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的国家之一,每年大概有30万人死于自杀,其比例已经达到23/10万,远高于10/10万的世界平均水平。而15-24岁人群的自杀率超过26%,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随着各种媒体的迅速普及,加之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自杀新闻的报道随着自杀率的升高,报道频率、报道时长(报道篇幅)也在逐年增加,这似乎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们开始模仿媒体中的自杀者,在如今社会中又掀起了一股"维特效应"。  相似文献   

2.
许逸 《东南传播》2010,(9):79-82
自杀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大众传媒对自杀事件的描述和再现与现实生活中的自杀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自杀新闻的报道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2009年9-11月国内五大网站(新浪、搜狐、网易、新华网、南方报网)的自杀新闻进行研究,以探讨我国网络媒体如何改进对自杀问题的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3.
2014年11月30日,四川泸州一位19岁小伙子在微博上直播自己的“自杀”,此事引发了网友与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这位年青人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整个微博直播中,网友围观、留言评论,其中的冷漠、观望和幸灾乐祸的观点充斥网络,这显示出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者并不只是存在传播伦理的问题,更存在公共道德的问题.媒体如何遵从职业伦理规范去报道这样的“自杀”事件,如何从伦理角度去规划有责任的报道,成为自媒体时代媒体和网络在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应着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新闻     
我国新闻从业人员达70多万据新华社4月6日报道:到2005年底,中国正式持有新闻记者证的有15万余人,新闻从业人员则达70多万, 并显示出中青年多、高学历者多、多民族且男女从业者各半的时代风貌。据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2005年的统计,这支拥有高学历的队伍越来越年轻化,尤以20至30岁青年人最多, 占29%;30至40岁中青年人占27%;40至50岁中年人占24%;50岁以上者只有20%。  相似文献   

5.
李华  汪鑫 《青年记者》2023,(23):92-95
当前,自杀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对此问题的关注,但我国媒体的自杀报道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域外自杀报道伦理规范的通用准则和区域性准则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媒体在自杀报道领域更妥善地履行社会责任。研究发现,不少国家在避免报道自杀细节、提供预防性信息、报道语言的严谨性、谨慎解释自杀原因、正确设定自杀评判、避免图像呈现、尊重家属、关注特别对象、发布前审核、合理使用社交媒体等十项准则方面达成高度共识;部分国家的自杀报道指南制定了较特殊的条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报纸报道大学生自杀事件逐年上升,样本统计显示,报纸报道大学生自杀事件过程中尤其是都市政类报纸存在着消息来源单一、注重自杀事件性、大量使用煸情标题、忽视对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报道等失当情形,且失当频数较大,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报纸在处理大学自杀新闻方面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相似文献   

7.
由“富士康连跳”事件看转型期媒体的“自杀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勇 《东南传播》2010,(10):42-44
数据表明自杀正在成为我国转型期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大众传媒对自杀的不当报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今年在我国社会发生的"富士康连跳事件"即是这一问题的集中反映。近年来公民维权事件中的自杀事件有增多趋向,在相关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正确处理尊重生命和寻求正义的关系,避免将自杀作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新闻点,在自杀报道中提供解决自杀困境的方法和渠道,将慎报自杀事件作为维护我国转型期社会稳定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2日,韩国著名艺人崔真实自杀,随后中韩两国的互联网给予了广泛关注,记者google了一下,不到20天,中文报道就超过了90多万条,内容除了报道崔真实的死因以外,讨论话题的重点是网络实名制。仔细阅读了一些网文,如《崔真实自杀促韩扩大网络实名制实施》《网络暴力致崔真实自杀韩国拟立法推网络实名制》《崔真实自杀强化韩网络实名制立法》《崔真实之死与网络实名制》  相似文献   

