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姓张,名传红,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首席主播,在《972老张说事儿》里面天天说事儿——说百姓的心里话,想百姓的身边事儿。以前是说别人的事儿,今天我老张在这里说说自己的事儿。  相似文献   

2.
一天下午,一个三十开外的青年男子休克于长宁区环卫所二楼的走廊上,琇琅架眼镜跌碎了,右额角不住地往外渗血。病因:低血糖症,劳碌过度。医生替他灌入几口糖水,他慢慢苏醒过来了。他怔怔地看了看区环卫所所长老张,象是记起了什么,用手摸了一下伤痛的额角,接过老张手中那副已摔坏的眼镜戴上,跳起来就走。“哪儿去?”老张拖住他问。“我得马上把稿件送到报社  相似文献   

3.
据说现在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每天24小时有23小时呆在家里,另外一小时用来出门购买生活必需品,这一小时还得是天黑的时候,有人将这群人命名为蛰居青年。起初我以为所谓蛰居青年不过是自由职业者的另一称谓,后来到网上“百度”了一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自由职业者在家呆着但不是闲着,说不准比那些坐办公室的白领创造的价值还大,而蛰居青年在家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顶多下厨给自己做点菜、擦擦地板,多数时间是躺着看电视或彻夜上网。  相似文献   

4.
没有了随时可读的书,生活的幸福感似乎一下子大打折扣。我烦躁,我郁闷,于是我变成了一个数字青年。换句话说,我被逼无奈,扑向了电子书的怀抱  相似文献   

5.
我一直告诫自己:别干很快就会后悔的事。可今天还是干了一件。因抵不过朋友老张的再三叮嘱,答应了他写一写我所认识的罗涛。回到家我就后悔了,我问自己:你认识罗涛吗?此言一出,众人哗然,还以为魏三爷说笑成习,这  相似文献   

6.
韬奋同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优秀党员,是一位勇敢的革命战士,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一个楷模,也是今天我们青年的一位导师。我认为他有两点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第一点,就是韬奋同志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他敢于为真理奋斗,不怕困难、艰险,也更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他所以能够在民主革命时期坚持抗战,争取民主,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最后成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不是盲从也不是趋势,更不是为了什么个人的目的,而是因为认识了真理,认识了共产主义真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  相似文献   

7.
杜鹃 《青年记者》2007,(9):32-32
2006年8月,我通过省直单位军转干部考试考核双向选择,来到青年记者编辑部工作。虽然我早已不是职场新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转折点,自己的选择很单纯也很坚定,从头开始,干事创业,只有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相似文献   

8.
你来信说,做记者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一年来的记者生活是愉快的,但是也常常为抓不住重要报道题材而烦恼。见报的稿子都是一些小鼻子小眼的东西,不要说读者了,连自己也不想再去看它一眼,因此怀疑自己身上有没有新闻记者的“细胞”。我认为这个问题不仅表现在你身上,可以说在许多青年记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不是你身上有没有新闻记者“细胞”,而是看你头脑里有没有宏观意识,懂不懂得进行宏观思维。  相似文献   

9.
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朗 《编辑学报》2013,25(3):304-305
学术会议是青年编辑成才的好平台。探讨青年编辑参加学术会议的必要性,参会的问题及对策。认为青年编辑要从"要我参会"转变为"我要参会",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促进自己快速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10.
摩罗是笔名,取自鲁迅先生的《摩罗诗力说》。“摩罗”这个词出自梵语,意思是恶魔。而最早被冠以这个称号的文人,则是以拜伦为代表的英国浪漫派诗人们。而今,一名中国青年自己把自己叫做“摩罗”,显然不是无意为之。在他的《中国文人》一文中,他这样解释自己使用“摩罗”这个笔名的原因:“我可以没有恩宠没有地位,可以没有名气没有桂冠,但我决不可以没有自我,决不可以没有独立人格。我一定要把自己与中国文人区别开来,与一切中国奴隶区别开来。倘若  相似文献   

11.
被阳光叫醒     
2004年7月31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 日子。这一天,我搬进了新居,告别了为 期4个月的地下室生活。 这间两室一厅的地下室以前住了两个 人:我和老张。老张不久前搬走了,他在这 里住了一年半,因为常年不见阳光,出落得 肌肤如雪,更兼长发飘飘,远远看去疑似小 龙女。为了摆脱暗无天日的地下室生活,老 张向单位写了无数次申请宿合的报告,字 字血行行泪。领导读了老张的报告,大为  相似文献   

