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略读课文是相对于精读课文而言的,锻炼学生的迅速提取信息能力。然而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处理心中无数,甚至无从下手,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想实施好初中阶段的略读课文教学,就必须认清楚现阶段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制定合理的略读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将提高初中生的略读能力落到实处。本文从分析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正确进行略读课文教学两个方面入手,并结合一些实践经验,对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优化初中阶段略读课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把握略读课文地位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新课标语文(人教版)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3.
略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相对于精读而言,当前我国略读课文教学研究相对比较滞后。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从三年级时出现略读课文,高年级略读课文数量不断增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随之迎来了新局面。本文以小学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为例,探究小学高年级略读课文可行的教学策略,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小学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提供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把握略读课文地位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新课标语文(人教版)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  相似文献   

5.
冯秋萍 《教师》2010,(14):75-7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三种状况:略读课文“精读”化;略读课文“选读”化;略读课文“低效”化。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其次要简化略读课文的教学流程,最后要合理设计略读课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略读课文应该怎么教?从教学时间上看,略读课文一般一课时完成;从教学要求来看,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从教学形式来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从教学顺序来说,略读课文安排在精读课文后边。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实验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比重在逐渐增大,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理应受到广泛关注。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结合《我的第一个笔记本》教学,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以实现略读教学的有效性,带领学生渡向略读教学的彼岸。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三种状况:略读课文"精读"化;略读课文"选读"化;略读课文"低效"化.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其次要简化略读课文的教学流程,最后要合理设计略读课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的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纵观小学的语文课本,我们可以发现略读课文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略读课文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阻碍了略读课文的教学。本文将以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为重点来展开讨论和分析,深入地认识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意义,并提出更好的小学语文课文略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略读课文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许多教师面对略读课文,教学时却茫然无措:或变略读教学为"简略地读",或变略读教学为"课外阅读",或变略读教学为"精雕细琢",略读课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功能,笔者尝试将学习单引入略读课文,力求实现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安排了略读课文,从三年级开始随着年级的增高,略读课文的比重也逐渐加重。与精读课文相比,略读课文需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技能。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略读课文《藏戏》一课的略读课文的教学,笔者是这样展开的。  相似文献   

12.
曹鸿飞 《小学语文》2013,(10):39-42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三种类型,其中略读课文的比例是逐册增加的,到五年级时,略读与精读课文已形成了各占一半的局面(六年级下册比精读课文还多了一篇)。但配套教学用书中,二年级中没有提及略读课文的教学建议,三年级上册中对略读课文教学只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从内容上说,  相似文献   

13.
从三年级开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单元都把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部分,但是许多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种种误区,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略读课文的教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施。一、粗中求精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经过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已经理解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所以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并不重视,只是任由学生读几遍课文就结束了;而有的教师却把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14.
略读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从每单元一篇过渡到四年级的每单元一至两篇。到了五、六年级略读课文就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了。《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足见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何更好地实施略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习得的方法自主阅读,是我们作为教学实施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占有较大比重,略读教学也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载体.如何区别精读课教学,上好略读课.本文从了解编者意图、准确制定目标、把握略读教学尺度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有效运用略读课文,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系中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精读课文的教学逻辑相对略读课文来说显得清晰、明确,而略读课文的教学结构目前还是处在松散无序的状态。略读课文的价值定位不容忽视,亟须语文教师在单元整体的视域下重构其教学逻辑,让略读课文的教学变得更为立体深刻。  相似文献   

17.
略读课文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根据实时课堂观察,许多语文教师模糊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关系和教学目标,略读课文教学步入了误区,出现了"高耗低效"的现象.因此,怎样正确处理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关系?略读课文该怎么教?这些问题值得深思,需要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重新审视,寻求对策,以开拓略读课文教学的新天地、新视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实验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比重在逐渐增大,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理应受到广泛关注.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结合<我的第一个笔记本>教学,探讨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以实现略读教学的有效性,带领学生渡向略读教学的彼岸.  相似文献   

19.
张辉煌 《教师》2012,(24):62-63
略读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纵观现在的略读课文教学,有的老师因为定位模糊,片面曲解略读教学的作用,教学时任由学生说得天花乱坠;有的教师干脆把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等同起来,面面俱到、精雕细琢……面对现状,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反思,我们要追寻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的略读课文的课堂,以还略读课文的教学本色。  相似文献   

20.
<正>略读课文在统编本教材中占比很大,是单元语文要素延展、强化、补充的有效资源。略读课文不能粗略地读、忽略地读、简略地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定位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实施适合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探究、合作、个性化学习,领悟略读课文“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真意。一、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起开始有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增加了教学的厚度,让学生由信息检索转向归纳梳理,由知识提取转向重组运用。1.教材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