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政课教学模式一直是思政课教师追求的目标,在思政课程育人方面也应用广泛且颇有实效。但面临新时代存在的新问题,思政课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论文提出的"三真三实"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但另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何推进方面,仍存在不足。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时代创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彻底改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交流方式。面对汹涌而来的"微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在准确把握"微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新特征,以及思政课教学环境新变化的基础上,审慎分析"微时代"背景下思政课面临的危机,勇于并善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变革的新路径,不断以创新举措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塑造学生理想人格和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主渠道作用,助力高职院校实现培育符合时代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新型职业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韦芳元  李丹 《教师》2023,(6):93-95
传统教学信息量少,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新时代,要着力打造“金课”,面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应对挑战的新选择,也为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方向。文章以职业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为例,以更新教学理念为重点,以改革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新样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指明了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是"三全育人"的主要场所。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一系列艰难的挑战。当前,如何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进行教学改革,切实发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思政课改革要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善用“大思政课”能有效提升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奠定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基,“大思政课”教学内容铸造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魂,“大思政课”教学方法夯实高职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之根。践行“大思政课”理念,要因材施教:培养“大先生”,建设善用“大思政课”育人“大队伍”;因事而化:化用新时代“大事件”丰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因时而进:开展凸显职教特色的实践教学以及“互联网+”新态势下的思政课创新教法;因势而新:建设“大课程”体系,搭建思政课教学“大平台”,应用协同育人“大机制”。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为高职思政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改革要求,高职思政课应立足实际和发展需求,打造精品课堂,增强教学效果。基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变革,指出了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要求,并提出了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思政课”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发力点,通过剖析“大思政课”概念内涵,阐述“大思政课”之“大”的多重维度,从而更深刻理解“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方向、新理念、新形态和新路径。新时代“大思政课”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发展道路,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大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进路,着力对标“六个要”、对表“新时代”、对接“新渠道”,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强建设,实现新时代思政课提质增效的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思政课教学改革愈加重要。利用信息化时代"微媒体"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等诸多优点,融入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特色设计以"时间线索"为专题的微视频教学、以"目标内容"为专题的微课堂教学、以"时政热点"为专题的微文字教学,可大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申宁  张洪雷  张宗明 《江苏高教》2021,(12):100-103
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为目标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方式,符合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新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可以通过专题讲授、自主探究、成果汇报、实践教学等形式开展探究式教学具体实践,从而有利于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新模式、整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胡恒钊  文丽娟 《教书育人》2023,(36):106-109
研究生思政课“问题+课题+专题”链式教学,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发现新问题、着手课题研究、探索专题讲授,形成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助于强化研究生的问题意识,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感染力与吸引力,有利于研究生的主体性发展。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把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与问题探究有机结合起来,贴近研究生学习、生活、科研实际,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与吸引力,让思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彰显研究生思政课的温度、深度与高度,使思政课的教育功能发挥其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和国家一贯重视思政课的建设。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统一"的要求。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新时代思政课以信息技术为创新要素促进改革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比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更为重要。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思政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提高高职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能力,对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分析影响高职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的因素为切入点,结合一线授课的实践经验,分析并总结了促进高职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现状,阐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围绕灵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路径,旨在推进高校“思政”课新方案的全面落实,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清晰界定"互联网+"科学内涵、全面审视"互联网+"时代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应当处理的关系,深入挖掘"互联网+"给思政课带来的宝贵机遇和时代红利,基于近几年广西高专院校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当中的积极尝试和成功经验,总结出一套凸显"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具有高专院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和育人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思政课的改革瓶颈和发展惰性,不断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学科,不仅对树立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对建设美好校园文化有一定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许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建立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促进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和教学理念的革新。因此,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为国家与民族育人的关键课程,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回答好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效力的发挥受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思政课受重视程度不高、师生责任感较弱和教学模式单一等多维因素的制约。提升高校思政课效力应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着力解决高校思政课效力发挥的现实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思政课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思政课效力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锋 《大学教育》2023,(12):107-111+1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育人成效是检验思政课“德法共育”的根本标准,高职院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找准“德法共育”的新定位,落实“德法共育”的新要求,构建“一体两翼三化四融合”的思政课“德法共育”新路径,为培养“德法兼修”的时代新人赋能增效。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教学在很多高职院校都面临着困境,这些影响着思政课育人功能和合格人才的培养."大思政"教育观的提出,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通过"大思政"平台的搭建;构建专兼结合的"大思政"教学队伍;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使得思政课教学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这些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正>一、价值意蕴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战略部署,是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