12.
摆在我面前的这套五本装帧精美、大方的丛书“三十以后才明白”,虽然是沈阳出版社的两位青年编辑献给当代青年朋友们的,读后就连像我这样远离而立之年达20年之久的人,也不免黯然神伤、向隅唏嘘。至于对当代青年来说,对他们如何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反思过去、面向未来,我想那一定会是大有裨益的。这里有对人至而立之年时种种心态、情绪、观念、气质的生动描述和深刻剖析(如于清一等人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引导读者在人生的旅途中,如何进行一次重大的自我重新建构,在困境中求得成功,在遗憾中把握住未来,从而踏上三十以  相似文献   

13.
我日常的工作,除了所供职报社的本职,就是给媒体写点时事评论.回望2011年,印象最深的不是我自己写了什么好文章,而是读了若干本好书,其中的一本是青年评论家曹林写的《时评写作十讲》.读过这本书后,我知道了曹林读过哪些书,也激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4.
在《写在〈坟〉后面》,鲁迅深情地记下了这样一件事:“还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的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这体温便烙印了我的心,至今要写文章时,还常使我害怕毒害了这类的青年,迟疑不敢下笔。”一个隆冬的深夜,先生编好自己一年的文集,不是想到它的问世会给自  相似文献   

15.
有的青年作者来信说,经常在报刊上读到的散文,“多是身边琐事,不是写邻居便是写家庭,读起来很有雷同之感,这是不是作者的视野太窄了一些?像我们学习写作的青年,应该多读哪类散文为好?”我想了想,的确是这样,不少散文是雷同的,不仅仅是题材雷同,就散文中的某些情节与所发抒的感怀也有雷同之处。就我读过的散文中,觉得雷同的有这样一些: 想起了我小时候和三姑一块在田野上追兔子,割羊草,可是现在她忽然是一位有孩子的母亲了……(通过儿时的回忆写自己感叹的散文,比较常见,可说是大同小异); 说起过生日我就忘不了在二姨家那天,玩得好极啦……(也是通过回忆写童年乐趣的散文,也比较  相似文献   

16.
六个字母的解法,刘禾著,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很久没有如此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了。作为一个文学、文化研究领域的职业读者,这显然让人很郁闷。我不是说这么些年来我一直没有读到过一本好书,也不是说阅读中没有体会过顺畅,我指的是这两者的合一。在我近年的阅读经验中,《六个字母的解法》就是这样一本书。说一口气读完,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老老实实说,阅读过程总也还是要  相似文献   

17.
勤跑腿     
一年多来,我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悟出一点新道道:新闻,是靠跑出来的。不是么,当初,我刚坐机关办公室时,曾暗自庆幸自己的消息来源会更加广泛,肯定大有新闻可写。然而,当我搞起新闻报道时,却常常为自己抓不住新闻而苦恼。有一次,我翻阅  相似文献   

18.
面对这刚劲洒脱的书法作品和一摞获奖证书,我们怎么也不敢相信这竟然出自一个六岁孩子之手。他就是在部队驻地小有名气的小书法家张泽华,塞外某通信团保卫股长张俊志的儿子。大凡做父母的都盼望子女学有所成,老张把望子成龙的心情都花在了鼓励孩子发挥特长上。孩子两岁时,老张便把一大堆玩具和书籍纸笔放在儿子面前,让儿子自己寻找自己想干的事。老张发现儿子音乐节奏感强,同时对汉字特别感兴趣,对汉字的结构有一种特殊的理解,父母教他的字,能牢牢记住,还可以像模像样地写下来,老张觉得这孩子在书法上有天赋,于是跟妻子商量在儿…  相似文献   

19.
待业青年是整个青年的一部份。目前社会上这部份青年为数不少,他们思想比较郁闷,情绪不稳定,还有的由于长期无人过问,闲散在社会上,受到坏人的拉拢和引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如何从政治上、精神上和其它方面关怀待业青年,并  相似文献   

20.
我原是一个播音员,自从1985年1月主持我台的《青年之友》节目后,从采访、编辑到录音,都由我一人承担,我的感受与当一个播音员的感受是大不一样了,工作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较多的创造性,也有了更自由的天地。在节目总方针指导下,如何下去采访,采些什么,怎样编辑,怎样录音等等都由我自己安排。我主持的《青年之友》节目主要是针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