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在口译活动中,译员的大脑是最基本的记忆工具,其中短时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口译中的记忆,尤其是短时记忆的特性和造成记忆困难的诸多因素,提出培养学生短时记忆能力的若干方法,以运用于口译教学实践,提高英语口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明确了口译听辨技巧训练和传统学生听力练习技巧的区别,结合当前听力教学方法的缺陷,论述了公共英语听力课堂引进口译听辨技巧训练方法的必要性和具体手段。通过具体的例证,着重说明了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在听力课堂上利用常用口译笔记方.法提高短时记忆能力,以及如何根据语篇的特征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3.
口译中的短时记忆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短时记忆的实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短时记忆在口译过程中的作用。随后提出了口译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短时记忆的方法。目的是引起口译教师对这一技能的重视。加强其训练,提高口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短时记忆是口译重要技能,如何进行短时记忆教学是口译教学的难点。实验教学结合记忆理论及语篇理论,构建口译短时记忆教学模式。实验数据表明:应用此教学模式训练学生8周之后,实验组的回忆信息量在实验后有明显提高;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教学方法及训练材料针对性强且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将短时记忆中的工作记忆规律应用到口译教学实践中。探讨了在口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译记忆能力,拓宽学生的记忆广度。  相似文献   

6.
根据Daniel 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短期记忆是口译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口译教学中,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听力和语言训练上,从而忽视了记忆力的专门训练.本文试图通过对三种记忆系统(瞬时、短时和长时记忆)的工作机制的探讨,重点阐述短时记忆对口译的重要作用.并从当前比较通行的记忆力训练方法中选择一些应用到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根据Daniel 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短期记忆是口译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今口译教学中,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听力和语言训练上,从而忽视了记忆力的专门训练.本文试图通过对三种记忆系统(瞬时、短时和长时记忆)的工作机制的探讨,重点阐述短时记忆对口译的重要作用,并从当前比较通行的记忆力训练方法中选择了一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结合教学实践具体探讨了口译教学中的记忆技巧、笔记技巧、公众演说技巧和释义技巧的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9.
口译是一种即席性很强的语言符号转码交际活动,尤其是要有出众的记忆能力,要求译员不仅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而且能有效地保持信息并及时地传达信息。口译的记忆分为感官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是口译的关键,关系到口译的成败。本文从口译短时记忆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培养学生口译短期记忆力的方法,以提高口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以后学生胜任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短时记忆作为口译信息处理的关键环节,在口译记忆中起主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口译三种记忆机制的探讨,分析了影响口译短时记忆的因素,提出了培养短时记忆能力的方法,以对交替传译教学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联机制在口译记忆中起到信息选择的作用,决定了口译过程中瞬时记忆的关注点、短时记忆的内容以及工作记忆的处理对象和方式。对口译中源语听解和译语输出这两个阶段的分析揭示了口译员的认知语境与关联选择之间呈正比关系。因此,建议口译教学中在充实认知语境、增加长时记忆信息量的基础上,强化听辨推理训练。  相似文献   

12.
认知记忆是口译复杂信息加工和处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口译实践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记忆能力与口译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不仅有利于提高实际口译效果,而且促进了口译教学与训练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记忆训练是交替传译教学中的重点。教学中使用的记忆训练方法背后的认知规律是什么?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认知规律来指导记忆训练?本文对这些记忆训练方法进行了认知研究,从图式理论对这些方法一一进行了探讨,并对图式理论对口译教学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袁俊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0-121,124
由于人脑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性,笔记在口译中,尤其是在交替传译中显得十分重要。口译笔记因人而异,但也有一些规则可循。首先,口译笔记要精练;其次,口译记录要快速清晰。为提高记录速度,除了缩略词外,译员还需熟练掌握并使用一些速记符号。口译笔记使用中文或英文都可以,也可以双语兼用。口译笔记的格式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关键是为着使用者读起来方便。另外,在口译过程中,不可过于依赖笔记,要以脑记为主,笔记为辅。  相似文献   

15.
工作记忆训练是一种在计算机上进行,通过集中练习、锻炼完成各种工作记忆任务来提高有关认知能力的训练。新近的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训练能提升工作记忆、抑制、注意、阅读和数学等认知功能。还有一些研究发现,通过工作记忆训练可以改变大脑的受体浓度、皮层厚度以及白质结构连通性和灰质量。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进一步扩展被试、更准确地阐明工作记忆训练影响认知能力的机制以及提高工作记忆训练外推效度和加强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口译的记忆机制论口译记忆效果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中的记忆对口译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考察口译的记忆机制,分析了影响口译记忆效果的因素,探讨如何通过对信息的组块,信息的逻辑化和视觉化,丰富长时记忆等途径有效地改善口译记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Dealing with memories of catastrophes is undoubtedly important for education. Yet, how is such an education possible? On which theoretical basis can we describe it? In this article, I build a bridge between ‘Memory Studies’ and educational studies with regard to the topic of ‘catastrophe’ and thus present a provisional general theory of education, such as ‘Memory Pedagogy’ in analogy to ‘Memory Studies’. After describing the category ‘catastrophe’, I outline the bas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communica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memory’ in the field of Memory Studies. I will demonstrate how this basic differentiation can be connected to education through the concept of ‘Bildung’ in German philosophy. On the basis of these preliminary remarks, I highlight the potential of Memory Pedagogy by interpreting a case of catastrophe education, the project ‘Picture of Atomic Bomb’ (PAB).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AB project, I insist that functions as a generator of communicative memory concerning catastrophes through education. Additionally, I point out that the transition from communicative memory (kommunikatives Gedächtnis) to cultural memory (kulturelles Gedächtnis) in the meaning of Jan and Aleida Asmann can also be observed in the PAB project.  相似文献   

18.
记忆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发明的关键,所以也可以说记忆是智力的基础。记忆标志着人的智能、生命和经验。好的记忆固然与天赋能力有关,但良好的记忆也可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培养来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