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强 《华夏文化》2005,(2):24-26
宝鸡古称陈仓,因位于关中西部,旧属凤翔府管辖,故而又称西府。西府地区是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及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西府民俗文化就是这种历史文化的“遗存物”和“活化石”。  相似文献   

2.
关于宝鸡得名研究,刘宏岐、辛怡华、霍彦儒、王宏波等先生近年来先后有宏论发表(霍彦儒主编《宝鸡历史文化》附录,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笔者在研读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就“陈宝”之“陈”到“宝鸡”之“鸡”的意义关联试作探讨,以求教于诸位方家。  相似文献   

3.
宝鸡民俗对炎帝研究的几点启示王宏波一在宝鸡诸多县区中有一种普遍的称谓,即将自己的生父称“爹”,将生父的同胞兄弟按排行叫“爸爸”,称做“二爸”、“三爸”、“四爸”、“碎(小)爸”等。其实,宝鸡的这种称谓并非孤立的现象,远及殷商、秦汉就存在这种称谓。根据...  相似文献   

4.
宝鸡:炎帝族之源□张序民姜水是炎帝族的发源地,姜水的地望在今宝鸡境内。宝鸡的炎帝应是创业阶段的炎帝。本文拟从两方面略作论证。首先是,宝鸡境内关于炎帝神农氏的遗址很多,而且特别集中于清姜一带。相传炎帝诞生于姜城堡以东的蒙峪,至今还有个“神农坑”。又说,...  相似文献   

5.
寺庙辨异考     
人们常把“寺”和“庙”混为一谈,其实古时“寺”与“庙”是有区别的。最早的“寺”是指官吏办公的地方,如大理寺、鸿胪寺,是“官署”的意思。寺,古文作“侍”解。《经典释文》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故“寺”的本义是从“侍”这一字义而来的,所以侍人办公的地方也就叫做“寺”。  相似文献   

6.
《说文》:“贾,市也,从贝西声。一日坐卖售也”。又:“市,买卖所之也。”凡市场上的货物交易行为便称之贾。然而长期以来,在古文字里未能找到对应的“贾”字,而常见的一个“ ”字,多释为“貯”字。杨树达先生曾在《格伯簋跋》一文中曾疑此字读为贾。  相似文献   

7.
人参琐谈     
石云涛 《寻根》2002,(6):61-63
中国人早就发现了人参的价值。“参”古作“葠”,又作“葠”。在中国,至迟在汉代的文献中已有人参的记载,如《春秋运斗枢》、《礼斗威仪》、《异苑》等。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中称为“人微”,有人认为“微”乃“葠”字之讹。所以叫“人参”者,李时珍在他著名的《本草纲目》一书中说:“年深渐浸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葠、神草。”他说:葠“亦浸渐之义,葠即浸字,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从简便尔。  相似文献   

8.
释"如"     
吉霞 《寻根》2007,(6):54-55
如,甲骨文写作 《说文》:“如,从随也,从女从口。”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认为,“如”是“女”字的后出分化字。“女”,甲骨文写作“孝”,《说文》:“女,妇人也,象形。”此说流传甚广。《甲骨文字典》对女字的解释为:“象屈膝交手之人形。妇女活动多在室内,屈膝交手为其于内居处之常见姿态,故取以为女性之特征,以别于力田之为男性特征也。”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文明古国几乎都自认为居於“世界中心”,尽管表达形式不尽相同。许多原始氏族、部落或家族也以处於宇宙之“中”点自豪。然而也几乎只有“中华民族”和“中国”至今仍以“中” 自名。“中庸”为中国哲学的核心,“中和”乃华夏美学之极致。“中”在中国文化里的地位和作用可谓大矣。但是对“中”字的由来,诸家看法颇见分歧。这里主要就上古“中”字的一种写法,即有旗游的“?”提出统一的理论解释——“中”字来源於广  相似文献   

10.
王泉根 《寻根》2012,(1):107-110
人名中用“之”字,由来已久,如两周时期的介之推、烛之武、舟之侨、宫之奇等。其时“之”介于姓与名之间,作语助词,无义,此见前述。到了两晋南北朝(主要是南北朝)时期,“之”在人名中的应用可谓数不胜数,似乎成了当时一种时尚。但其用法与两周不同,  相似文献   

11.
寺庙辨异考     
顾关元 《寻根》2003,(2):38-39
人们常把“寺”和“庙”混为一谈,其实古时“寺”与“庙”是有区别的。最早的“寺”是指官吏办公的地方,是“官署”的意思。寺,古文作“侍”解。《经典释文》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故“寺”的本义是从“侍”这一字义而来的,所以侍人办公的地方也就叫做“寺”。考查古代典籍,不乏有关“寺”的注说,如《毛传·隐公七年》孔颖达注:“自汉以来九卿所居谓之寺。”《汉书·元帝记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训诂学家许慎在《说文》中也训寺为“廷”,后来还有左思的《吴都赋》,形容吴都官署之多,夸张为“列寺七里”。…  相似文献   

