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视译制片作为一个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日益成为电视荧屏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线。而且随着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和观众审美需求伪不断增长,影视译制工作者与影视译制欣赏者对影视译制审美的要求日益迫切。他们希望尽快确立影视译制的审美原则,一方面,可以为影视译制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提供参照尺度;另一方面,也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欣赏影视译制作品的标准,从而最终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一般认为,“应该把如何不走样地将外国影视片介绍给我们的观众,使原片保持原样,作为衡量译制外国影视片质量的尺度”(转引自吴珊的文章《译制演员首先是演员》)。但由于两种文化背景、语言表达方式、言语理解方式的差异,加之原片演员口型的限制,很难做到使一部配音的译制片保持“原片的原样”,更不用说原片语言和演员声音的原汁原味了。因此;用这一理想化的尺度,无法衡量具体的译制作品。 那么,影视译制作品的审美原则到底是什么呢?众所周知,影视译制过程包含两个主要元素,一是剧本翻译,二是语言配音。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电视的国际影响力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相比也无优势可言。接受美学强调受众在文化传播中的主观能动性和重要地位,为破解中国广播电视的语言译制障碍与国际传播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译制过程中密切关注受众的接受效果、适度超越受众的审美"期待视界"、精心设计文本的"意义空白",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构建与受众互动的优质平台、打造节目品牌、全面推进"本地化"、建立收听收看效果跟踪反馈机制,对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实现中国文化与海外受众话语体系的精准对接,促进新形势下中国广播电视的译制与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以强劲的传播优势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电视文化的诞生、电视节目译制也随之产生,并且在翻译领域里逐步形成了其基础理论和研究体系。电视是时代的产物,作为大众传播载体、作为新型的文化形态,电视不仅走进了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情感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在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电视节目的译制显得更为重要。正确认识电视译制的重要性,研究电视译制工作将成为我们电视译制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以强劲的传播优势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电视文化的诞生、电视节目译制也随之产生,并且在翻译领域里逐步形成了其基础理论和研究体系。电视是时代的产物,作为大众传播载体、作为新型的文化形态、电视不仅走进了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情感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尤其是在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电视节目的译制显得更为重要。正确认识电视译制的重要性,研究电视译制工作将成为我们电视译制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译制的重要性 1、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译…  相似文献   

5.
中外影视作品译制的社会文化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庄琦春 《现代传播》2005,(1):115-116
经过译制的剧本, 已不再是“原剧之本”, 而是着附了画面与意境的、“影画规定”了的剧本。因此, 译制剧本应符合原创剧本的基本要求, 起到丰满电影主题和人物的作用。译制目的语言应“符合影片规定”, 满足译制目的语国家观众能够理解的社会生活习惯, 并忠实原产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的现实, 能够加强译制目的语国家人民对其的了解, 吸收异域先进思想文化意识, 提高对其历史背景、社会习俗的感性认识, 扩大对其的认同感, 从而消弭两种文化间的冲突隔阂, 达到沟通与合作的目的。译制时还应考虑到电影文化产品隐含的社会文化因素, 如悠久的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尽管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国际传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民族烙印太深,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学机制、文化思维等不相适应等问题,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障碍.对此,本文结合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国际传播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以期为文学"走出去"提供有益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译制片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的活动主体视为译制文化的创造主体,并着重从这三个基本层面探析我国译制主体与译制价值的关系问题,以揭示译制主体的本质和特征,认识译制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稳定的最显著的特征。在雪域高原,藏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藏文字为基础,藏语言为媒介,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现代文明突飞猛进的发展。未知领域里不断有新的发现,出现了大批新的名词和概念,如何才能把这些名词翻译、运用的准确无误,已成为当前语言工作者的重大任务之一。近10年来,藏语译制节目之所以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其理由只有三个字“能听懂”,这即是目标,也是给语言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最近几年里,藏语译制节目中,音译和直译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国际传播竞争中,新闻关乎国际话语权,是各国竞相发展、激烈角逐的领域.影视剧虽然娱乐色彩较重,但无形之中也是文化价值观念传输的重要载体,关乎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播.而且影视剧的政治色彩较淡,比较容易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障碍,从而被境外观众接受和喜爱.美国每年向其他国家输出大量的喜剧或故事片,就是为了实现商业利益与文化传播双丰收.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影视精品"走出去",但其前提与核心是影视精品的制作,其中包括全球观众认可的思想理念、精彩的故事内容、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叙事方式以及国际化的制作.为此,亟须努力探索新型的"国际化创作策略",逐渐构建适合中国国情、能与西方竞争的影视精品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韩辉 《出版广角》2015,(10):36-37
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文学,其"走出去"之路却始终步履维艰.本文从译介学角度出发,以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例,探讨文学译介活动中的翻译模式和出版宣传,以期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和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增强国家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需求日益迫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今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并且明确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的要求.可以说,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出版界的使命.各大出版机构都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尝试、探索、开拓"走出去"的新途径,力求提高"走出去"的成效.本文着重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出版机构如何把控几个关键"人"的因素,从而实现多方合力,切实推进"走出去"工作.  相似文献   

