰富,如果不去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弘扬民族文化,一味地模仿流行音乐的时髦,发展下去,青年一代势必忘却自己的祖先为我们留下无限丰富而宝贵的音乐遗产。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音乐艺术形式之一,民族歌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和不断发展,流行音乐兴起,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音乐表现力吸引了一大批受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流行音乐的追捧者,与此同时,民族歌曲和民族唱法逐渐被人们忽视。  相似文献   

3.
<正>"流行音乐"不只是流行歌曲的代名词,它还包含戏曲音乐唱段、外国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通俗钢琴曲、经典的影视音乐、轻音乐等。面对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现状,我们完全可以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对流行音乐进行筛选,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享受更好的课程资源,接触更多的音乐形式。1.寻找与教材内容相同素材的流行音乐。现代流行音乐中有相当一部分歌曲(乐曲)吸收了传统音乐、民族音乐或西方古典音乐的素材,并得到了广泛传唱。如果我们能找到音乐中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流  相似文献   

4.
浅议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是整个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在整个基础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里,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其中民族歌曲、民族器乐、曲艺戏剧及民族音乐理论,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在世界艺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占了绝大多数,但在整个中小学的民族音乐教育中,却出现了忽视民族音乐教育,而偏重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教育的现象。个别学校,甚至于在…  相似文献   

5.
通俗演唱方法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流行音乐以异军突起之势出现在世界乐坛之后,传统的音乐已不再能独霸音乐界了.流行音乐由于顺应近代文明而诞生,配合现代思想潮流而成长,它无须背负历史文化的包袱,意气纵横,驰骋自如.它率真而纯朴,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地在传统音乐中吸取养分,来充实它的内涵,成为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流行音乐中的通俗演唱方法是由70年末传人我国于80年代兴起.作为世界流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已受到我国广大民众的普遍接受和喜爱.它以无比的朝气和劲力在音乐领域中扩张、成长和壮大.通俗演唱方法,它在发声、呼吸、共鸣、吐字以及歌曲的演唱风格上与美声、民族唱法上虽有相近之处,但它以独有的一种风格与美声、民族在唱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本文是自己在学习通俗演唱方法的过程当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6.
崔芸 《华章》2011,(22)
流行音乐不同于古典音乐、正统音乐,它具有娱乐性、通俗性、生活性等特点,易被大众所接受、追捧.随着音乐传播技术的发展及流行音乐的商业化操作,使得流行音乐成为社会大众音乐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多于教材上歌曲的现状,是秉承传统教育理念,还是跟随时代发展,开拓创新,紧扣学生心理?值得我们思考.本文根据流行音乐的特点,以学生为切入口,客观分析将流行歌曲引入中学课堂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正>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有一种感觉: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歌曲好像兴趣并不浓厚。这样,就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通过日常的师生交流,我发现: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能凭着自己的兴趣从各个渠道选择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由此可见,作为多元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行音乐,完全可以登入小学音乐教  相似文献   

8.
王洋 《教育》2013,(5):47-47
风格多变的流行音乐走进了初中音乐课堂,走进了学生们心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关注并演唱流行音乐,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怎么把它引入课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徜徉?  相似文献   

9.
在流行音乐发展的进程中,"中国风"歌曲形式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而造就了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中国风".将所有包含民族元素的新兴音乐都称作"中国风"作品,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以"中国风"歌曲为例,探究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整合,研究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10.
徐航 《华章》2012,(17)
在发展中国自己的流行音乐过程中,并没有衡量“中国风”这种新兴音乐形成的标准,所以造就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风”.而草根音乐家黄晓亮在《中国风音乐史》中对这种新兴音乐解释为: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对于这种新兴音乐,如果我们把任何含有民族元素的音乐都称之为“中国风”的作品,也许就自欺欺人了.中国现代流行的歌曲大都是基于西方音乐之上的,因此要发展中国自己的音乐就需要植根于民族音乐土壤上,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歌曲,创作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音乐作品,使其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张茹 《小学生》2010,(11):14-15
现在的学生都喜欢音乐。面对铺天盖地的流行音乐,我们和许多音乐教师一样,常常面临尴尬:学生唱课本歌曲味同嚼蜡,唱流行音乐却有滋有味。但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孩子,怎样引导学生走出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视角,更理智地面对流行音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担起这个重任。  相似文献   

