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Herbst矫治器采用Pancherz设计的完全支抗形式,选择1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7例.对比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疗效.结果ANB、OJ、OB、U1/L1、U6/PP明显减小,SNB、L1/MP、L6/MP、MP/SN明显增大.结论Herbst矫治器对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能有效减小覆盖、覆(牙合),明显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Herbst矫治器采用Pancherz设计的完全支抗形式,选择11例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7例.对比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疗效.结果ANB、OJ、OB、U1/L1、U6/PP明显减小,SNB、L1/MP、L6/MP、MP/SN明显增大.结论Herbst矫治器对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能有效减小覆盖、覆(牙合),明显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器治疗安氏II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Herbst矫治器采用Pancherz设计的完全支抗形式,选择11例安氏II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进行治疗,男4例,女7例。对比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评价其疗效。结果ANB、OJ、OB、U1/L1、U6/PP明显减小,SNB、L1/MP、L6/MP、MP/SN明显增大。结论Herbst矫治器对治疗安氏II类下颌后缩患者能有效减小覆盖、覆牙合,明显改善患者下颌后缩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垫功能矫治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临床选择10例病人应用双垫功能矫治器及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双期非拔牙治疗。结论:应用双垫功能矫治器进行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矫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在矫治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具有生长潜力的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的青少年患者,在用方丝弓矫治器整平牙弓排齐牙齿后,用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矫治深覆伴下颌后缩。结果经过6-12个月的治疗,40例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患者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达到中性关系,咬合良好,面型明显改善。结论上颌斜面导板联合NiTi摇椅弓矫治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MRC和Twin-block两种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 选择24例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其中MRC肌功能训练器组患者12例,Twin-block矫治器组12例。在矫治前后摄取X线头颅侧位片,并对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相关参数值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比较两组患者软组织侧貌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MRC和Twin-block两组患者的Ns-Me’, Sn-Me’,CmSnLs,A’Ls-FH, B’Li-FH, LiB’Pg’,NsPg’-FH, GSnPg’, Z角均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s-E,Li-E,Pg’B’-FH,H角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S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期间,应用MRC肌功能训练器和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临床效果基本相同,有改善面部软组织及侧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双阻板矫治器功能矫形力与磁力的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研究双阻板矫治器加与不加磁力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矫治疗程的影响,来试图证实磁力与肌力的协同作用。方法 将临床收治处于生长发育期Ⅱ类Ⅰ分类功能性下颌后缩患18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9人,A组单纯用双阻板矫治器矫治,B组在双阻板矫治器的导斜面上安放适当规格的稀土永磁体,记录每例患达到稳定的磨牙中性关系时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两组病例面型均获得明显改善,磨牙Ⅱ类关系纠正,咬合关系好,咬合稳定,A组平均疗程为9.6月,B组平均疗程为7.4月,B组比A组平均疗程缩短2.2月,t检验,差异有显性。结论 双阻板矫治器所产生的功能矫形力与磁体产生的磁力能产生协同作用,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改良FR-Ⅱ型矫治器的作用原理、制作方法及作者应用改良FR-Ⅱ治疗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联合面弓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颅、颌面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4例混合牙列晚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片、全景片。结果治疗6个月后,安氏Ⅲ类错[牙合]改善,上颌骨向前生长,同时抑制下颌骨向前生长,后牙中性关系。结论混合牙列晚期安氏Ⅲ类错[牙合]采用快速扩弓联合面弓前牵引可得到有效矫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联合面弓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错的颅、颌面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4例混合牙列晚期安氏Ⅲ类错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片、全景片。结果治疗6个月后,安氏Ⅲ类错改善,上颌骨向前生长,同时抑制下颌骨向前生长,后牙中性关系。结论混合牙列晚期安氏Ⅲ类错采用快速扩弓联合面弓前牵引可得到有效矫治。  相似文献   

11.
