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们常说:语文教学不要太急功近利,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非常认同这一点,然而我又感到非常困惑:现在的中学生哪有时间来看书?不看书又怎么谈得上欣赏和品读?而不会欣赏和品读又如何真正学好语文?上学  相似文献   

2.
做官与读书     
做官与读书之间,似相联系,却又相排斥。人们要做官,必得先读书,学而优则仕嘛,不读书哪能登上仕的台阶呢?然而,又往往是一个人当跃入“官”门后,那读书的热劲儿可就会冷却下来,变得少读书,或者就基本不读书了。 笔者常因工作关系,到过一些行政官员的府第,见那居室的书架上,却没几册书,有几本也是有关部门的赠品,陈列其上也是做做摆设、装饰。询问某些较熟识者:“有时读书吗?”回答却是一阵感叹:“啊哟!哪有时  相似文献   

3.
王睿 《大学生》2022,(2):5-7
我想做些独特的事,来纪念这一年的成长.但我从来不是一个喜好热闹的人,尤其在跨年这个时间节点.我想到了读书,在一年结束之际捡起之前因为学业被冷落的书.这个想法不错,但去哪读书呢?宿舍过于拥挤嘈杂,图书馆却又太过严肃. 此时,谷河静静地闯入了我的脑海.我之前要么忙着上学赶路,要么只在黑漆漆的夜晚到河边散过步,却从未真正在日...  相似文献   

4.
读书是学语文最直接的方法.我国当代杰出画家李苦禅说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人要有所成就,就要多读书.现在小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由此对他们进行读书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那如何指导小学生读书呢? 一、指导学生读好书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是不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呢?不是的.读书要有选择,作为教师有责任给学生提供一些合理择书的建议.有责任给学生选择那些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对学生一生有帮助的、值得学生去阅读的书籍.现在书市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却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相似文献   

5.
姚扶有 《班主任》2014,(2):13-13
正到一个朋友家串门,我刚进门,他的女儿就跑过来让我跟她一块读书。小姑娘说她正在看《上下五千年》,里面有些内容读不懂。我问,为什么不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呢?小姑娘很不高兴地说:"他们有时间不是打麻将,就是在电脑上玩游戏,哪有时间跟我一起读书啊……"听到这话,我不禁为朋友感到遗憾。要知道,一个家庭的藏  相似文献   

6.
正每到上作文课时,有不少学生无精打采。问他为什么?最多的回答是上作文课没意思,一看作文题目,不知道写什么,脑中一片空白。那么,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应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呢?一、课前"看""看"指观察,不仅用眼,还要听、闻、感觉等。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多接触自然、社会,关心新闻,了解身边的人或事,并学会分析对与错。如社会上的敏感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分析其中利与弊,例如"有人被撞了,  相似文献   

7.
我们平时读书、读文章,思想上会受到启迪,懂得了道理,感情上有时会受到触动,产生了某种想法……悟出的道理, 产生的想法,统称为读书的感想,把自己的感情和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读后感。如何写好读后感呢? 我认为首先要读懂原文,如果连文章  相似文献   

8.
嗨!梅梅!王也可!你们知道吗?昨晚有飞碟光临B市。你在哪儿听说的?我在网上看到的。,想发诀的。只要把一封E-m ail发给十个好朋友……一派胡言,才不听你胡扯呢!哼!你们不听,我跟别人说去。知道吗?网上说呀……别听蓬蓬瞎说,那些都是垃圾信息!这都是网上说的,又不是我编的!小龙总是这么武断。哼!蓬蓬,该睡觉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哇!太好了!好消息:放假一明天天。小学生蓬蓬,上学要迟到了!网上说今天小学生放假一天。快去上学!蓬蓬,你怎么迟到了?网上说,小学生今天放假一天……该怎么处罚你呢——打扫一星期的教室吧!天啊!垃圾信息惹的祸@如梦令…  相似文献   

