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小学阶段把作文定位于"写话"与"习作",这就表明,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练笔。教学中,教师应放缓坡度,降低难度,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习作教学流程,按照"观察积累—指导试写—评改完善—习作欣赏"的流程来开展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师生都害怕习作,作文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难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习作观点由"老师要我写"转变为"老师我要写",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纵观习作教学现状,仍存在学生对习作学习缺乏兴趣、对习作知识缺乏积累、对习作缺乏创新及真实情感等问题。为此,笔者以管理学的"SMART"原则为切入口,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课堂模式进行实践研究。致力于巧妙运用"SMART"原则,建立新型"目标式"习作教学,从而夯实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使作文课堂更具张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根据当前学生厌作、套作的状况,习作教学应植根于生活,走生活化道路。应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摄取素材,观察感受生活,丰富提炼素材;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的基础上,活化积累,激发倾吐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倾诉,随心所欲倾吐,把生活源头引入作文;同时,把生活和作文集合起来,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并通过讲评、交流、发表、写生活日记等活动,提供展示舞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善写、乐写、坚持写,养成写作的习惯,让习作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构建开放式的作文课堂,能使习作源头"活"起来,从而打开学生习作的大门,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学时应做到:联结课堂内外,让素材积累开放化;贴近学生生活,让内容选材开放化;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作文评价开放化。  相似文献   

6.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怕作文,老师也觉得作文难教,已然成为"疑难杂症"。其实在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存在的最大毛病就是心中有话写不出来,写出来也是三言两语。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对他们进行观察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平时积累习作素材外,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以生活为依托,让习作成为有源之水。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习作和习作前对学生进行"过程再现"指导是两条重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这两条途径。  相似文献   

7.
习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中段习作则是作文教学的初始和基础,因此中段习作在语文教学中显得任重而道远。而现实是很多中段学生对习作并非兴趣盎然,甚至谈"写"色变。要使学生对写话从"望而生畏"到"无所畏惧",从"无从下笔"到"思如涌泉",其中实践经验发现复写作文、积累素材,写出真实,发挥文本优势是中段习作教学的四剂"良方"。  相似文献   

8.
回顾学生的习作,雷同作文、伪情作文、缺"钙"作文层出不穷。这些由于"倒置"引发的"尴尬",影响了学生意愿、自主、个性表达,也严重挫伤了我们"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习作追求。而当我把习作当成一份绿色的事业,精心培育"习作树"的时候,"倒置尴尬"的现象也被悄然突围。  相似文献   

9.
罗先文 《考试周刊》2013,(38):57-57
<正>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没有积累就无法"倾吐"心声。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课堂资源,是学生作文训练的优质资源。引导学生欣赏并积累教材中潜在的"精彩点",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成为学生习作训练的载体,善学之既久,学生习作能力自然纯熟。那么,如何善用文本,以之为练兵场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略有心得。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实施十多年来,作文高耗低效的问题虽然得到一定的改观,但学生习作中的同化现象仍比较严重,多数学生不为自己"立言",而为他人"代声"。究其原因,教师忽略了习作来自生活、反映生活的本质,没有有效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表达技巧之间的桥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走出作文雷同化的策略,以期对作文教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习作讲评是习作指导的后续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或他人的习作中发现问题,不断修改,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讲评。一、精心批改,有备而评习作讲评,不只是简单地将作文讲一讲,评一评。"一言堂"的讲评收效甚微,也许对读到作文的学生会有一些触动,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多大收获。讲评前要先研究学生的作文,好好地读学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注意积累作文素材,以开阔学生的作文思路,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通过教与练、扶与放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习作,将改变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逐步养成勤于动笔、快乐习作的良好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3.
作文难,难作文!听过无数教师和学生甚至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于是,“作文该怎么写”成了众多教师努力研究的课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积累就没写作的素材,学生习作将无话可说。无事可叙。 一、在生活中积累  相似文献   

14.
在习作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尽管命题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要求写亲身经历的事,但学生仍然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习作兴趣,缺乏表达欲望。习作指导时,教师虽然从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讲得头头是道,但如果不激起学生的习作欲望,学生不能进入习作表达的最佳状态,写出的作文仍然会空洞乏味。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表达效果,我采用了以下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性活动。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积累习作素材和知识,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力倡导真实的写作思想,引导学生习作走向创新,走向个性化。  相似文献   

16.
现在,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存在胡编乱造的现象,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习作教学理念是不相符的。只有让学生写真实的作文,才能促进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基于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真实"素材;指导学生用心表达,抒发真情实感;借助赏识评价,提升学生的习作热情。  相似文献   

17.
姜宏 《考试周刊》2012,(45):48-48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写东西要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可见,积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和习惯.没有生活积累就没有写作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将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没有语言积累,学生作文将是“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内心感受不能表达,内心有情有感不能抒发,因此,小学生习作应从积累开始。  相似文献   

18.
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就地取材,挖掘乡村习作素材,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嬉玩中,从劳动和社会实践中,从农村的传统节庆、风俗民情中积累写作素材,再加上教师有效的指导,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就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正对作文,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畏难情绪,他们把习作当成—种负担,对习作缺少兴趣。习作畏难情绪的产生除了缘自小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日常积累等方面的因素外,还与教师习作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关。如果教师对习作教学的目标没有明确的认识,习作教学枯燥无味,也会导致学生对习作失去兴趣,进而形成畏难心理。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享受习作中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目标是:"能具体明  相似文献   

20.
黄春凤 《广西教育》2014,(13):43+53-43
作文需要积累,积累才会有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写指定写作范围的单元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特别是缺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要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把单元习作写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