总结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错拔牙病例的疗效 ,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 2 5例年轻恒牙安氏Ⅱ’错采用拔除 4 44 4进行直丝技术矫治。结果 2 5例患者平均年龄 1 3 .4岁 ,平均矫治时间 2 4 .5个月 ,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面外形 ,磨牙关系由Ⅱ类改为Ⅰ类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 ,尖窝关系良好 ,尖牙成Ⅰ类关系。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显示ANB角由平均 5 .5°± 2 .1°改正为 3 .1°± 1 .3°,代表面部软组织侧面外形的Z角由 60 .5°± 5 .6°改变为 77°± 5 .8° ,代表上下颌矢状关系的AO -BO距离由 (6 .5± 2 .3)mm改为 (3 .1± 1 .1 )mm。结论 直丝弓技术矫治Ⅱ’错 ,临床效果良好 ,椅旁操作时间短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总结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错(牙合)拔牙病例的疗效,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年轻恒牙(牙合)安氏Ⅱ'错采用拔除4)/(4 4)/(4进行直丝技术矫治.结果25例患者平均年龄13.4岁,平均矫治时间24.5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面外形,磨牙关系由Ⅱ类改为Ⅰ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尖牙成Ⅰ类关系.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显示ANB角由平均5.5°±2.1°改正为3.1°±1.3°,代表面部软组织侧面外形的Z角由60.5°±5.6°改变为77°±5.8°,代表上下颌矢状关系的AO-BO距离由(6.5±2.3)mm改为(3.1±1.1)mm.结论直丝弓技术矫治Ⅱ'错(牙合),临床效果良好,椅旁操作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骨性Ⅱ类与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位置和钙化时间上的差异。方法对平均年龄为11.2岁的220例患者的治疗前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9%为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32%为上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49%为下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结果各错牙[牙合]形组中第二恒磨牙钙化阶段的分布相近,骨性错[牙合]形类型与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没有明显相关性。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组最大年龄组(12岁以上),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位置更偏将向。结论上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中,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较早,但钙化时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笔纬傻拇硌篮匣胃鞑幌嗤?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外形、口腔健康状况、错牙合畸形的类型等综合考虑,因人而宜制定出最符合患者的矫治计划。力求获得个体最佳矫治效果。下切牙缺失的安氏Ⅱ类错畸形矫治体会恰雅@徐晓梅$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四川泸州646000  相似文献   

15.
总结临床使用直丝弓技术矫治安氏Ⅱ'错(牙合)拔牙病例的疗效,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5例年轻恒牙(牙合)安氏Ⅱ'错采用拔除4)/(4 4)/(4进行直丝技术矫治.结果25例患者平均年龄13.4岁,平均矫治时间24.5个月,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面外形,磨牙关系由Ⅱ类改为Ⅰ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窝关系良好,尖牙成Ⅰ类关系.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显示ANB角由平均5.5°±2.1°改正为3.1°±1.3°,代表面部软组织侧面外形的Z角由60.5°±5.6°改变为77°±5.8°,代表上下颌矢状关系的AO-BO距离由(6.5±2.3)mm改为(3.1±1.1)mm.结论直丝弓技术矫治Ⅱ'错(牙合),临床效果良好,椅旁操作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前牙开袷畸形是正畸临床中较常见的错矜畸形,不仅影响患者咀嚼功能,还影响其发音、吞咽、呼吸等功能,甚至妨碍其容貌外观;严重者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构成影响。文章对前牙开袷畸形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开铪畸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一、多灯串联,求最大电压例1 把一只“6V 3W”的灯泡L1和一只“12V 4W”的灯泡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为使两灯能长时间发光且不被烧坏,电源电压的最大值应为——V. 错解:为使两灯能长时间发光且不被烧坏,可使两灯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U1=6V,U2=12V,两灯串联,故U最大=U1+U2=6V+12V=18V.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患者依从性对整个正畸治疗过程的影响.方法:在一个月内随机选取固定矫治器治疗的错牙合畸形复诊病例100例,根据口腔卫生状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8例,对照组42例,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托槽脱落率有无差别.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托槽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患者的依从性严重影响矫治效果和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腔不良习惯造成危害及纠正。方法:回顾性分析几年来我科收治的口腔正畸病例中126例口腔不良习惯。结果:不良习惯矫治时间最短半年,最长4年,平均一年半。结论:不同口腔不良习惯造成相同错番畸形,相同的口腔不良习惯造成多种不同的错番畸形。矫治时患者要有正确认识,有敷力纠正不良习惯,以及对外因的治疗和矫治器矫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用二甲双胍或单独增加胰岛素剂量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达40~50U,分2~4次皮下注射,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血清肌酐水平〈132.6μmol/L。入选患者随机进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和单纯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胰岛素用量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纯应用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素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每日胰岛素用量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在需要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用二甲双胍有利于提高疗效;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比单纯胰岛素治疗多1.1%,达血糖控制的每日胰岛素需要量比单纯胰岛素治疗时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