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生物》“观察蚯蚓”这一实验中,按教材的要求.把活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并做比较.往往得不出预期的实验结果:蚯蚓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反而比在粗糙纸上的运动速度更快。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1纸面过于粗糙和干燥磨擦力过强的干燥纸面会吸去蚯蚓身体上的水分,会对蚯蚓产生粘着力,使蚯蚓的运动速度减慢。改进的方法是将纸面稍加湿润,以减小粘着力,使蚯蚓能正常运动。2蚯蚓在玻庆板上肌肉易于收缩蚯蚓在玻璃板平面上运动时,刚毛所起的支撑作用不大,蚯蚓依靠环肌和纵肌的伸缩活动就能…  相似文献   

2.
蚯蚓运动时是前端先移动,还是后端先移动 ?蚯蚓身体的各部位对刺激的反应是否一样 ?在一些教参书中的描述各有不同。本人通过实验观察,有如下发现。   a.观察蚯蚓的运动。要观察蚯蚓的哪一端先移动,先要区别蚯蚓的前、后端。有环带的一端是前端,前端的口经常张开,这也是很明显的。蚯蚓在自然状态下的运动多数是向前运动。运动时,前端先伸长,然后由前向后逐节收缩,即身体的前端先移动,然后带动身体的后端移动。当我们用浸过醋的棉签放在蚯蚓前端附近,封锁它前进的方向时,它的前端收缩,然后后端伸长,这时蚯蚓身体的中部没有移…  相似文献   

3.
蚯蚓的秘密     
一场大雨过后,我和爸爸来到田间的小路上。我看到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蚯蚓正向四处爬着。爸爸说:“蚯蚓是人类的朋友,是‘松土专家’,应该保护它们。”我疑惑不解地问:“爸爸,蚯蚓没有腿,怎么走路?没有手,又怎么松土呢?”“自己找答案吧!”爸爸笑着说。我捉了一条蚯蚓仔细观察了起来:它是暗红色的,圆滚滚的,两头略尖。我拿出放大镜认真研究,发现它细长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中间部分有许多细毛。它走路时用细毛配合,身体一伸一缩,好似一个弹簧,一会儿变细,一会儿变粗,这样交替变换,就能爬行;并且,在它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条很深的轨迹。我将这条…  相似文献   

4.
<正>例1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其原因是什么?解析蚯蚓靠身体的收缩和伸长来完成运动,为了防止在原地伸缩,蚯蚓身体前后端的刚毛协调地打入土壤中,增大摩擦力,使蚯蚓能在土壤中快速移动。而在玻璃板上,刚毛无法打入玻璃中,因此无法增  相似文献   

5.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玉米人农庄的玉米人,今天我来向你介绍一位生活在土壤里的朋友——蚯蚓。 蚯蚓的家在潮湿的土壤里,所以我说它是土壤里的朋友。蚯蚓身体有暗红色或灰黑色两种颜色,像一条胶皮管子一样。它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这是蚯蚓排粪便的地方。如果你想和蚯蚓说悄悄话,你就要学会  相似文献   

6.
蚯蚓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但蚯蚓大小却因地区不同有差异。九年义务教育动物学课本将解剖蚯蚓实验改为观察蚯蚓实验后仅要求1、观察蚯蚓外部形态;2、观察蚯蚓的运动;3、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三个步骤做完即将活体蚯蚓丢弃.实为可惜,建议将实验内容加以补充,以利蚯蚓生理部份的讲述。 1、观察蚯蚓外部形态 除观察体节和环带,区别蚯蚓身体前端和后端外,还应按颜色深浅区分背面和腹面。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下)中"观察蚯蚓"这个实验,其中一项是关于蚯蚓运动的观察。其实验设计是把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与光滑的玻幻板上.观察其运动并加以比较。在与该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这样描述蚯蚓的运动:当蚯蚓在纸上蠕动时,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这是体表的刚毛与纸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刚毛在蚯蚓的运动中能起支撑和固定作用;再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只见它的身体在舒缩、变粗和变细,却不能前进。这是因为玻场极的表面光滑,刚毛无法支柱和固定身体。并由此得出结论:说明刚毛有协助运…  相似文献   

8.
蚯蚓俗称"地龙",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它的身体呈圆柱形,由许多体节构成。蚯蚓的种类很多,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别看蚯蚓很不起眼,它的用途可不小。  作为饲料 蚯蚓体内含有多种氨基酸,烘干的蚯蚓粉含粗蛋白65%~70%,它是畜牧业和渔业很好的饲料。  药用价值 蚯蚓作为中药,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作了详细介绍。蚯蚓的提取物中含有抗组织胺作用的氮素物质,对肺和支气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蚯蚓体内还含有一种硫胺酸,能促进体表的血液循环,具有解热的功用。从蚯蚓中提取并纯化的一类能溶解血纤维蛋白的酶类叫蚯蚓纤溶…  相似文献   

