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常庆海 《今传媒》2011,(10):62-63,65
走过20多年历程的城市广播电视报,曾经创造过辉煌,是城市报业中的一个品牌。但近年来,城市广播电视报没有根据目标读者的需求变化做出调整,在市场竞争中没有找准自身定位,步履维艰,遭遇品牌危机。处于边缘化地位的城市广播电视报总体已经呈现下滑趋势。论文对城市广播电视报的发展现状、竞争环境、发展机遇、读者定位进行了综合分析,对城市广电报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出了具体思路和措施。文章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具有高度的理论视野,还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为城市广播电视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葛湘 《视听界》2006,(2):87-88
2001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发行量大幅滑坡,萎缩至10万份左右,广告收入也跌至800多万元,报纸生存陷于困境。困境给人敲响了警钟,要谋求发展,只有“换种活法”,走改革之路。面对巨大的生存危机,《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努力寻求变革。2002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开始着手做好“跳出广电,着眼大都市”的准备,尝试推出《无锡新周刊》,以“新闻、娱乐、资讯”为主要框架,以B版的形式与A版——传统的广播电视内容互为补充,且作为《无锡广播电视报》的延伸。三年来,这份附属于广电报的新周刊逐渐被市民接受和认可。2004年下半年,《无锡广播电视报》又开…  相似文献   

3.
刘毅  陈联生 《声屏世界》2008,(10):45-45
广播电视报是一张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刊登电视剧剧情介绍、宣传广电、报道娱乐圈动态信息的行业报纸。随着报纸推向市场,广电报的信息资源逐渐丧失了“垄断”与“独家”性,加之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级电视台对其节目预告功能的加强,读者对广电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使广播电视报立于不败之地?笔者认为,除提高报纸的整体质量,立足广电,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迅猛,平面媒体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曾经颇受读者欢迎的广播电视报出现了衰退趋势,报纸发展的硬指标——发行量和广告额迅速下降,报纸的影响力逐步萎缩。读者忠诚度和美誉度都在下滑。广电报的同仁们感到恐慌,精英们使出浑身解数各出奇招,积极探索,试图扭转局面。今年,合肥广播电视报利用广电内部资源,探索出一条广电报发展的新路,在报纸发行,广告创收以及宣传报道诸多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一向具有专业性强,传播周期长等特点,但是随着报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广播电视报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日益明显:报道领域相对狭窄,发刊间隔时间长,不利因素较多。加之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都市报和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兴起,替代了许多广电报介绍预告节目的功能,分流了广播电视报的信息资源、读资源和广告资源,广电报尤其是地市级广电报的地位甚至生存都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和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惠龙和 《今传媒》2010,(1):79-80
城市广播电视报从全国来看大都处于经营困难、步履维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徐州广播电视新周刊》(以下简称《新周刊》)经过2006年以来的整合和调整,在2007年成功推出理财专版、教育专版的基础上,2009年,《新周刊》又适时推出了健康专版和房产专版,走出了一条城市广电报依托传统优势,做强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专版的  相似文献   

7.
祝兆平 《视听界》2000,(2):56-57
据全国城市广电报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许多广播电视报面临继续发展的困境,不少广电报出现了发行量下跌的情况。与之相应的是一些广电报的广告收入也出现了下降趋势。苏州广播电视报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媒体之间和市场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形势不容乐观。现  相似文献   

8.
白锋 《新闻传播》2009,(8):81-81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媒体处于新兴阶段,广播电视报是人们获得资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播电视报发展壮大起来.广播电视报是一份特殊的行业报.哈尔滨广播电视报的发行量曾经达到30万份.广受哈尔滨市读者的欢迎.在服务哈市市民声屏导视、生产生活等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随着传媒格局的巨大变化.广电报在今天竞争激烈的传媒背景下.却处在一个很艰难的境地。全国约340家广电报.发行量在10万份以上的已为数不多.而且远低于这一底线的报社仍在持续增加;20万份以上的更是只有少数几家;广告创收普遍出现大幅下降;入不敷出的广电报社不在少数。创新和改革已势在必行.不创新就只有坐以待毙。美国著名的节目导视类期刊《TV Guide》之所以长盛不衰.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替电视观众对节目预告进行梳理.并且按照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进行加以归纳.真正起到了电视指南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经营上,《TV Guide》买断了美国所有电视台的节目表,这被认为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报相对于广播电视而言是一个附属性媒体,它的二次传播特征的滞后性与体育运动的快速动态变化的特殊形态形成了极大的矛盾。如何对待这一矛盾,搞好广电报的体育报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结合《南通广播电视报》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谈点粗浅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广播电视报,主要是省级广播电视报的行业近来呈整体性弱势。北京广播电视报免费发行的失败,表明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大的改变。据了解,全国范围内期发行量在10万份以上、年广告额在500万元以上、还未亏损的广电报现在已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1.
过去,城市广播电视报依靠“依托声屏,延伸和补充广播电视”,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今天,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读者阅读趣味的转变,城市广播电视报如果还局限于这个条条框框,无异于作蛮自缚。毫无疑问,我们应积极拓展报纸的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电视市场还不发达,阅读广播电视报的读者大多在城市。因此,城市广播电视报应该着重在“城市话题(社会热点、焦点,群众的兴奋点、关注点)、城市文化、城市生活”上做出亮点。依托广播电视,在复合新闻上下功夫,提升城市广电报的品质城市广播电视报作为广播电视的补充和延伸,在“补充和延伸”方面稍…  相似文献   

