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自相关原理的两相流流速测量方法,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指出该方法只产生一路信号,可降低对系统的对称性要求,简化电路,提高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减少了相关分析的数据处理工作量,并采用电容式传感器建立了一套气固两相流流速测量系统.实验数据表明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良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将信息处理技术引用到气固两相流参数检测中,初步探讨了应用数据融合技术及互相关技术进行固相颗粒界面平均速度的检测。采用两种方案确定上、下游传感器渡越时间,包括每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先进行互相关分析再进行数据加权融合,以及对所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先进行融合处理,再对其进行相关分析。通过对这两种信息处理方案进行仿真研究,得到稳定且正确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工、农业生产中广泛涉及气固两相流体系,气固两相流本质是一种多相流,测量非常困难,静电传感器与相关测量技术的结合,为气固两相流速度测量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利用兼具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优点的数字信号控制器(Dsc),设计制作低功耗、控制灵活的实时在线嵌入式相关系统。通过在气固两相流实验装置上的实验研究表明,该系统有较高的实时性和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设计了多传感器转速测量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以小型转子为被测对象,搭载了电涡流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以NI ELVIS Ⅱ+为硬件基础,设计了多种信号调理电路板,利用LabVIEW软件开发了转速测试分析软件,可以实现多种传感器同时采集分析信号。基于该实验平台规划了综合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测试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工程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构建了检测技术课程设计型实验系统,设置了位移检测6个实验项目。硬件:依托传感器实验平台,传感器信号经信号调理模块调理后,送入基于Cortex-M3的微处理器模块进行信号处理和显示;软件:采用MDK作为实验平台,给出了基本的程序模块。实验系统软硬件设计均采用模块化思想,让学生自主设计完整的检测系统,有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相关测速综合实验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关测速具有非侵入、精度高、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和适应恶劣环境等特点,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综合实验装置的设计围绕相关测速装置的实现和系统参数的优化调整展开。通过数字仿真和改变采样频率,数据容量,传感器间距,随机噪声传感器分辨力等系统参数的对比实验展示随机函数及其相关函数的特性,相关测速原理,以及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等。配套软件功能强大,具有实验数据存储和查询,离线分析,自动生成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和结果自动导入报告文档等功能,还提供了远程观看实验的端口。  相似文献   

7.
应用压力传感器对水平管内液弹长度和速度进行了测量。从理论上对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使用高速摄像仪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检验。对由压力信号相关法和差压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实验结果及误差分析表明,同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简单可靠,同时还消除了流场干扰,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典型热管理系统的车载测试需求进行了传感器选型,选用CompactRIO测试系统作为传感器信号采集平台,设计了Mylab上位机程序框架,在Mylab框架上完成车载测试系统的软件系统编写。测试系统软件用于车载热管理技术相关的数据测试及分析,可以对测试模块和CompactRIO各测试通道的快速配置,实现对车辆行车电脑(ECU)数据和GPS信号的读取,并通过了系统功能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基于硅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加速度传感器体积小(微米量级)、工作原理较抽象、课堂教学接受较困难等问题,构建了硅MEMS加速度传感器教学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主要由加速度信号发生装置、高性能石英振梁加速度传感器、MEMS加速度传感器芯片、A/D转换电路、单片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电路、液晶显示装置等组成。加速度信号发生装置提供不同的加速度信号。高性能石英振梁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对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测试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实验要求。该实验平台不但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也为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课程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估计智能天线系统中来自相关信号源的信号到达方向,提出了一种共轭倒序向量平均的算法,该方法是对二维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算法的改进.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不增加计算机资源占用的基础上,既能估计独立信号源的信号到达方向,也能有效地估计相关信号源的信号到达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字式存储示波器的GPIB接口与微机相连组成数字采集系统,可以在微机上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检测与处理。该文以微弱信号的相关检测为背景,阐述了通过GPIB采集数据,并在微机端进行数字相关检测,获取信号幅度和相位信息的实验。该系统简便易实现,并且完全数字化的,从而避免了传统模拟方法设计相关检测电路,电路复杂度高,器件的工作线性区间受限,易受干扰和温度漂移等缺点。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理解相关检测的原理,增加采样点数可提高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传感信号检测与智能仪表一体化实验装置融合了传感器测试技术、智能仪表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功能包括传感信号检测、调理、数字化处理、上位机数据分析管理。该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完全开放,应用功能的扩展与升级空间大,具有性价比高,维护、升级方便的特点,能够完整体现出传感器信号检测、转换技术应用的层次性、系统性。同时也体现出模拟仪表、数字化仪表、智能仪表、虚拟仪表四代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传感器动态响应实验的课堂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传感器动态实验的困难,提高"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研制传感器动态校正系统.根据现场采集的动态实验数据,基于普通实验室具备的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将动态响应再现,送入传感器动态校正系统,进行动态补偿,实现了在课堂上进行动态响应和补偿实验.  相似文献   

14.