9.
简讯     
自杀问题媒体报道论坛在京举办日前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法学院主办的自杀问题媒体报道论坛在京举办。自杀新闻是媒体经常报道的一种议题,对该类型新闻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因此,研究我国媒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14,(19):11-11
近日,21世纪教自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教育蓝皮书收录了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程平源关于去年中小学生自杀情况的研究报告。该研究发现,去年79例中小学生自杀案例主要由压力造成。他分析了57起自杀案例(其他22起未报道自杀的明确原因),其中师生冲突致自杀纷争最多。程平源发现,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2006,(10):49-49
如何进行对自杀的一般性报道 在报道自杀事件时尤应注意如下几点: 统计数据准确无误; 信息来源真实可信; 即使时间紧迫,报道也需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12.
媒体"自杀报道"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说,还有什么比“自杀”更让人为之扼腕的呢?!生命是宝贵的,所以自杀是“非凡”的。而对于媒体来说,但凡“非凡”的事物都要纳入视野之内,因此媒体对自杀事件的报道几乎没有一刻停止过。目前,自杀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2003年9月10日  相似文献   

13.
媒体自杀新闻的内容分析:一个精神健康传播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通过对2000年至2003年我国四份报纸[《人民日报》(全国版)、《南方周末》、《新华日报》和《扬子晚报》]的自杀新闻报道行内容分析,来探讨我国媒体如何建构自杀议题。研究发现,我国媒体对自杀议题的建构尚处于“事件性”报道阶段,亟待迈向“资讯性”传播阶段。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特点,对公众的公共健康观念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自杀是一个争议较大且研究意义显著的问题。现有研究指出:面对自杀这样的敏感议题,媒介在进行新闻生产时,应该加强对舆论和公众观念的引导,将自杀行为当作一种公众健康问题来进行报道。本文以2019年12月南方周末关于北大女生自杀事件报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框架理论视角分析该报道自杀议题的媒体呈现方式,并提出两点规范性建议:在概念系统层次构建理性同情、以人为本的新闻框架,在文本结构层次构建融入结构性问题和权力因素的新闻框架。  相似文献   

15.
自杀报道与普通社会新闻不同,一旦把握不好度就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以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例,从潜意识理论的角度,分析自杀报道的误区,探讨如何优化对此类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长沙电视台某频道在3月28日、30日这两天集中报道了四起自杀事件。对此,阅评员通过认真分析,认为这四起自杀事件,完全不应该报道。“江面浮尸法医勘察”报道益阳市高三学生吴某的尸体被打捞上来之后,发现他手腕割脉7刀、脖颈部割了6刀,从其身上还发现了报考某高等专科学校的报名表。经法医初步鉴定:“疑为自杀”。吴某到底是属于自杀还是他杀,疑点甚多,是一个尚在侦破过程中的案件。记者仅凭法医鉴定“疑为自杀”,就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至10月,韩国演艺界接连曝出明星自杀事件,先是安在焕,后是张彩苑,金智厚。影星崔真实的自杀尤其震惊了舆论,连中国媒体都纷纷将之作为娱乐版头条。据报道,崔真实的自杀,除了生活和事业的压力之外,更与网络谣言有关。  相似文献   

18.
金婧 《传媒观察》2011,(12):29-30
2010年5月27日凌晨,深圳富士康一名25岁员工割脉自杀,因抢救及时而获救。这是当年该公司第13例员工自杀事件,被媒体称为"十三连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讨论。国内外研究表明,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联。那么,在这次富士康连续性自杀事件中,大众传媒又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次富士康事件中媒体自杀报道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媒体对自杀事  相似文献   

19.
冯刚毅 《新闻窗》2010,(5):65-66
媒体报道新闻事实,同时报道的内容对受众产生影响。在一些人看来.媒体对自杀事件的不适当报道,似乎在示范、暗示、鼓励自杀,媒体在不自觉中制造祸端。  相似文献   

20.
从自杀报道中反思媒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丽 《新闻知识》2006,(7):12-13,75
自杀是中国重要的公共精神健康问题。国内外研究表明,媒体自杀新闻报道与自杀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因此,研究我国媒体是如何再现自杀问题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改进自杀新闻报道,提高公众的精神健康水平,造就更健康的国民和更和谐的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当前自杀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一)自杀报道中人群类型存在偏颇媒体报道的自杀人群分布总是过分强调大学生群体。只要有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大肆渲染。而这种做法的后果,一方面会使人们对大学生的总体认知产生偏差,片面地认为大学生普遍心理素质差、感情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