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事实说话”,简言之,即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及其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而非由作者自己站出来直通通地说。这是新闻工作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主要基本功。消息写作不仅要“说话”,更要“用事实说话”。消息写作如何“用事实说话”?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追问和实践的一个永恒命题。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电视新闻、报纸消息,网络消息发布的速度快,消息源多而杂,然而“速度快”和“消息源多”有其不利的一方面,也是网络消息的最大隐忧。电视和报纸所报道的新闻,都是经过一系列职业化的新闻工作者加工处理的,经过层层把关,其可信度和真实性都比较高,所以人们仍把电视和报纸的报道当作权威消息来源,以电视和报纸的报道为最终的认定。但网络消息,除了网站编辑取材于电视和报纸的报道,更大的一部分消息来源于“全民生产”,  相似文献   

3.
2006年11月10日,几乎所有的美国报纸都在头版以图片新闻方式报道了一位新闻工作者去世的消息:  相似文献   

4.
杂文与新闻     
杂文和新闻的关系,从在近代报纸的地位上看,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或者说情同手足。它们相依相生,相辅相成。有人说报纸是杂文的摇篮,杂文是报纸的眼睛。无报纸,杂文几无立足之地,无杂文,报纸便会失去神韵,的确有些道理。我们不妨打开一张报纸翻看一下,除了大量的新闻、通讯、文章和图片外,在副刊或其它版上,总有用醒目的楷体字排印的短文,这大都属于杂文。反正我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浏览报纸的四个版(包括六个版、八个版的),发现缺少了这种文体,就象一张漂亮的方桌被砍掉一个角那样,总感到是一种缺陷,从而不胜惋惜! 新闻和杂文,从我国比较早的封建官报上来看,也可以说已是“如影随形”了。根据一些文献资料的记载,历代封建官报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期间,各新闻单位发了不少新闻报道,有些报道写得不错,但也出现了不少差错。比如,大会是去年11月28日开幕的,新华社和多数报纸都这样报  相似文献   

6.
杂文与新闻     
二、报纸上的新闻是杂文创作的主要信息源,许多杂文家、杂文作者都是每日报纸的忠实读者。他们往往是看了报纸登载的某一篇新闻、通讯、文章,甚至照片、图画,有所感触,有所思索,便写成杂文。杂文是战斗性文体,鲁迅称之谓时代的“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这就决定了杂文须和社会现实的脉搏息息相通,紧紧伴随社会前进的脚步,以敏捷的速度,鲜明的风格,简要而犀利地表达人们的见解,揭示和推动事物发展的进程。这就是说,杂文和社会的变革动向应该有着最直接与最迅速的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地市报纸的地方特色?或者说地方特色主要在哪些方面?这是地市报纸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以为,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离开报道本身,不能离开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因为报纸就是报道新闻的,报纸的全部特色都应该而且只能通过报道来体现。内容方面,首先是发生在本地的最能反映本地政  相似文献   

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熟知的基本原则。可是为什么在报纸上,在广播电视里,失实报道、甚至造假新闻难以从根本上杜绝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采编人员总想让新闻“完美”起来,这对记者的确是很有诱惑力的。 今年7月初,从北京城里传来消息:我去年采写的消息《色力布亚镇村村飘扬五星红旗》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个喜讯对于我来说,既在意料之中,又可以说是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9.
墨西哥报纸头版消息俱乐部是墨新闻界的一个新闻组织,成立于1961年。这个组织的成员由首都各大报的编辑部主任、名记者、评论员、撰稿人以及少数的副总编辑组成。现有成员80余名。这个组织成立的宗旨是搞好报纸头版消息的报道和编排,交流经验,加强协作,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另外,加强与各国报纸工作者进行友好互访和合作,以增进相互了解。它规定不参与带有任何政治倾向的国际组  相似文献   

10.
杂文与新闻     
杂文与新闻的关系,简单说来,可以概括为这么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大多数杂文都是发表在报纸上的,报纸是刊登杂文的园地。杂文是报纸副刊上的一个品种——不可缺少的品种。说得远一点。从前,鲁迅的杂文就大多是发表在报纸上的。他早期的杂文,有相当数量是发表在  相似文献   

