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SNS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构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现实的一部分,或者说网络与现实正在融合,而社会性网络系统(SNS)就是这种趋势的全面体现。类似BLOG、WIKI、TAG等社会性软件的发展,使得网络逐渐由内容互联走向社会互联。通过对用于个人知识管理的SNS以及基于SNS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架构的探讨,以期对更多想利用网络学习的学习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从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PKM)和校园社会性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SNS)出发,以广东省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国内主要SNS网站的分析,了解校园SNS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促使大学生使用校园SNS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和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构建数字时代图书馆参考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晓蓉 《现代情报》2007,27(1):113-115
文章阐述了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分析了对数字图书馆数字参考馆员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提出数字参考馆员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两个要点,(1)构建个人知识学习网,包括学习与培训、发展人际网络、创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2)参考馆员需具备极强的学习能力,包括个人灵感知识及时管理、个人学习针对性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沈俊慧 《科教文汇》2007,(10S):11-12
教师个人知识就是教师个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对教师知识的重新认知与自主建构而成的,是融合了自主建构的实践知识与公共理论知识于一体的知识,具有许多特性,在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和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关注教师个人知识,推动教师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最终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P2P技术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春梅  张银犬 《情报杂志》2008,27(4):125-127
结合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特征,采用P2P技术将分散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互联,形成分布式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探索个人数字图书馆中数字资源的有效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知识交互的规律和机理,本文对知识工作者的知识交互行为的内导因素进行了剖析。全文从人的本能需要、知识交互的激励作用和理性定位三个层面展开了定性分析。认为:求知与社交是人性的基本需要,两者融合发展表现为更高层次的知识交互需要;知识交互有多层次的经济性和社会性效用,这些效用激励着知识交互不断深化、不断扩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互补性和资本性得到了更深切的认同,从而奠定了个人知识交互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徐红彩 《现代情报》2009,29(8):13-15
本文从知识网络节点和个人知识的网络身份象征两个角度分析了个人知识门户的特征及其内涵,并从知识发布、知识分类、知识共享与交流、知识聚类、人物聚类5个方面系统概括了个人知识门户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简述个人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以及其软件如何分类,以个别为例分析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在网络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SNS的图书馆知识社区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寇小文  吴剑霞 《现代情报》2009,29(10):99-102
SNS是WEB2.0的延伸,推动互联网从虚拟关系向真实社会关系回归,进一步加强了信息的交流、传递和共享。本文论述了SNS和知识社区的概念与技术特征,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利用SNS构建知识社区的优势,提出了基于SNS的图书馆知识社区构建框架。  相似文献   

10.
田梅 《现代情报》2012,32(5):88-91
Folksonomy有着分类方法自由、信息组织的适时性与灵活性、信息揭示的多面性、简单易用、存在群体效应等诸多特征优势,对于个人知识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实施个人知识管理,对Folksonomy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从利用Folksonomy高效获取知识信息、利用Folksonomy有效组织个人知识信息,建立个人知识库、利用Folksonomy实现知识信息的交流与分享3个方面对Folksonomy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普及使得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获得知识的数量更加庞大,如何有效管理个人知识已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难点所在.随着个人知识管理概念的提出,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关注个人知识管理.介绍了个人知识管理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为读者快速了解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一个入口.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个人知识就是教师个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对教师知识的重新认知与自主建构而成的,是融合了自主建构的实践知识与公共理论知识于一体的知识,具有许多特性,在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和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关注教师个人知识,推动教师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最终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银犬  朱庆华 《情报科学》2007,25(4):604-608
国内外个人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公共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以信息、知识共享为原则,并实现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升华。本文对个人数字图书馆定义、本质、功能、构建模式、信息组织、知识组织、检索、知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语义学等相关。  相似文献   

14.
李海蓉 《情报探索》2011,(12):20-22
阐述21世纪终身学习的要求与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分析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论述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步骤.并提出了大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要会利用网摘与其他社会性软件来有效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BLOG的个人知识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燕  马峥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0):233-235
BLOG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工具,被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个性化的知识管理。文章探讨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内容,BLOG的功能和特征及对个人知识管理的适用性,并提出了基于BLOG的知识管理系统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Web2.0与个人知识管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要使Web2.0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让个人知识管理更好地以Web2.0为平台发挥其最大效益,必须从分析个人的知识资源需求;选择合适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维护和更新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以及应用和创新个人知识等方面实现Web2.0与个人知识管理的高效融合。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Web2.0与个人知识管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要使Web2.0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让个人知识管理更好地以Web2.0为平台发挥其最大效益,必须从分析个人的知识资源需求;选择合适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维护和更新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以及应用和创新个人知识等方面实现Web2.0与个人知识管理的高效融合。  相似文献   

18.
张天意  阮建海 《现代情报》2006,26(11):223-225
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新的个性化学习体系。为满足网络化学习者的实际需要.本文提出构建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的设想.并对个人网络学习体系的构成要素和模式进行探讨.认为构建个人网络化学习体系是构建良好个人网络化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凸显网络化学习的个性化特征,是学习者个人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知识管理是促进知识生产和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专业虚拟社区鲜明的专业特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便利的交流协作平台实现了个人知识管理虚拟与现实的充分结合.以"博士部落"为例,阐释了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以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为基础,通过知识需求分析与表达、知识的获取与组织、应用与验证、重组与创新,最终实现个人能力提升的过程,而交流共享的理念与技术平台是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20.
孙金花  刘芫  胡健 《现代情报》2019,39(5):80-88
[目的/意义]基于知识付费的中介效应视角,以在线社会网络为研究对象,分析知识个体的感知知识个人所有权、自我效能感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以期对促进在线社会网络运营主体充分调动知识个体持有者主动共享其隐性知识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方法/过程]基于对314名样本的数据采集结果相关性分析,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并通过MPLUS7.0软件对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1)感知知识个人所有权促进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提升;2)自我效能感完全中介感知知识个人所有权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3)知识付费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正向影响会被削弱,自我效能感在感知知识个人所有权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也会被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