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翁凯 《寻根》2002,(2):10-13
《笑傲江湖》仪琳为令狐冲祝祷: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此为佛藏《佛说鹿母经》中一偈。《书剑恩仇录》第一回《古道腾驹惊白发 危峦快剑识青翎》,陆菲青吟: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首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出南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贺新郎》全词为: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  相似文献   

2.
说“狼烟”     
杜正乾 《寻根》2000,(6):80-82
“狼烟”,《辞海》、《辞源》均释为取狼粪所燃之烽烟,似已成不易之论。而笔在翻检史书时,却发现“狼烟”一词别有他义,今试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3.
耿法 《寻根》2007,(2):110-115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女词人。清代王士将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与辛弃疾(字幼安)并称为“济南二安”;清代沈谦则赞叹:“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因此又有“词家二李”之说。李清照为婉约派之宗,她提出词“别是一家”,在艺术上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格,人称为“易安体”,甚至连大词人辛弃疾也在《稼轩词》中自称“效李易安体”,可见她的影响之深广了。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词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石头从作为使用工具到作为欣赏对象,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奇石作为石中奇品、珍品,以奇特的形态、变幻的纹理、丰富  相似文献   

5.
陈跃 《华夏文化》2008,(3):58-59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词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石头从作为使用工具到作为欣赏对象,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奇石作为石中奇品、珍品,以奇特的形态、变幻的纹理、丰富的色彩、相映成趣的图案以及形体各异的特点而深博人们珍爱。中国的奇石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道色彩绚丽的风景。号称“天下第一奇石”的灵璧奇石愈益具有久远、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的风格是作者人格的体现。辛弃疾的词以豪放著称,这与他慷慨豪放的性情密不可分。辛弃疾有着豪迈的血性、卓绝的胆识、坚韧的意志。他的一生,报国显侠义、为民秉仁义、待人重情义,为国为民,是侠之大者。民族气节、英雄气节、英雄气慨,是辛弃疾一生的底色。  相似文献   

7.
一代影后──薇拉·霍洛德纳娅鞠真编译薇拉·瓦西里耶夫娜·霍洛德纳娅(1893-1919)俄国著名电影演员,才华横溢。演过的影片有《胜利的爱情之歌》、《忘却壁炉……》、《别忧,别愁》、《最后的一场探戈》和《珍贵的爱情故事》等。此文为纪念霍洛德纳娅诞辰一...  相似文献   

8.
关于《木兰诗》第一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中的“唧唧”两个字,大都认为是拟声词。这是一致的。但“唧唧”到底译成现代汉语的什么词,大致有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9.
自由的象征:对阮籍长啸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子烨 《寻根》2009,(2):9-18
往岁读王摩诘的绝句《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以为啸可能是幽人逸士兴致勃发之际的狂呼大叫。及读岳武穆((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又以为啸无非是抒发英雄豪气的长叹之声。近年稍窥中古之学,于啸之问题方略有解会,始知畴昔所想乃谬误之极。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的声乐艺术,而在中古士林尤为风行。它与彼时之文人生活契合无间,犹如丹葩之耀于芳林,白云之衬于青天,别有风致。  相似文献   

10.
艺术品试水网上拍卖 日前,书画家曾宓一幅山水画《秋色山中好》拍得36万元。 独特的是,此系淘宝网首次线上名家字画的拍卖活动,因而不失为艺术品与互联网的一次亲密接触。淘宝拍卖会《中国文化之旅——国画大师曾宓书画拍卖专场》共上架20件字画,由《秋色山中好》《却是归鸿不能语》《秋声赋》《渔翁词》《清风君子德》等组成且全部成交,总额80万;其中最高价即《秋色山中好》。  相似文献   

11.
诗中有画     
苏东坡曾称赞王维 ,说他的诗中有画。其实 ,在诗、词、曲中 ,这个特点所在多有。我们引用几首咏春诗 ,就可见一斑。我们按时序将之分为吟咏早春、盛春、晚春之作。一、早春①七律《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荫里白沙堤。②词《鹧鸪天》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上引第一首诗中展示的早莺争树、新…  相似文献   

12.
说悼亡词     
说悼亡词○○○○□孟昭燕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些悼念亡妻的名作如:晋潘岳的三首悼亡古诗,唐元稹的三首近体诗七律《遣悲怀》,北宋苏轼的词小令《江成子·记梦》,北宋贺铸的词小令《鹧鸪天·半死桐》,还有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小令《浣溪沙》等。这些短章限于篇幅,只...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鹧鸪天》词补释柏丽王国维《鹧鸪天》:阁道风飘五丈旗①,层楼突兀与云齐。空馀明月连钱列②,不照红葩倒井披③。频摸索,且攀跻;千门万户是耶非?人间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④!叶嘉莹先生《续灵溪词说之十四——论王国维词》(《四川大学学报》1991...  相似文献   

14.
说“打喷嚏”的风俗邢公畹“打喷嚏”也说作“嚏喷”。古代说作“嚏”,也说作“喷鼻”。《说文·口部》:“嚏,悟解气也,。从口声。《诗》曰:‘愿言则嚏’。”“都计切。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鼻有所触逆而喷气。《苍颉篇》:‘嚏,喷鼻也’。”我幼年,家住...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歌中颇多描写“梨花”的作品,诗人尤好以“梨花”喻女子之白皙。例如《全唐诗》卷164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二云:“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根据张为《本事诗》记载,《宫中行乐词》系李白醉酒后应唐玄宗之召而为,诗咏杨贵妃之雍容华贵。无独有偶,  相似文献   

16.
芦墟山歌考     
邱红革 《寻根》2015,(2):93-98
"荆艳楚舞,吴乐吟","江南吴歌,荆楚四声"。吴歌是江苏省最具民间特色的民俗文化,据乾隆刻本《声歌》记载:"吴江之山歌唱法高揭,以悠缓收之,清而不靡,其体皆赠答之词,不失相合本格,其旁引曲喻,借物借声之法,淳朴纤巧,不失古乐之本体。"  相似文献   

17.
正孙光祀(1614-1698),字溯玉,号祚庭。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赠光禄大夫。前后任职20多年,历仕顺治、康熙两朝,以直言敢谏著称于时;辞官归里后出粟赈灾、修桥打井、兴学育人,造福桑梓的佳话至今流传。其诗文创作亦有声于时,所著有《胆余轩集》八卷及部分遗文(经笔者整理为《孙光祀集》,已由齐鲁书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年底,在中国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的盛大纪念活动中,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大青衣”的杨秋玲与荣获“梅兰芳金奖”的李维康,粉墨登场,主演了《凤还巢》、《四郎探母》、《杨门女将·探谷》、《蝶恋花·古道别》,让人一睹两位从梅派艺术中吮吸营养的女京剧艺术  相似文献   

19.
李之鼎 《东方文化》2001,(5):99-102
《一声叹息》(下称《叹息》)的编导们此前的影视作品,大抵都是时髦的消费文化,虽业绩历历,名声赫赫,却均属快餐:《一声叹息》似乎多了点什么——虽多得不那么多,但毕竟是多了点儿:这就是对人生底蕴的某种思考,不只是为了逗笑以赚钱。  相似文献   

20.
张新斌 《寻根》2002,(1):82-85
朱襄氏何许人也?《辞源》载:朱襄氏,“炎帝的别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