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奉新县城西南五十里,矗立着云峰秀拔的华林山。远在宋朝时,这里有过一所规模宏伟闻名全国的华林书院。  相似文献   

2.
雪松 《江西教育》2004,(12):47-47
据地方志记载,江西各地书院名称与宋儒周敦颐有关的有十余处之多,仅以“濂溪”命名的就至少有六所,还有“景濂”、“宗濂”、“清濂”等。这是江西书院史的一个有趣现象。  相似文献   

3.
参加美国职业篮球赛(简称NBA)的各支球队的队名大多直观形象,特征鲜明。有的队以动物命名,如亚特兰大鹰队,其队名给人矫健勇猛感;密尔沃基公鹿队的队名则给人机灵善跑感。有的队以能使人产生特征联想的事物命名,如奥兰多魔术队取名“魔术”,给人精于安排、战术多  相似文献   

4.
义勇  肇银 《江西教育》2009,(11):12-14
奉新县位于南昌市近郊,是世界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的故乡,是佛教“天下清规”的发源地和宋代胡氏“华林书院”的发祥地,素有“仙源灵境”的美誉。这里历史悠久,孕育了闻名遐迩的农耕文化、禅宗文化和书院文化,重学兴教之风源远流长。随着奉新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奉新教育面临的难题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冬日梧桐     
校门口,最常见的就是那一棵棵普普通通的梧桐树了。转眼间,冬天悄悄走来了,冬日的梧桐树,如果细细观察,还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呢。早晨,朝阳从东边升起,很快就照亮了整个世界。这时,梧桐醒了。一阵风吹过,梧桐树上的枝叶随风摇曳,好像在跟行人招手。梧桐各有各的姿态,有的如勇猛的力士身披金甲,有的则如饱经风霜的老者屹立在寒风中,还有的如婀娜多姿的少女,亭亭玉立……如今这一排排梧桐已成为沿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到一棵笔直的梧桐树下,你就仿佛置身于一把大伞下。它的树干粗大,呈棕色,我一个人正好抱住。梧桐树皮颜色深浅不一,有的是深…  相似文献   

6.
江西奉新华林书院是古代家族性书院的一个典型,近年来,笔者又陆续接触到一些华林史料,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兹整理如后,以求教于方家。一作为家族性书院的华林书院,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华林胡氏的家族经济。从唐末到北宋中期,胡氏一直是合族聚居的大家族。从社会地位看,胡氏并非贵族,地方政府上书朝廷时称其为"县  相似文献   

7.
“梧桐”做为古代庭院常见植物入词,是宋词中词人们所喜引乐用的意象之一。“梧桐”意象所表达寄托的意蕴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有的传承古义,体现其文化内涵,有的又抓住其形、其色、其性等方面的自然特征,抒发创作人的情思。根据其观察点的不同,宋词中“梧桐”意象在名、形、性、影、声五个方面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深厚人文精神和重要审美意义的抒情性意象。  相似文献   

8.
刘群 《人民教育》2012,(5):15-19
1874年,上海外滩。在晚清重臣李鸿章支持下,化学家徐寿、数学家华蘅芳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麦华陀、学者傅兰雅等人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命名为"格致书院"。其时,西风东渐,枪炮挟  相似文献   

9.
一、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我国古代私人或官府所立讲学肆业之所。其名始于唐代。书院用以讲学,则始于唐末。 零陵古代有书院则始于宋朝,续创于元,明,发展于清。宋时零陵有书院5处,宋理宗皇帝曾赐“道州濂溪书院”题额一付。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祁阳创办浯溪书院。到明代。由于王守仁等人的倡导,一时私人书院大增,零陵有书院15处。但是延至清初,或因战乱,或因经费不断,或因年久院舍失修,已废14所。至清乾隆时,由于  相似文献   

11.
理学创始者周敦颐在赣南的古南安奠定了理学的基础,并教授了后来成为理学大师的程颢、程颐两个弟子,尔后,周敦颐又任赣州府通判,在赣州和赣州府所属的于都等地兴办书院,社学,教授邑人。为纪念周敦颐,古代赣南有三所以周子的号命名的“濂溪书院”,这三所书院分别在南安(今大余)、赣州和雩都(今于都)。  相似文献   

