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相互分离,所得税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所得税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多种核算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从所得税会计发展的过程来看,大致经过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每种核算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准则改变了旧准则制度中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对所得税会计做了较大的调整,并规定了一些可操作的具体规范和制度。笔者认为研究新准则与旧准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对所得税会计实物工作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所得税准则与旧所得税准则相比差异显著,实现了会计理念从利润表现向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同时引入了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我国新所得税准则的实施是全面提供有用会计信息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相似文献   

3.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所得税准则》的制定背景、改革亮点及面临的新问题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改革,以进一步提高对所得税会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朱瑛 《现代企业教育》2009,(10):138-139
2006年2月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并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率先执行。本文通过对新准则与旧规范的比较,着重分析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所得税会计理论的重大变化,提出了完善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没有明确规定,通过理论比较、案例解析和对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现状的分析,在阐明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对企业所得税费用和税后净利润产生不同影响的基础上,建议中小企业应当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建造合同准则和税法对收入的确认有时间和标准上的差异,给税前会计利润与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带来差异,这样给建造合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将原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更新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在所得税会计方面的实践性改革。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之处和变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严谨的分析,并提出了对所得税准则实施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摒弃了过去的一些处理方法,在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列报等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笔者结合对新准则的学习和理解,对所得税会计的一般账务处理作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新所得税准则直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所得税》所得税准则,引入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概念,要求企业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处理方法。与企业目前适用的旧准则(《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94]财会字第25号)及1995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相比,在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称为新所得税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会计,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规范中的运用,也体现了与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