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20年10月26日,合肥市教育局颁布《合肥市中小学办学行为"十不得"》,旨在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及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教育生态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刻苦学习和轻松快乐。具体内容是:一、不得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二、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分班和排座位;三、不得随意占用体育、艺术、综合实践等课程;四、不得超过规定布置过量课后作业;五、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集体补课;六、不得侮辱、歧视、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七、不得举行周考、月考等超过规定次数的统一考试;八、不得组织或者参与任何形式的有偿家教;九、不得因学生学业问题羞辱其家长;十、不得要求学生家长批改作业。禁令一出,即刻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在此,我们约请合肥市教科院院长叶传平从教育研究者的视角,对"十不得"进行专业解读,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2.
最新公布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要求,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而且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给学生排名次(据1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无分数评价真的是破除应该教育的灵丹妙药吗?  相似文献   

3.
《山东教育》2008,(4):62
最新公布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要求,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而且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给学生排名次。其实,类似这种通过推行无分数评价来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尝试,在不少地方都试行过,其中最典型的是南京。  相似文献   

4.
今年秋季开学,武汉中小学将推广班干部“轮换制”,同时学校不得在全校、全班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不再与升学挂钩。据介绍,武汉市中小学推广班干部轮换制,目的是改变“学而优则当干部”的现状,减少“官本位”对学生思想的侵蚀。同时,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隐私”。学校不能在全校、全班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学生成绩排队,不得公开发布学生高考成绩排序和录取红榜,不得出喜报、挂横幅公布录取人数、上线人数等信息,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学校,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武汉将扩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  相似文献   

5.
《山东教育》2008,(4):61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在中小学校广泛流行的一句顺口溜。近日山东省出台政策要求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这引发了公众热议。  相似文献   

6.
按分数给学生排名次的现象,目前在中小学普遍存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已被在分数阴影笼罩下的学生喊了多年,但许多教师仍然奉行“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一个单元结束有单元过关考试,每月要进行“月考”,学校不定期地抽考,几个学校同步  相似文献   

7.
教育资讯     
上海公布2015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本刊讯:上海市教委今天公布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以"免试就近入学"为原则,要求中小学招生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文化测试,不得以竞赛成绩、获奖证书筛生源。对于以往招生存在问题较多的民办中小学,上海市明确,民办学校招生面谈过程要向市和区县两级教育行政、督导、监察部门及学校家委会代表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如存在擅自提前招  相似文献   

8.
近日,网曝贵阳部分小学教师将“及格线”提高——考不过90分、甚至95分的小学生也开始担心被列入重点管理对象。有教师在考试后将成绩的分数段公布在黑板上,由学生抄在本子上,并要求成绩95分以下的学生,将试卷带回家,让家长写“下一步如何提高成绩的意见”。有的教师还会把全班学生月考成绩单整个公布在家长QQ群里,“谁考最后一名、谁的分数多少,全都能知道”。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在南京召开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会议提出了"五严"禁令,即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不得炒作"高考状元";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控学生在校时间与家庭作业总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加强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实施;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目标,提出探索"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围绕这一目标,教育部随后披露了高考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内容:外语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在教育部紧锣密鼓研究制定和完善高考改革方案的同时,一些地方在新近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已不同程度做出了回应,释放出要对英语考试"动刀"的信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的2016中高考改革方案中,高考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高考  相似文献   

11.
考场奇遇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试看考试来临时,各位"武林高手"为想保住"命根"又会使出怎样的绝招,  相似文献   

12.
瞿方业 《甘肃教育》2012,(19):14-15
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秋季开学"监管令"共有30条:治理"小学化"倾向;针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通知要求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禁止举办与入学挂钩的培训班。严禁地方政府、有关单位和学校以任何名义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据新华社)开学时节发"监管令",已是  相似文献   

13.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句话是对应试教育最真实的写照,这充分说明了应试教育给我们的正常教学带来的危害:填鸭式教学——教师"死教",学生"死学"。  相似文献   

14.
关于“禁止公布学生成绩排名”这个话题的讨论,历来已久,尤其是2004年上海拟立法规定“教师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这一行动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之而起的是各地对此问题的规定和立法:如重庆市教委在2004年就开始拟订“公布学生成绩排名,处罚老师”的规定;又如《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十项规范》和《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条惩戒》中都明文规定“不得公布考试名次”: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也建议在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中增加条款,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严禁将考试成绩排名公布。这一系列的规定和立法当然有它的可行之处,考虑的出发点也主要集中在“减负”这一问题上,认为公布成绩排名给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加重了学业压力,甚至侵犯了学生的隐私。  相似文献   

15.
2013年6月22日,四川省高考成绩公布。广元市广元中学的学生——脑瘫患者陈超竟然考了612分,高出四川理科一本分数线50余分,被网友们称为"中国霍金"。面对记者,陈超泪流满面地说:"感谢妈妈,因为,没有妈妈的严格要求,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市中小学近日迎来了期末考试季。记者从多所小学了解到,今年北京市部分小学低年级段学生期末评价告别统一笔试考卷,采取"乐考"形式,"闯关"、表演"脱口秀"、玩游戏等都成为"乐考"的形式,甚至有学校在期末"乐考"中让学生玩"雪"。(2016年1月17日《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17.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考试的指挥棒下,每个同学面对考试,犹如武侠小说里的江湖人物争做"武林盟主"。呜呼!戏为此文!——题记  相似文献   

18.
信息     
《教师博览》2012,(7):32
河南省拟立法取消重点中小学5月28日,河南省政府法制办公布《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针对河南义务教育的一系列问题给出新的规定。新规1:学校无权开除学生。《办法》重申,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学校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  相似文献   

19.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山东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针对大校大班情况,规划提出新建高中不得超过50个班;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高中教育相衔接,推动大学教师参与中小学教学;制定、完善社会捐赠教育的激  相似文献   

20.
月考刚刚结束,学校里将要召开家长会。听到这个消息,考不好的学生都心情沉重。这天的英语课上,阅读文本中正好提到了"无条件的爱"这个话题。于是,我就对学生说:"无条件的爱,是说,你英语考试考了130分,父母是爱你的。你考了30分,父母还是爱你的。这个爱与成绩无关。"这时,全班一阵骚动,半数以上的学生对父母的爱没有信心。有学生说:"我父母的爱就是有条件的。我考30分,他们肯定跟我断绝亲子关系,用棍棒轰我出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