12.
唐五代书院考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书院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关于书院的起源,一向有较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民办书院起源于宋代,有的认为起源于五代。近年一些学者在明清地方志中发现了不少唐代民办书院的材料,并将其与《全唐诗》中的书院相对应。于是,民办书院起源于唐代说甚嚣尘上。笔者研究这些材料后认为:明清地方志中书院起源于唐五代的记载都不可信。就可靠的史料而言,目前只能说作为学府的民办书院起源于宋初。一、唐代原始文献中的书院研究唐五代的书堂及“书院”,今人多使用明清时代的地方志。其实,考证唐宋时期的书院,应以正史及唐代原始资料为据。以…  相似文献   

13.
芸芸众生,人各有名,人之取名,也大有学问,大量的英汉语人名的命名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本文拟从这些人名的分析中,找出汉英命名的一些规律与特点。一、人名与季节、时令和天气状况中国人的一些名字反映人名持有者的出生季节、时令或天气状况,如春天出生的女孩,则反映为“春莲”、“迎春”、“探春”等名字;而从“冬生”、“立冬”等名上则可猜出该人为男性,出生在冬季。另外,汉语人名还有以天干地支顺序而组成的,有的以出生时的时辰为名,有的以出生时的年代记时顺序为名,如春秋时期著名的举贤不避嫌的祁奚之子祁午,汉代蔡甲…  相似文献   

14.
一、书院古唯以地名,如鹅湖、白鹿洞之类是也。近世始有以义名者,如诂经、尊经之类是也。以地名,虽得名胜之地如青城、峨眉,似含有地方性,不如以义名,使人一望而知其宗旨,观听所系,较为明白  相似文献   

15.
一、清代书院学术风气腐败书院学术风气主要取决于其教学内容。就教育内容而言,清代先后出现过几类不同的书院。清朝入关不久,统治阶级还无暇顾及到书院。明末清初有些学者承明代书院讲学精神之余绪,陆续恢复了一些以讲求理学为目标的书院讲学,如孙奇逢讲学于百泉书院,李二曲讲学于关中书院,黄宗羲讲学于浙东各书院等。但随着统治者对书院控制的加强,它们的影响并没有传播开来。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股以学习“实学”为主,反对学习理学和贴括的书院教育,以颜元主持  相似文献   

16.
离离原上草     
<正>故乡那片田野我很熟悉,就像熟悉我自己的手掌。我为那片田野作过许多念着好玩的命名:一条小河叫密西西比河,一个水塘叫的的喀喀湖;有一个小树林子因为远,走着累,就叫达累斯萨拉姆;读过海明威的一部小说,就把一个小土墩命名为乞力马扎罗……我把这片田野看作一个小小的世界了。有的田埂笔直如尺,把土地划成等面积的田亩;有的田埂则像一根柔软的缎带,很诗意地飘在林边河沿。有的田埂处在高田和低田之间,或者处于田与沟渠之间,起着实质性的隔断作用;有的田埂只偶尔起到交通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棋局     
<正>人生就像是一场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有错;有的人下棋又因起初长考太多,弄得后来捉襟见肘。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认输;有的人下棋,  相似文献   

18.
乡绅在地方书院建设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他们既是捐输书院的主体,又是书院经营的参与者.晚清道光年间九江德安乡绅燕笙撰就的<书院说>,揭示了敷阳书院学田因田亩不实、田米不清、兑票不靖等因素而导致书院名存实亡的事实.书院在围绕学田经营的利益博弈中,扮演了在场却缺席的社会角色;乡绅、富户通过经营书院学田而攫取利益成为破坏地方书院生态均衡的重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棋局     
刘墉 《现代语文》2005,(5):14-14
人生就像是一盘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有错;有些人又因起初思考太多。弄碍后来捉襟见肘。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后关头,绝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教育史(含书院史)研究有许多新成果、新见解。文章仅以若干个“三”为例:如书院教学是三体现象的典型模式;中国学校发展有三个阶段;具有学校性质书院有三个要件;教育史可划分为思想、制度、实际活动三个方面;中国古代的三种教育;唐末书院产生的三个原因;书院讲会有三种活动方式;历史上出现讲会式,宣讲式,聚徒式三种类型的书院;对北宋四大书院三类不同的概括;有北宋三大书院的说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书院的关系密切……等十余项,以供学者一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