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社会适应可以解剖为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分析社会适应的三个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可以回答三个问题:个体的社会适应是怎样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什么样的社会适应心理素质能够为心理健康提供保证?从社会适应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形成机制、保证条件和评价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2.
运用SCL -90量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五所师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表明 :河北省师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社会成人常模指标 ;不同年级之间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具有一定差异。师专生的这些心理健康状况需引起体育工作者重视 ,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走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健康标准围绕心理机能的健全与否来制定 ,不应该附加社会价值标准。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 ,不应只强调生存标准 ,而应给发展标准以适当的关注。心理健康标准不仅要研究个体层面 ,而且要研究载体、机构和社会层面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近10年来国内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状况和相关结果进行综述和总结,首先按年龄段和不同"职业"性质总结了研究的对象情况,按年龄段研究最多的是成年初期的大学生,最少的是婴儿;按职业性质研究最多的是学生,最少的是农民;其次总结了被调查的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然后总结了研究结果中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的人格心理概念,发展心理概念,以及积极心理概念;最后建议应该总结、整合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形成理论,以便指导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女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然而她们的心理压力也日趋增大,心理失衡者增多。关注她们的心理健康,以取得她们心理倾向、行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建立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SCL-90和情感量表对中小学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及不同户口所在地组,均存在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工作压力大”列居本次“最烦恼问题”的榜首;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心理十分敏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如何避免或消除由种种心理压力而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呢?本文在总结有关心理健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提出了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框架和体系.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和行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一种和谐状态。在对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概括与分析的同时,提出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调适心理技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 :“健康 ,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看 ,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而且对“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明确的界定 ,即突出了心理健康特别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自身和外界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它的最佳功能状态表现为 :一是积极而有效的心理状态 ;二是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 ;三是能适应环境的心理状态 ;四是有大胆的创造力。面向新的世纪 ,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呢 ?一、上好…  相似文献   

9.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重视.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且心理问题检出率竟高达22.56%.国内很多心理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的研究.文章对国内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从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及界定、现状、成因和防治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病态或异常行为、社会适应、潜能实现以及心理机能与社会适应相融合角度对心理健康和其标准的认识虽较为深入,但是缺乏整体性和客观性、真实性。从系统论和热力学熵值来看,心理健康是适应过程和适应状况的统一,是在生物、心理和社会以及主体性自我意义与价值世界的存在中多维、多层次的适应过程与状况的统一。心理健康等级则是适应过程和熵状态的辩证变化的具体表现,从适应状态中的负熵与正熵的对比中可以更加客观和真实地了解心理健康状况的等级。积极趋向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测度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十年来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994年-2005年间国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状况的分析可见,以往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存在诸如研究类型和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单一以及研究水平低等问题。比较而言,高校教师心理不健康检出率最高,与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间有显著差异;随着时代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检出率递增,且特别是21世纪后,增长很快;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城镇教师差;40岁以上年龄段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其他年龄段,但30岁以下年龄段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普通人群,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男教师。故应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着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水平,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严密的实验研究和高质量的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了解师范类专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及量表施测的方法,对陇南师专754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第一,专科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分均值普遍高于同年龄组常模,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二,问卷调查显示,对专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学习压力,这与SCL-90量表施测结果是一致的;第三,量表各症状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上,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大学生。师范类专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偏低,学校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基于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专家咨询编制《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自评量表》,并对福建省7所高校的5377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家庭环境及不同社会角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显著差异。高校应把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建立有效的心理育人新机制,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云南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 《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107-109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某高校的263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和367名汉族大学新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民族学生除敌对一项以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与本校汉族学生相比,民族学生的各项因子分均偏高,且都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心理问题验出率为35.2%,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和消解民族学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外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促进是解决全球健康问题的新策略。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促进政策对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美国健康促进政策的连续性、科学性、法制性、可操作性以及灵活性值得我们借鉴;(2)转变心理健康服务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健康价值观;(3)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4)完善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健康促进委员会统一规划指导全国的健康促进工作;(5)建立高效务实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人人健康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中国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全面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注重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观作为一种内在、稳定性的主体认识,决定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处理.对60名幼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调查表明:家长认为幼儿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性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个人行为及能力、道德品质、情绪五个方面;家长的心理健康观具有模糊性、主观性、功利性等特点,并呈现出重外轻内、重适应轻发展的倾向;传统文化价值观、自身经历和认知水平影响幼儿家长心理健康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就业前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目的:了解当前女大学生在就业前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康奈尔健康问卷(CMI)以及就业紧张量表,对17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就业前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且差异显著;女大学生的人格因素、心理健康状况与就业紧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结论:面临就业紧张的女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本质及其标准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标准,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是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的正常运转;心理不健康不同于心理障碍,它是平衡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平衡态。心理健康标准的个体发展性取向本身就包含了社会适应性取向,既具有文化相对性又有跨文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