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主题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在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中,提高学困生素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看待学困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能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困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教师,我在教学工作中,深刻地认识到实施新课改时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是当前每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当前中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数学"学困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下面就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瓶颈",如何转化"学困生",增强其学习兴趣,使其乐学、会学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笔者总结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从当前化学教学的实际来看,"学困生"成了一种教育常态,导致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化学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本文旨在围绕高中"学困生",立足"学困生"的学习现状,探索出一条如何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道路,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在化学学科素养的影响下促进"学困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难题和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学困生不仅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学困生是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如果忽视或放弃对学困生的教育,任其发展下去,就很可能让这些学生在不良诱因的影响下误入歧途。能否有效地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三心"就是爱心、耐心和慧心.爱心是前提,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真正教育;耐心是基础,没有耐心的教育,只是昙花一现的教育;慧心是关键,不懂得教育的知识,不掌握教育的技能、技巧,爱心、耐心也只能成为空谈.对待"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要有"三心",甚至要加点"偏心".  相似文献   

8.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此理念下,学生均是可塑之材,"差生"的旧称谓已被"学困生"新名词所代替.如何帮助转化学困生成为教育工作者日常思考的重大问题.在大多数学校,教师们批评最多的还是"学困生",谈论最多的依旧是"学困生".学困生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每一个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永恒的主题.笔者就学困生这一群体,针对初中不同年级,从智力因素方面、心理因素方面、家庭、社会、生活环境方面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做了长期跟踪调查.本文仅就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对"学困生"成因予以分析,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此理念下,学生均是可塑之材,"差生"的旧称谓已被"学困生"新名词所代替。如何帮助转化学困生成为教育工作者日常思考的重大问题。在大多数学校,教师们批评最多的还是"学困生",谈论最多的依旧是"学困生"。学困生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每一个  相似文献   

10.
陈福华 《时代教育》2009,(8):212-212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小学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学困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如何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也将是一个数学教师从事教学教学的过程中所应该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学困生"的转化是教育工作者经久不衰、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学困生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班级中,不抛弃每一个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对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最好的诠释.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焦小平 《辅导员》2013,(10):34-34
<正>"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适合学生的教育"。在此理念下,学生均是可塑之材,"差生"的旧称谓已被"学困生"新名词所代替。如何帮助转化学困生成为教育工作者日常思考的重大问题。在大多数学校,教师们批评最多的还是"学困生",谈论最多的依旧是"学困生"。学困生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每一个  相似文献   

13.
正一、学困生转化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果一个班级只注重优等生,那不是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学困生转化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需要解决的大课题.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了,教师教学观念得到了改变,但"学困生"并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趋势.数学"学困生"问题,是我们学校每个数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我们学校每位教师真正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的话,数学"学  相似文献   

14.
善待学困生     
有教育存在,就有"优秀生"和"学困生","学困生"及"学困生"的转化是我们教师要永远面对的问题.只要我们有耐心,有责任感,倾注爱心而决不放弃,这样"学困生"就会转化为"学进生",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生".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背景.我们学校位于佛山市顺德容桂东部经济开发区里面,此处工厂林立,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外来工子女占学校人数一半以上,学校生源流动性大,每个班都会存在一部分"学困生",能否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我们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承认学生有差异性.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其中的"差生"在学校是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更多的把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只有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然而对学困生的呵护却是我们班级管理的"软肋",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关键是用爱心唤起学困生的自信心,"把信心还给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只有这样才能引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满足感,建立学习信心,激起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改变学困生学习的落后状况,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所在.因此,要使学困生不学困,或者发展成为"不学就困",就必须注重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笔者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自身的体验对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许多同志针对当前教育科研出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评.本文则试图从当前教育科研信度缺失这一视角,寻找教育科研自身的原因,即教育科研先天存有的"软肋",并就如何规避"软肋",重建教育科研信度提出改正的建议,以促进教育科研健康发展,真正发挥其在"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昆全 《辅导员》2012,(6):44-45
一、研究背景。我们学校位于佛山市顺德容桂东部经济开发区里面,此处工厂林立,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外来工子女占学校人数一半以上,学校生源流动性大,每个班都会存在一部分"学困生",能否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我们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贾晓燕 《中国教师》2011,(16):67-68
<正>相对而言,一些在学习上有待加强、在思想上需要教导的学生,可以称为"学困生"。如何帮助、教育和转化这些"学困生",是我们每位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所面临的课题。一、统一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全体学生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