12.
健康的流行音乐能培养出多元的学生,多元的学生成长后能创作出更多元健康的流行音乐.学生热爱流行音乐,而流行音乐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作能力.如何融合流行音乐生成课堂可采用:融会贯通,让多元拓展的流行音乐丰富课堂;触类旁通,让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发展课堂;理性选择,让蕴涵悠远的流行音乐升华课堂;合理引导,让正面适宜的流行音乐完善课堂.这样,学生便会在健康的流行音乐伴随中幸福成长. 在现今这个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里,校园生活不再能独善其身.各类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已渗透校园的每个角落,加上社会媒体强大宣传力的影响,小学生对各种流行音乐已是沉醉其中、欲罢不能.再加上学生自身对美与丑也缺乏基本的甄别能力,对自己所处的年龄段适合欣赏什么样的音乐亦无清晰定位,所以在各种音乐信息的潜移默化下必然会造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我们音乐教师是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还是探赜索隐、有的放矢?笔者有一丝浅识见解.  相似文献   

13.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以激发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但是现在的学生在欣赏民歌、民乐时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如果长此下去,没有青少年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与发扬光大,民族音乐将会失去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重新认识民族音乐,从他们喜欢的流行音乐入手,找出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让学生慢慢打开心门,让民族音乐逐渐走进学生心中.  相似文献   

14.
<正>新学期伊始,带着新生早早来到音乐教室,为了打发课前那一小段时间,我顺手弹起时下流行的歌曲《明天过后》、《遇见》、《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结果几乎全班学生都和着琴声唱了起来,歌曲的节奏,音准,情感的表现是平时音乐课上难以见到的。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流行音乐是那么感兴趣,那么我们音乐教师为什么不能抓住这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从而通过流行音乐这个平台来辅助其他音乐教材的教学,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15.
流行音乐又称通俗音乐(Popu larMusic)。我国“文革”以后,流行歌曲蜂拥而出,它的出现与发展带有各种文化现象的历史必然性。这些流行歌曲是与本民族、民间音乐与新时代的现实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并具有其独特性。另外,流行歌曲还具有一些普通的社会功能。当然在流行音乐里也有些不健康的作品,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流行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流行歌曲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创出精品,创出富于强大生命力、永恒魅力的为人们喜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高中生在过重的学习压力下,都喜爱音乐,但他们大都喜欢的是流行音乐,而不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歌曲与乐曲音乐,教与学形成了一定的反差。本文对一些流行音乐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兴趣,挖掘歌曲内涵,引导学生如何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分析音乐,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流行音乐史上,黑人音乐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认为是发现代流行音乐之开端的爵士乐,无不渗透着黑人音乐的元素。自黑人音乐在美国扎根后,它是美国黑人的独特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的充分体现。美国黑人音乐主要源于非洲音乐之黑人奴隶歌曲;其中主要是宗教性的圣歌或非宗教的黑人民歌。所谓"圣歌"一般就是指奴隶们在教堂里或宗教仪式上所唱的宗教歌曲,其歌词大多是宗教乐队中某个主要歌手临时即兴创作的。  相似文献   

18.
音乐类师范学生进行流行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于音乐类师范学生的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文章主要探讨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在音乐类师范学生中实行流行音乐演唱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情感的一门艺术,它如同空气和水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流行音乐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有不同的特点,它总是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被广大人民群众所传唱喜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对人们的生活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就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发展特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偏爱流行音乐,尤其是流行歌曲,对一些著名歌手的歌曲耳熟能详,但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却"敬而远之”。做为音乐教师,与其刻意纠正学生这种片面的爱好,将流行音乐拒之于“千里之外”,倒不如借力流行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熏陶,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