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能 《教育文汇》2008,(3):50-51
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9年,暮春三月之初,王羲之等一群名士相聚于浙江绍兴城外的兰亭。这一天,惠风和畅,天朗气清。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林间溪水潺潺,清流激湍。老少咸聚,都是一时的贤能名士。所谓“曲水流觞”,即兴而赋,诗成,合为一集,定名《兰亭集》,众人推举王羲之作序。羲之酒酣耳热,当众提笔一挥而就,言辞书写俱佳,博得众人赞赏。  相似文献   

2.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暮春三月三日,当时作为会稽内史右将军的王羲之相约谢安等42位名士,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聚会,饮酒赋诗,抒发怀抱。王羲之面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游目骋怀”,不觉“感慨系之”,笔随意走,挥洒出一篇被名为《兰亭序》的千古绝唱。他大概没  相似文献   

3.
2013年4月13-14日,农历三月之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语文学习》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场景课堂《兰亭集序》"主题研讨活动在书法圣地兰亭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语文教育专家、中小学语文教师集聚兰亭,共襄盛会.  相似文献   

4.
徐能 《四川教育》2003,(1):36-37
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之初,王羲之等一群名士相聚于浙江绍兴城外的兰亭。这一天,惠风和畅,天朗气清。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林间溪水潺潺,清流激湍。老少咸聚,都是一时的贤能名士。所谓“曲水流觞”,即兴而赋,诗成,合为一集,定名《兰亭集》,众人推举王羲之作序。羲之酒酣耳热,当众提笔一挥而就,言辞写作俱佳,博得众人赞赏。这就是千余年来脍炙人口的书法名篇、被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至此,书法的光辉才得以展现。千年以降,书法早已深深植根于国人的生命情怀和意识体系之中。“观夫悬…  相似文献   

5.
端庄与险绝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思是:刚进入暮春,文人贤士在(绍兴)会稽山下的兰亭集会。整体看这十三个字,端庄中有险绝,同一个字,和而不同。"暮春"和第一个"會(会)"字略倾斜,而其他十个字显得端  相似文献   

6.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绝对是《兰亭集序》中最明媚动人的诗句,胜过了“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所描绘的暮春三月江南小清新,胜过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人生顿悟。“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定是经过了生活的历练而后回归的平静,一定是三五好友能敞开心扉的促膝长谈,无论是否有良辰美景,无论是否有钟鼓馔玉,无论是否有梦想破碎的声音,只要能畅叙幽情便足以快慰人心。而这种人间至乐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兰亭集会之美,就美在了魏晋风流名士的默契,就美在了暮春之初那一觞一咏之间。  相似文献   

7.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汇编了一本诗集——《兰亭集》,最后由王羲之为该诗集写了一篇序,说明作诗的缘由,描写作诗时的情形,“指明了《兰亭集》是一部游宴诗集”(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说明了成书经过,并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指出了《兰亭集》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这里的“修禊”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为什么安排在“暮春之初”呢? 禊,原是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远在周代,每逢三月的第一巳日,人们就到水边去祭祀,并且用香薰的草药沐浴,人们称之为禊,又称祓祭。修,是进行、从事的意思。修禊,后来就成了古代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记载曾皙的志向说:“莫(通“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相似文献   

9.
佳句储备库     
浙江绍兴兰亭 永和九年,岁在癸(gui)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aiji)山阴之兰亭,修禊(xi)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a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相似文献   

10.
兰亭位于绍兴东南约十五公里处的兰渚山麓 ,兰溪江畔。《越绝书》记载 :“勾践种兰渚田” ,小洲因而得名“兰渚” ,附近的山水亭台也都因此而得名。然而最初的兰亭可能只如邮铺大小 ,清于敏中在《浙程备览》中说 :“或云兰亭 ,非右军始 ,旧有兰亭 ,即亭堠之亭 ,如邮铺相似 ,因右军会 ,名遂著于天下。”永和九年 (35 3)春 ,王羲之等四十二人相聚于兰亭 ,举行了大规模的祓祭仪式。“祓祭”也称“修” ,是古代的一种风俗 ,农历的三月上旬 (后固定为三月三日 ) ,人们到水边采兰 ,用兰草蘸水洒在身上以驱除不祥。参加这次盛会的多是天下名士 …  相似文献   

11.
“修禊事”通释田有成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高校文科教材如《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汉语》、《大学语文》等,多选用了《兰亭集序》,不一而同的都对“修禊”注为:“古代一种风俗。人们欢聚水...  相似文献   

12.
《兰亭集序》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于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与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人在兰亭集会上饮酒赋诗后作的一篇序言。文章按书序的体例,先叙述兰亭修禊事,述群贤少长一觞一咏作诗,抒发欢乐的情怀,然后从相  相似文献   

13.
《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全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一群文人墨客"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临川赋诗的盛况.本文立意高远,慧心独运,于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使文章真切自然.也正因为其立意深远,文笔清新流畅,浸透着生命哲理.将这些意境同读者的阅读体验与作者的创作初衷得以共鸣,...  相似文献   

14.
《兰亭十三跋》又称《定武兰亭跋》,是赵孟頫跋在定武本兰亭拓片之后的十三段跋文。该文包括了赵孟对《定武兰亭贴》的真伪审定、鉴赏感悟、研习体会,及由此而生发出的书学理论,为后世学者考证《定武兰亭帖》,研究赵孟頫的书学思想及元人的书法审美观都提供了重要的佐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兰亭十三跋》的内容加以梳理,大致综合为以下几个方面:宋元人对《定武兰亭帖》的高度重视;赵孟頫对《兰亭帖》拓本的审定;除却对真赝的辨别、对拓本的审定,《兰亭十三跋》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是赵孟頫提出了“用笔千古不易》等重要书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相似文献   

16.
王向辉 《现代语文》2002,(12):23-24
21《兰亭集序》是高中语文新教材选入的古代散文名篇,本文试以对这篇课文的新认识,来探讨一下文中所体现的文化底蕴。一、文本解读与艺术品味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子侄友人共42人,宴集会稽山阴之兰亭,正“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时,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行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之乐,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了。诗人骚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感慨万端:人生与自然相契合之快乐,转瞬之间就会成为往事,美好的团聚,终究会离散。人生无常,快乐和美好…  相似文献   

17.
魏晋元朝骈文盛极一时,"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丛树,群莺乱飞",丘迟的《与陈佰之书》借江南风光的描绘激惹故国之恩,别具一格。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更是游记中的上乘之作,千载之下捧读,仍令人神驰,宛如一首韵味盎然的诗。美点多多,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8.
我的书房     
我一向喜欢"杂树生花"这个成语。但"杂树生花",是本应写作"杂花生树"的。它描写的是江南的春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语出《与陈伯之文》,南朝丘迟写的,千古传  相似文献   

19.
丁鼎 《现代语文》2007,(2):24-24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癸丑年三月三日,会稽内史王羲之,五十又一岁,会亲友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兰亭,参加者即时赋诗,当时所赋诗歌缀篇成集称为《兰亭诗集》,王羲之为诗集作序,即《兰亭集序》。这次集会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王羲之同谢安等四十一人举行修禊之礼。并流觞作诗。应众友要求,王羲之为大家所作的诗篇写序。当时他酒酣意足,凝神运气,乘兴写下了这篇情文并茂的不朽名作——《兰亭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