12.
丁俊霞 《新闻世界》2010,(11):54-55
广播电视报作为周报,无法在新闻时效性上多做文章,因此深度报道在地方城市广播电视报被广泛应用。在报业竞争中,如果广电报在深度报道上把握好精选题材、注重策划、创新写作这几个方面,那么深度报道将成为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吸引读者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业内人士公认:传统广播电视报经营模式已经老化,读者群以中老年为主,而且各地割据现象严重,读者群急剧下降。这些直接导致了广电报的市场份额日益萎缩,影响力不断减弱,成本不断提高,因而造成广播电视报的现实困境,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广电报的处境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报与广播电视互补互动,借助广播、电视优势,是多快好省创作广电报精品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5.
满足读者的需求永远是广播电视报办报的出发点和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报纸的新闻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增加报纸的服务功能,同样是广播电视报寻求自身发展的一个根本途径。目前大多数广播电视报都办有影视副刊,定位在影视明星幕后事件的报道,起到了延伸声屏,拓展生活空间的作用,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一、明星的最新动态往往是读者最关心的,如何组织到最新、最全面、最准确的稿件是办好影视副刊的关键之一广电报影视副刊的稿件来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GDB中心来稿。这类稿件有着准确可靠的消息来源,…  相似文献   

16.
以影视新闻报道和电视节目预告为特色的广播电视报问世以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一度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报业竞争的加剧,广电报的信息资源不断被其他报纸及媒体所占用,致使其本身陷入了越来越被动的境地;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又让许多读者上网去了解影视动态与节目预告等内容,使广播电视报的特色愈加黯淡.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曾十分红火的广播电视报目前大都处于低潮,广电报的发展走向为业界关注。7月末,四川省召开了全省广播电视报总编辑业务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市州的广电报老总们就此纷纷发表了见解。研讨会上,老总们戏称广电报今天已成“弱势群体”。从总体来看,全国广电报均在走下坡路,国内目前只有宁夏、西藏等少数地区广电报在当地仍是强势。另外,在一些经济文化水平不高、都市类报纸还未充分发展起来的非中心城市,广电报还能发挥较大作用,甚至还能成为当地的强势报纸。但总体现状…  相似文献   

18.
赵春红 《视听界》2009,(2):79-79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2009年初从全国300多家广播影视报刊社中评出了14家“全国知名品牌改革创新示范单位”,无锡广播电视报社入选。近年来,在广播电视报日渐寥落、顾影自怜的情形下.无锡广电报没有束手待毙,而是整合资源,自主创新,积极探寻城市广电报的新路。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报,顾名思义,当然与广播电砚有关。有了广播电视,才有广播电视报;有了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才有广播电视报的兴旺。《广东电砚周报》更是在80年代初,广东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之时,于1982年6月应运而生的。当时全省独此一家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独此一家电视报──《广东电视周报》。刚刚摆脱“文革”阴影的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电视台的忠实观众和电视报的忠实读者,周报发行量节节上升,《广东电视报》发行量最高时曾达238万份。但世间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呈直线上升。有高潮就有低谷。后来的事态发展,现在想…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新媒体快速发展壮大,对报业等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异军突起的新媒体正在逐渐消解纸媒的优势,而其中属于生活服务类周报的广播电视报更是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广电报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应该如何应对呢?确立市场取向的发展定位长期以来,广电报业内通行着一种叫"带电作业"的做法,意为广播电视报采编的内容应是广播、电视的播出信息。我国广电报诞生至今,这种做法一直被当作办报理念遵循着,但它犹如"带着镣铐跳舞",桎梏着广电报的发展。笔者认为,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