设置本探究性实验是为让学生在掌握机电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课程关于力测量、振动测量和信号分析处理等基本知识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简支梁模态分析的理论计算,实际操作,数据记录与分析,实现机电信息检测时传感器、信号加工装置、力及振动测量和信号分析相关内容有机结合,让学生理解模态分析理论,掌握测试方法、仪器设备和分析软件的使用,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有效理解海洋环境下船用光伏组件的可靠性,弥补船舶清洁能源技术课程教学中实验手段的不足,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台,介绍了实验台结构和监控系统,实现了传感器技术与信号融合技术的结合。同时构建了仿真模型,虚实结合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分析各环境因素对船用光伏组件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实体实验台和仿真模型的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结果可信,充分说明实验台和仿真模型可用于开展相关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6.
早期的传感器实验系统一般采用台式结构,将固定的十几种传感器、共用的信号调理电路置于箱体内部,结合PC机进行传感器应用的验证性实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传感器实验系统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传感器应用教学方面,老师希望能让学生看到传感器的实物和辅助电路及信号调理板电路原理、电路板相应器件的用法和关键信号测量点.传感器和信号调理部分、单片机、键盘、显示器结合起来的测量控制系统以及传感器和信号调理板、PC机、图控软件结合起来的测量控制系统通过RS-485总线、或其它总线方式,利用光纤、导线或其它媒介联网的测量控制系统.对传感器试验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北斗星公司针对目前的教学需求开发出了BDSE-1A传感器综合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弦信号幅值测量在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基于传统方法测量误差大,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利用高速AD采样,结合FPGA技术,对被测信号进行频率初测,得到频率估计值,并控制采集速率,实现对被测信号整周期自适应采样,解决了频谱泄露问题,结合多重双向自相关技术,实现正弦信号幅值的高精度测量,仿真实验和实际样机测试数据表明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尤其在低信噪比下也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接触系统结合面的动力学参数测试方法。该方法基于单自由度强迫非共振法,采用振动测试系统进行谐波激励,利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可得到接触两物体的等效接触刚度和等效接触阻尼。为说明该方法在实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给出了2个应用案例,即O型橡胶圈柔性支撑系统和"锭轴-卷装-接触辊"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实验测试。该方法为复杂的刚-柔耦合接触系统提供了一种测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MP算法实现过程,并针对MP算法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信号稀疏分解的快速算法,它利用一种基于互相关运算的信号稀疏分解算法。该算法用互相关运算来代替MP算法中耗时最多的内积运算,并通过提高互相关运算的速度,提高信号稀疏分解的速度。通过实验表明,在保证稀疏分解精度的情况下,可以将信号稀疏分解速度提高到MP算法的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口袋实验室"理念,开发了低成本、易制作的包含多个功能模块的电路板,并与NI myDAQ及面包板一起组成电子技术口袋实验室。设计了"称重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实验项目,并在所设计的实验平台上完成调测。使用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具有操作简单、性能可靠、便携、功能丰富等优点,能满足电子技术移动实验教学需要。"称重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实验项目可用于模拟电子技术综合性实验或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