12.
幸福,现在是所有媒体和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人们孜孜追求、极其向往的人生目标。古人相信,人间之幸福掌握在福神手里,要得福,只能向福神祈求。古时称木星为岁星,谓其所在有福,所以又称“福星”。旧时,相术士说:“岁星所照,能降福于民。”所谓“福”,《尚书·洪范》上说:“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这就是民间常说的“五福骈臻”、“五福临门”。  相似文献   

13.
天道与自由:申述天道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劉軍寧 《中国文化》2006,6(1):49-62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中國的思想傳統,那一定是“道”;如果用 兩個字來概括,那一定是“天道”。天道者,華夏傳統之大端也。  相似文献   

14.
古城通海,秀甲南滇。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滇中南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又以其精明的商业头脑,古时就获得了“小云南”之称。英才荟萃,创造了以秀山为代表的积淀深厚的灿烂的历史化;良好的民俗民风,又赢得了“礼乐名邦”之美誉。能工巧匠如云。不仅让一些乡镇和村庄获得了“建筑之乡”、“手工业之乡”、“铁匠营”、“石匠村”的称号,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堪称中国一绝的木雕艺术作品;奇人英才辈出,古之葛中选、阚祯兆、沈育柏、朱崞……。今之纳忠、纳训、戴永年、马克昌……,他们卓越的独树一帜的创造,不仅是通海人民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高尚的人格,敢于维护正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高风亮节,是通海人的气节,也是中国人的气节。  相似文献   

15.
张宗帅 《寻根》2022,(4):32-36
<正>民国学人周庭在《山东土语研究》中写道:“坐席,在鲁东一带,极为普通,即赴人宴会之谓也。古时席地而坐,凡吃饭者,莫不坐席,此语在鲁东,极为乡俗,其实亦最古雅。”在农村地区,受到生活条件的限制,只有在重大的仪式活动上,如结婚、葬礼,才会进行比较正式、丰盛的食物制作。婚礼期间的坐席风俗,充分体现了农村传统饮食风俗的特色。在鲁中山区的农村,也流行“坐席”一词,农村人对于美食的记忆和谈论也都汇集到“坐席”一词及其所代表的食物制作、  相似文献   

16.
印度教经中有这样一段字:“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它说的就是世界最大、最名、最古老的钻石之:科一依一诺尔钻石,在波斯语中意为“光明之山”。今年4月9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隆重举行的王太后葬礼上,人们目睹了光芒四射的“光明之山”  相似文献   

17.
黄浩 《东方文化》2002,(5):98-100
“马是动物场之灵,有祥和吉利之兆。”当马年新春到来之际,几乎所有电视屏幕、报刊广告以及亲朋道贺,都无不带上一个“马”字:“龙马精神”、“万马奔腾”、“马到功成”!为何中国之马在大众心目中有如此高之声誉?翻翻书本,细加品味,大概是因为马在其漫长的历史成长过程中,与人们的生活、家庭乃至国家,都是这样,马文化得以在中国大地兴起、成长和传播、发展。天长日久,终于在人们心灵里播下不可磨灭的种子,在文园艺苑开出一朵朵灿烂之花。  相似文献   

18.
时值春夏之交,我们在友人陪同下驱车来到宝鸡市南清姜河东岸,参观传说中的中华始祖之一炎帝的诞生地.这里原有炎帝沐浴过的九龙泉、神农词、姜炎圣母庙等规模恢宏的建筑.岁月沧桑,现在只有一汪古老的泉水和明代所立的刻有“浴圣九龙泉”的残碑.遗址虽荒凉,却激起我的百般感叹:古人说“炎帝以姜水成”,看来确有遗址存在嘛!友人补充说,这是《国语·晋语》一书  相似文献   

19.
足疗的历史     
王海 《寻根》2008,(4):103-105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见,“足”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足”字,《说文解字》解释说,“人之足也。在体下。从口止。”可见,“足”字是由“口”和“止”二字组成的会意字。清代学者段玉裁注释说:“口,犹人也。举口以包足已上者也。”对于“止”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口止为足。”原来,早在我们的祖先眼中,  相似文献   

20.
一、对炎帝·姜炎文化诸问题的探讨此问题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有32篇论文分别对炎帝的发祥地、活动地域、功绩、精神等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审视。关于炎帝的发祥地和活动地域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宝鸡渭水流域 (即古“姜水”)是炎帝族的发祥地。有学者认为 :“《国语·晋语》提到的列山氏 ,后人认为是神农。烈山即厉山 ,今湖北随县有厉山 ,显然不能与炎帝联系起来。”湖南炎帝陵建于北宋初年 ,不过千余年 ,“此说纯系传说 ,当然难以置信”。而“黄帝以姬水成 ,炎帝以姜水成”的“姬水与姜水今固不能确指 ,但在陕西周原和宝鸡一带是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