9.
孙少峰 《学周刊C版》2014,(9):176-176
每到上作文课时,有不少学生无精打采。问他为什么?最多的回答是上作文课没意思,一看作文题目,不知道写什么,脑中一片空白。那么,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应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10.
《红领巾》2015,(2):28-29
亲爱的小朋友,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向题:你,为什么要上学?如果你没有想过,菲儿想过。菲儿是谁?他和你一样,也是一名小学生,开学的第一天,他去向老师:"老师,您说,我为什么要来上学呢?"老师被很多很多的学生问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菲儿的这个向题,让她愣住啦:这算是什么问题啊?!小学生来上学,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吗?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想扩大阅读面,读整本的书,就必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现实中很多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却不感兴趣,不愿意读书,却把有限的一点时间花在电视上、网络上。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笔者在多年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积累了点滴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想必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咨询了专家或小学生的父母。但还有些准备您做了吗? 入学思想准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您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使他们及早就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您可以和孩子探讨以下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您可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本厚厚的装有历届毕业生合影的相册,扉页是空白的。40多年前的秋天,偏僻的小山村里忽然来了一位“先生”,他走东串西挨家挨户召集村里七八岁的娃娃们去“上学”。“先生”“上学”这些词对大山里的孩子来说是闻所未闻的。我忐忑不安地问奶奶:“啥叫先生?啥叫上学?”奶奶若有所思地对我说:“先生就是教书先儿,上学就是读书识字。”我说:“我什么也不会,怎么上学呢?”奶奶说:“傻孩子,不上学啥也不会,上了学就会得多了,奶奶我一辈子斗大的字不识半升,这下好了,你们终于能进学堂了,说不定呀,你将来能穿制服挂钢笔,上街买东西不吃亏呢。”…  相似文献   

14.
擦肩而过     
一“米冉,米冉,学校里每天都会有很多相遇,你有没有期待着有一份相遇是属于你的?”“吃你的饭吧,又在想这些傻里傻气的事了,每天读书学习都已经忙得我喘不过气来了,哪里还有时间去想什么相遇?!”“哼,米冉,你怎么这么不懂浪漫呢?枉那些男生还说,还说你是我们学校最漂亮的女生呢!米冉,米冉,我要是有你一半的漂亮,我就——”“你就,你就怎么样啊?”“我就,我就会找一个帅帅的男生来喜欢我,然后,谈一场美美的,像小说一样美的恋爱!”“傻邵洛,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别想这些没意思的事了吧!”“怎么叫没意思呢?这些事是最有意思的啊!你才傻呢,米…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个不幸的家。我8岁那年,爸爸外出打工,几年过去了,至今杳无音信。苦命的妈妈形单影只,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穷人的孩子上学难。每逢开学,妈妈就愁上了,兄妹都伸着手向妈妈要钱。妈妈喂猪、捡破烂那点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敷衍油盐酱醋,哪能够我和哥哥上学用呢?眼看妈妈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哥哥提出要退学。妈妈开始说什么也不答应,但哥哥再三请求,妈妈又  相似文献   

16.
上学读书,是我们自幼就被家长耳提面命的一个词语。然而,上学很简单,到一个学校里面去,在教室里坐着,有老师讲课,便成为上学了,读书却不一样。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自我选择。每个少年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启蒙读物,而当千万个少年的读物汇集在一起时,其中的共性,就构成了一个时代独有的阅读印记。也许若干年之后,当历史逐步风化,我们的后人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二字火家都很熟悉,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去遵守交通规则呢? 一天,我去上学,过马路时我看见一名小学生横穿马路,直跑到对面。我想:马路上不是有斑马线吗?他为什么还要跑过去呢?难道是时间不够吗?这样做是多么危险呀!一不小心可能会撞车的呀!做为一名小学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应该知法犯法。这个小学生是那样的幸运。记得那是早期天的早晨,我翻开《楚天都市报》看起来,我看见一名小学生过马路时跑了起  相似文献   

18.
编者:每年九月份开学后不久,总会有很多家长因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变得"不爱上学"而苦恼。他们困惑的是:开学时,那个向往成为一名小学生、兴冲冲踏进校园的"小豆包"怎么一下子"厌学"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上  相似文献   

19.
每天清晨的上学路上,我总会看见许多小学生手里拿着五花八门的零食:有鸡翅、有热狗、有面包、有糖果……总之应有尽有。我想:一个小学生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该吃多少零食呢?那么,一个班,一个学校又如何呢?于是我开始了一次小小的社会调查。上学路上,我询问了许多小学生,问他们一天从家里带多少钱上学。答案是:富裕的家庭少则10元、20元,多则30元、50元;一般家庭5-10元;困难家庭1-3元。我还看到,上学路上的小卖店一家接一家,而学校附近的  相似文献   

20.
我要上学了     
大班末期,我们发现孩子们对上小学有强烈的好奇心。小学校是什么样的?小学生上什么课?有没有玩的时间?没有新朋友怎么办?针对孩子的问题,我们生成了“我要上学了”系列活动。我们带孩子参观了校园环境、小学生半日活动,让孩子们与小学生坐在一起上了一次课,一起参加了课间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