11.
新闻干部需要训练我省绝大部分县市及大中型厂矿都办了报纸,多数专区也办了报纸,各县、市大都有了广播站.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全省已有一千多新闻工作者.从当前基层报纸干部的政治和业务情况来看,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迫切的的问题.首先,某些新闻工作人员对于无产阶级办报路线的认识还不是很明确的,甚至还有许多错误看法,这主要表现在报纸和党委的关系问题上面.如有的认为,只要听党的话,照章办事就行了,他们不是积极主动地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以发表意见为主要目的的新闻文体,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如果说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文体是以“记事”为主,那么新闻评论就是以“记言”为主。所以,我们又把新闻评论叫做“言论”。它的主要功能是要塑造和引导社会舆论,就是通过作者对新闻事实、新闻话题的分析、议论和说理来发表意见,既反映“街谈巷议”,人民群众的呼声,又传达党和政府的主张,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入,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可以说,评论是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一面旗帜。一、评论的起源和传统我国古代就有把“记事”与“记言”分开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的受众.只要留心,不难发现猎奇编造、“合理想象”、道听途说的失实报道.报道失实,便造成很坏的影响.如某市一家报纸在头版刊登这样的消息:某地庙人一个洞穴里藏着两条大花蟒,晚上爬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一个出身捕蛇世家的青年女医生智擒这两条大花蟒,为民除了害.消息刊出后,一读者来信说这消息是假的,经查实,除了稿中的时间、地点外、人名及内容都是作者凭空虚构的.这种失实报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新闻用事实说话,不用事实说话,就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4.
新闻观念更新及其他马达新闻是报纸(也是广播、电视、通讯社)的基础。因为这些大众传媒都是以传播新闻的信息作为主要功能的。新闻的信息量大、质量高,可信性、可读性强,既是新闻本身的要求,也是报纸办得好不好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新闻,改进新闻,对于新闻工作者来...  相似文献   

15.
林钢同志要我来讲讲新闻写作。这个题目很大,我想集中讨论一个“短”的问题。新闻文字或者说报纸文字为什么必须短?为什么短不了?怎么样才能短些?抛砖引玉,请同志们指教。为什么必须短? 新闻文字或者说报纸文字都应该短,我以为是报纸的特性决定的。报纸上各种类型的文字,包括社论、新闻、通讯以及理论文章,都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评价一家报纸的思想水平,我们往往首先看其新闻评论的水平。但近年来,不少报纸,尤其是地市级报纸,新闻评论成了弱项,并常有“断炊”之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新闻评论队伍青黄不接,特别是作为正规军的记者,写新闻评论不多。很多记者误认为,记者主要从事消息、特写、通讯、报告类的采写,撰写新闻评论是评论员、编辑和总编们的事。所以,很多记者不大写新闻评论,有的记者进新闻单位好几年了,还不会写新闻评论。 新闻界通常有一种看法:不会写新闻评论的人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写新闻评论的人不能算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这就要求,记者不但要会写新闻评论,还要多写新闻评论,写新闻评论本是记者的题中之义。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在《党报新闻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期间,各新闻单位发了不少新闻报道,有些报道写得不错,但也出现了不少差错。比如,大会是去年11月28日开幕的,新华社和多数报纸部这样报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者同其他文字工作者一样,整天跟文字打交道,所以说,文字修养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功。一个好的新闻工作者除了具备新闻敏感,善于抓问题外,同时也应该有比较高的文字修养。如果一个记者发现了好的报道线索,却没有好的文字功夫,那么再好的素材他也写不好。从事新闻工作,无论是办报纸,还是办广播;无论是当记者,还是做编辑,都应该力争做到语言通顺流畅、文字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这是对每个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最基本的要求。最近几年,我主要从事广播电台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最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有多种多样的体裁,如消息、通讯、来信、评论、调查报告等,被称为“十八般武艺”。而这“十八般武艺”中,消息是常规“武艺”,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它以简要的文字真实地迅速地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消息是报纸新闻的主体。报纸所以被称作“新闻纸”,就是因为它以刊登新闻为主,新闻则以消息为主。消息在报纸上要唱主角,要占主体地位。这是现代新闻写作学的基本观点,也是新闻界同仁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新闻指的是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新闻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来说,发表于报刊、广播、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之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等等;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是国际民生、社会建设、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里发生的重要新闻。时事新闻的采编是新闻工作者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那么,采编时事新闻时需要哪些技巧?对时事新闻进行采编的时候又需要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