12.
董月婷 《青年记者》2017,(20):99-100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间要实现新闻有效传播就离不开新闻译制.民语新闻译制本身就十分复杂,网络环境下民语新闻的译制变得更为繁杂.简单性原则提倡由繁到简认识世界,下面笔者用简单性原则来探析网络民语新闻译制的发展路径. 影响网络民语新闻译制发展的因素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置身于新媒体环境中的民语新闻译制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笔者认为,影响网络民语新闻译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新闻的特点制约民语新闻译制的发展.网络上发布的新闻与传统媒体发布的新闻有诸多不同.第一,新闻的海量性影响对原始新闻的筛选.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超大的承载容量,网络新闻也就具备了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海量性,这方面的变化阻碍了民语新闻译制者对原始新闻的选择.第二,互联网的易复制性影响民语新闻译制的版权保护.不同的民语译制者对同一篇新闻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译制新闻时也就相应地拥有版权,但网络的易复制性,使一手翻译的版权保护受限,这一现象将会损害民语新闻译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学图书走出去,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早几年,记得有位出版社资深老总曾经说过,中国的图书走出去,原创文学作品是最难的。因为文化的差异,特别是经济的悬殊,文学作品很难引起西方社会的关注。当时我就有点不服气。我觉得文化思想应该是千姿百态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个性,只是因为国家经济差异,所以没有人关注,但并不说明我们没有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档案文化创意服务"走出去"是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有力举措.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通过分析我国档案文化创意服务"走出去"的核心要素与当前面临的挑战,借鉴国内外的优秀典范,研究我国档案文化创意服务"走出去"的未来路径,以适应全球文化深入交流与广泛传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荣使命.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出版业在"走出去"的具体方式上已经做出了多种探索.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中国出版实施"走出去"战略尚做出艰巨、勇敢、积极、智慧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稳定的最显著的特征。在雪域高原,藏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藏文字为基础,藏语言为媒介,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随着现代文明突飞猛进的发展。未知领域里不断有新的发现,出现了大批新的名词和概念,如何才能把这些名词翻译、运用的准确无误,已成为当前语言工作者的重大任务之一。近10年来,藏语译制节目之所以受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其理由只有三个字“能听懂”,这即是目标,也是给语言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叶志彬 《视听》2016,(1):61-62
少数民族语言电影译制工作是少数民族语译制工作者将优秀的影视剧用传统纯朴的地方方言,与现代时尚的电影元素完美相结合奉献给少数民族群众的一种文化产品。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在广西已有近60年的历史,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但随着电影发行体制的改革、企业的困境及人才队伍结构性的断档,目前广西的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可谓举步维艰,如何促其健康发展,值得思考。一、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的重要性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是公益事业,是文化惠民工程,  相似文献   

18.
刚刚组建一年的新疆广播电视厅电视剧译制部,在有关部门和兄弟省区的支援下,依靠各民族同志的共同努力,译制工作取得新进展,到10月中旬已译制出维吾尔语电视剧三十七部(集)。译制质量有较大的提高,《武松》,《晁盖》等片深受少数民族观众欢迎。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已经初步培养出一支包括翻译,配音导演、配音  相似文献   

19.
许清 《编辑之友》2010,(10):34-36
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以下简称"图博会")于2010年9月3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这届图博会对国内的出版社而言,是图书展示、版权交易、让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有利平台;对外国出版社来说,是让中国读者了解国外文化与图书的有利时机.尤其是对主宾国而言,这个意愿更是非同凡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图博会不仅可以看到很多"走出去"的图书,还可以与国内外的很多名人、名家面对面.喜欢国外作品的,可以在现场见到各个国的精品图书.此次图博会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1841家中外出版机构汇聚北京,展览展示约20万种精品图书.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文化"走出去"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文化究竟该如何"走出去",文化"走出去"应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文化"走出去"该向何处转型,这是文化"走出去"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走出去"的模式1."注资"模式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就要按照国际市场的要求去运作,按照市场的需要去开发、生产,精心选择文化产品的内容、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