9.
章鱼与喷水船章鱼在逃跑或追赶猎物时,速度可高达每秒15米。它靠什么获得如此惊人的速度呢?这是因为,在章鱼体内有一个能装海水的外套膜,当它需要快速运动时,外套膜就猛烈收缩,使水从前部的喷水管急速向后喷射出去,顿时产生很大的反推力,从而使身体像炮弹一样向前弹射出去。科学家应用章鱼的“动力原理”,研制出了一种新轮船——喷水船。这种船用水泵把水从船头部位吸进,然后高速从船尾喷出,推动船体飞速向前。这种船不仅速度快,而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剑鱼与超音速飞机剑鱼为典型的流线型身体,体表光滑,上颌尖长且硬,尾柄强健能产生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在生物教学中,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可边做实验进行演示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而且便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在讲述蚯蚓外部形态时,我让学生分清蚯蚓的前后端、背腹面、口、肛门、体节及环带后,便引导他们作刚毛、运动、呼吸、应激性等方面的观察,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1 观察刚毛.选用小号玻璃皿,把洗净的蚯蚓浸泡在酒精溶液中麻醉,待蚯蚓全身松弛后取出,用清水洗净,然后用解剖刀切取部分体节和环带,分别制成临时装片,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体节和环带边缘.结果发现体节上有许多刚毛,而环带上则光滑无刚毛.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很快掌握了刚毛在体壁上的分布情况及形态,增强了记忆力.  相似文献   

11.
鼹鼠鼹鼠,身体矮胖,外形像鼠,长10多厘米,四肢短,头尖,嘴长,耳小或完全退化,腿也小,尾巴短。前后肢之间有薄膜,能从树上滑翔下来。住在洞中,适于地下掘土生活。主要以昆虫为食,也食蚯蚓、蛞蝓、两栖类、爬行类等动物。  相似文献   

12.
颈椎关节结构较复杂,除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外,尚有枕环关节,环枢关节及钩突关节,特别是环椎、枢椎提特殊结构,适应了头部多方向运动、范围大之功能,头部旋转功能约有百分之九十发生于环枕关节。不但运动灵活而且装置稳固。其周围有多数韧带。除众所周知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外,尚有环椎横韧带、齿突尖韧带、环椎后韧带  相似文献   

13.
一、喉头位置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喉头就是一个精巧的发声器,它是由甲状骨和环裂软骨及各种披裂肌组成的.各种披裂肌的收缩和放松,牵动着披裂软骨,迫使声带闭合、分开、绷紧和放松.  相似文献   

14.
<正>1教学背景和教材分析"蚯蚓"为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要求学生合作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从蚯蚓的体色、体形、运动和对湿度的反应入手,让学生合力探究蚯蚓对土壤生活的适应性,仔细观察实验探究过程,描述实验探究现象,得出实验结论。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自主观察蚯蚓的体色、体形和环带,辨析蚯蚓的前、后端、体毛和刚毛,了解蚯蚓的运动和对  相似文献   

15.
一、蚯蚓运动方式的观察蚯蚓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与土壤钻穴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其运动方式也很特殊,借助刚毛的帮助,蚯蚓可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伸缩性蠕动。了解蚯蚓的运动方式对环节动物的教学和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开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对蚯蚓的运动方式作了初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清道夫蚯蚓     
《少年科学》2010,(11):19-25
<正>地球上有一种身体细而长、生活在土壤里的动物,它就是蚯蚓。有意思的是,蚯蚓对人类很有益处,科学家对蚯蚓所做的"工作"越来越感兴趣!  相似文献   

17.
蚯蚓喜欢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活,可它有一种独特的再生功能,就是将蚯蚓身体的前段或后段截去一部分,将它放入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我是一名初中生物教师。《生物》第一册(下)图Ⅲ-40中画的蜈蚣的躯干部由23个体节组成,每个体节生有一对步足,共有23对足步。 但是,我看到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68页有关蜈蚣体节和步足的介绍是:“躯干部由21个体节组成,每节各生有1对步足”。我又查阅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普通动物学》(第二版),第220页有关介绍是:“蜈蚣常为22节,第一、二节愈合,其余体节一大一小,大小相间。”我观察的蜈蚣浸制标本,其体节也是21节,有21对步足。 教材中的蜈蚣外形图是不是有错呢? 安徽省泾县琴溪中学(242523)赵群  相似文献   

19.
形体训练探微——浅谈腹肌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发展至今.人们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形体训练也日益受到青睐.现代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强健的体魄,以便更好地投入工作与生活.腹肌训练更是形体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想有效地对腹部进行健美训练,首先应当完全了解腹部的结构.及腹部各种肌肉的准确位置和功能.腹部是由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组成.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则,为上宽下窄的扁长带形的多腹肌,其功能是使上体前屈;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部的浅面.为宽阔扁肌,肌纤维向前下方斜行,其一侧收缩使上体侧屈和转体,两侧同时收缩使上体前屈;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其一侧收缩使上体向同侧旋转,其余作用与腹外斜肌相同;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的深面,其纤维横行不能使上体运动,只能维持和增加腹压,支持腹腔脏器,协助排便、分娩、呕吐、咳嗽、呼吸等.  相似文献   

20.
蚯蚓喜欢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活,可它有一种独特的再生功能,就是将蚯蚓身体的前段或后段截去一部分,将它放入土里,过了一段时间,损伤的部位会逐渐自行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